小学信息技术《网络文明小公民》案例
常州市新北区百草苑小学 张静 邮编213022
一、 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教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位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遵循了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
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为每一个学生获得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对公民信息素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信息技术课程要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从基础教育的特点出发,为学生适应
信息化生活、走向学习化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课结合了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章节、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在课本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要求。
2、注重学生信息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强化学生信息态度与信息文化的有效内化
信息技术课程既坚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建构,也强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信息意识、感悟信息文化、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主动建构,注重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培养;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的感悟与内化,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有关信息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观念和责任心,养成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本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更要求学生把生硬、抽象的理论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3、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
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促进他们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和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初步形成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活动的愿望。本课中所举的例子,都比较贴近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比如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演示,及怎样有效防治、查杀病毒的方法。这些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应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 教材分析
在《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中,要求学生能够规范、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并注意维护与保养;形成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必须了解计算机的法律和法规,建立计算机安全的意识,从小养成安全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预防计算机病毒,这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本课重点在其教育性上。
(一)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天龙八部什么职业好)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2.过程与方法:(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演员傅淼)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的意识。(2)热爱祖国,关心、支持我国软件事业的发展。
4.行为与创新:(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2)培养学生健康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 难点:如何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绿上网”。
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是网络小行家,能够自由畅游网络世界。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则网络新闻。2006年12月27日,因特网上很多用户遭到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文件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的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大家听说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
生:学生观看网络新闻。学生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掌握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争做网络文明小公民。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巩固、掌握网络视频播放的方法。
(二) 浙江教育考试院成绩查询教师引领,知识导航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马清伟
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生:学生回答。
师: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认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生物病毒的特点,如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生: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适当参与并进行引导。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比较抽象,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抽象的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概括的能力。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师:同学们可能接触 过一些计算机病毒,但是真正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并不多,除了提到的
“熊猫烧香”病毒以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计算机病毒?还了解哪些与计算机病毒相关的知识?教师播放教学课件,介绍几种常见病毒。
生:学生分组活动,查、阅读计算机病毒的资料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生物病毒的特征,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小组代表进行总结(教师提示学生总结时可与具体事例相结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师:总结计算机病毒特征:(1)破坏性。病毒不但能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减慢运行速度,占用磁盘存储空间,它还能破坏磁盘中的数据和程序,甚至能破坏计算机的硬件、(2)隐蔽性。病毒大多数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很难发现。(3)潜伏性。病毒侵入计算机后能长期潜伏,待一定的条件满足后才激发。(4)传染性。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己复制进去,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这是计算机病毒与其他有害程序的主要区别。
生:学生记录。
[撒贝宁资料设计意图]:以学生的视角关注计算机病毒的相关信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点击Flash播放软件,观看病毒演示,培养学生使用新软件的能力。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师:请学生先说说病毒的传播方式。
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后选代表进行总结。
教师提炼:病毒是以外部存储器为载体,通过软件、硬盘、网络等进行传播。网络上有一台计算机带有病毒,当它与网络上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时,其他计算机就有可能被感染。
生:学生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几种常见的传播方式。先让学生说,教师再总结,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师:对于计算机病毒,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面对它,想办法防治它,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生: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并进行总结,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师:预防病毒的措施:(1)隔离来源。(2)静态检查(3)动态检查。先请学生说一说,再小结,并出示几种常用的杀毒软件,并简单介绍操作方法。
生:学生说一说,平时家里用的方法,使用何种杀毒软件,及简单的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预防病毒的方法,学会使用常见的几类杀毒软件,并会简单的查杀病毒和软件升级。
5、文明上网
师:练一练:上网了解“绿上网”的相关知识,说一说文明上网、“绿上网”你应该做到哪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平时的上网过程中,你应该怎样做?
生:上网搜索,并进行记录。讨论。阅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相互交流,知道“绿上网”的意义,初步形成“绿上网”的行为习惯。
(三) 归纳小结,自主完善
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病毒,还知道如何去防治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病毒防治不能仅仅依赖于杀毒软件,更重要是要提高防病毒意识,健康文明地上网,争做“网络文明小公民”。
生: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对话题的小结关键是从价值观的角度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学生谈收获,实际上是小结了本课的知识,起到了巩固知识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目的。
(四) 拓展延伸,关注生活
师:1、通过网络,了解目前比较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探究园)
2、选择合适的杀毒软件,定期为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做“全身检查”。生:学生上网查询,完成探究园。
1.下载正版、免费的杀毒软件。2.安装、查杀。
[设计意图公交卡充值]:给学生一个空间,继续巩固搜索相关知识,同时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
生把信息技术与生活时间相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四、 教学体会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书本上的内容虽然很少,但要把课上好,讲通讲透,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这部分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学生要真正掌握有一定难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考虑到这点,如何把抽象的知识说通说透,又要兼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总是先让学生先说、先讨论、先概括,然后教师再总结、在提炼。比如在讲计算机病毒概念的时候,先让学生说一说,与普通的生物病毒相比较;再分组讨论,教师再总结,最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本课重点在其教育性上,本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上网查询资料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想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