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水饺的包法
云南,素有动物和有金属王国之称,是“彩云之南”、“七彩云南”。中国有丽江古城、石林等旅游景点。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世界上还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有15个民族是云南特有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西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接壤,可以感受到周边国家的异域文化。独特的地域文化也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习俗。
1.白族:
白族主要生活在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语自古以来就被白族人民广泛使用。白族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民族相互影响,创造了灿烂的艺术文化。
白族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白族崇尚白,各地着装风格略有不同,以白衣服为荣。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有一个很熟悉的词,那就是:浪漫。解说:白族姑娘的帽子,挂惠子是下关之风;华丽的花饰是封闭的花朵;鸭舌帽的洁白是苍山雪;弯曲的形状是洱海月亮。
白族人民热情好客,先礼后客是白族人民的礼仪。家里有客人,用山珍海味、美酒和茶水招待对方。著名的“三茶”是白族人民的待客之礼。而白族人一般只倒半杯茶,却需要满满一杯酒。他们认为酒充满了敬意,茶充满了欺骗。受到白族人的热情接待时,要说“谢谢”,以示感谢和感激。尊老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打招呼,让路,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应该给老人。吃饭的时候,让老人坐在桌子上,让老人先动筷子。
2.哈尼:
哈尼语,东南亚俗称阿卡语,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现代哈尼族使用在拉丁字母基础上新创造的音标。哈尼族大部分居住在云南南部红河、澜沧江中部的哀牢山,其余分布在普洱、勐海、景洪、东腊、禄劝等地。
哈尼族、彝族、拉祜族起源于古代羌族。古时候,羌人在青藏高原上漫游。哈尼族以农业为主,擅长种茶。哈尼族种茶历史悠久。西双版纳格朗河畔的南麂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闻名全国。哈尼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一般有几十个哈尼族村寨,最多三四百户。在红河南岸哀牢山的哈尼族民居中,哈尼族建造了被称为“张图屋”的土木结构房屋。
3.傣族:前任3插曲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境地区,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国语为傣语(泰语),孔雀和大象被视为吉祥物。傣族喜欢依水而居,爱干净,经常洗澡,妇女喜欢洗头,因此有“水民族”的美称。
中国十大将军傣族妇女的服饰大体相同,但有地域特,所以常被其他民族称为“花腰傣”、“大秀傣”。他们的服装以黑和红为主调,短上衣贴近腰部,领口有十字形的菱形图案,带有细密的银气泡,腰部有五六米长的绣花腰带,帽檐上翘的尖尖的“鸡枞”帽。花腰傣人有独特的头饰和服饰。傣族舞蹈有很多种。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把跳舞叫做“扇”。民间舞蹈有:番万诺、番光汉、番光、哈番、郑凡。樊千诺的特点是模仿鸟的动作,有孔雀舞、鹤舞、斑鸠舞等。在傣族的各种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欢、最熟悉、变化和发展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在民族节日和新年都会表演孔雀舞。
4.傈僳族:
傈僳族是由古老的氐羌民族和西南民族融合而成的一个新民族。其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新老傈僳族语。傈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未夕傈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四川省的丽江、迪庆、大理、德宏、保山、临沧、思茅、楚雄、昆明和凉山州。
山歌是傈僳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用傈僳族自己的话说,就是“盐不能吃,歌不能唱”。山歌几乎成了傈僳族人的“第二语言”。傈僳族无论是在各种生产活动中,还是在结婚时,都要唱歌,甚至打官司或调解纠纷,他们往往用唱曲调的方式来解决。
傈僳族民歌在演唱上有自己的风格,唱短音符时经常大量使用颤音。唱长音符时,直而朴实,音深沉低沉,让人感觉有一种深沉的内劲。
5.拉祜族: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上有“猎虎民族”之称。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玉溪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土耳其旅游景点拉祜族起源于古甘青羌族,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移,最后定居在澜沧江流域。
拉祜族的服饰美观、宽松、大方,富有民族特。拉祜族传统服饰为黑,男女服饰主调均为黑。崇尚黑是拉祜族服饰的一个突出特点。服饰多以黑布为材料,用彩线、彩布装饰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以白银泡泡,使整体彩深邃、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美感。
拉祜族的舞蹈动作往往与生产紧密结合,包括芦笙舞、舞蹈、舞蹈等。芦笙舞是拉祜族在节日期间表演的大型集体舞。
6.佤族:
佤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族语。佤族是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古老民族。佤族用实物和木刻来记录、计数或传递信息。佤族主要聚居在西南地区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部分散居在保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德宏自治州。
佤族创造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新火祭、植树节、新米节等。新火祭是佤族一年一度的节日,充满了“辞旧迎新”的彩。每年农历十二月或次年一月,村里每家每户都要在长辈的指挥下熄灭火池中的火,举行“送旧火”的仪式,然后上山“钻木取火”取来新的火种,带到长辈家
里烧成大火,每家每户把新火带回去使用。在佤族人看来,新火祭是吉祥、温饱、健康的开始。
7.纳西族:
纳西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纳西族主要居住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古称“莫多”,是古代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氐、羌民族的后裔。纳西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纳西族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纳西族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其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艺术享誉国内外。纳西族人的家庭组织广泛,是一个定居程度很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那日人(摩梭人)的亲属组织保持着较为古老的特征。
纳西族的许多传统古典音乐和舞蹈都保存在他们的民族宗教中。在东巴经中,有被誉为国宝的东巴舞谱《木易》。它用象形文字记录了东巴仪式中表演的各种纳西族古代舞蹈。它不仅是我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古文字舞蹈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书面舞蹈总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