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中国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浅析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有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计算原理,借助PKPM(V3.1.6)结构设计软件中有关地震参数计算工具 ,列表计算对比,理清两本规范造成计算结果不同的原因,为结构设计同仁更好理解两本规范提供帮助。
关键词:抗震设计;地震影响系数;场地土类别;地震峰值加速度
0 引言
高叶个人资料简介 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以下简称《区划图》)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016年版)(以下简称《抗规》)分别于2016年06月01日和2016年08月01日实施,两本规范对非Ⅱ类场地土条件下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αmax计算结果是不同的;为理清两本规范的不同之处,将以河南省某工程的设计参数为例,借助PKPM(V3.1.6版)计算软件进行对比分析。
1工程概况
se7en 某2x350MW热电厂地处中国河南省,场地土类别Ⅲ类。根据《区划图》附录C可查得项目所在地在Ⅱ类场地土条件下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根据《抗规》附录A可查得项目所在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2 地震影响系数
刘楚恬家庭背景 要理解地震影响系数α在抗震设计中的作用,首先应清楚我国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简单总结为“三水准和两阶段”,对于一般建(构)筑物 ,我们通常只采用第一阶段的计算方法进行抗震设计,即假定结构处于弹性阶段,采用反应谱理论来确定地震作用大小,这里的反应谱曲线实 际就是地震影响系数α-T关系曲线。
地震影响系数定义为建(构)筑物最大加速度绝对值和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可以表示为:
2.1 《抗规》中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确定
爱情面前谁怕谁演员表
根据《抗规》第5.1.2条的条文说明,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的最大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可将《抗规》表5.1.2-2中所列有效峰值加速度值乘以放 大系数 =2.25得到。同理基本地震的最大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可将《抗规》表3.2.2中所列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乘以放大系数 =2.25,因此可以列 出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和罕遇地震条件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见表2.1。
表5.1.2-2 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时程的最大值(cm/s2)
根据文中前面提到某2x350MW热电厂,借助PKPM(V3.1.6版)计算软件,可以得
到如下图结果:
2.2《区划图》中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确定
为了求出非Ⅱ类场条件下多遇地震水平最大影响系数αmax,必须计算出多遇地震条件下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给出不同场地条件 下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转换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步,如下图:
以上转换过程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先概率,后场地”,下面将根据上述工程实例论述其转化原理。
第一步,查《区划图》附录C,可知河南省某工程,在Ⅱ类场条件下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第二步,根据《区划图》6.2条,可以求出不同概率条件下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区划图》6.2条规定如下:
星座按阴历还是阳历 6.2.1 多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宜按不低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1/3倍确定;
6.2.2 罕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宜按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1.6~2.3倍确定;根据《区划图》宣贯教材,罕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基本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的比值取1.9。
根据规范6.2条规定,可以得到某工程在Ⅱ类场条件下不同概率水平所对应的峰值加速度,见表2.2。
表2.2 Ⅱ类场条件下不同概率水平对应的峰值加速度
同样借助PKPM(V3.1.6版)计算软件,可以得到如下图结果。
5 结束语
通过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对非 Ⅱ类场地土条件下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计算原理梳理,借助PKPM(V3.1.6)结构计算软件,对河南省某工程Ⅲ类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影 响系数最大值αmax进行对比计算,发现按《抗规》计算αmax=0.12,按《区划图》计算αmax=0.1625,两者相差较大。从结构安全设计角度 出发,建议结构设计人员在今后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非Ⅱ类场地土条件下的建(构)筑物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选取,应先根据 两本规范进行对比计算,取其大值进行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隐秘的角落演员表 [1] GB 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 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3] 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宣贯教材[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凌涛 (1978—)男 工程师 从事火力发电厂结构设计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