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对话杨振宁,诺奖大佬的江湖
杨振宁可以说是现在科学界的泰山北斗,而且是世界级的,35岁时就跟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更是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莫言在21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严格说起来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获奖的时候也是中国人,因为当时还没加入美籍。这样两位大佬,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都是中国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不管是教授的儿子还是农民的儿子,都给中国人长脸。
主持人问莫言:您如何评价天才?莫言回答说:杨振宁教授就是我心中的天才,曾经有人说我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这么低调。我说:如果我得到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看我低调不低调,我会非常的高调。
因为物理学是自然规律,是人所共知的,你要是不认同那你得拿出证据来。但是文学却是老少咸宜的,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你觉得好,别人可能觉得是垃圾。
其实莫言这句话有所指,毕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虽然给莫言带来了很多声誉,但是也
电影你好李焕英演员表引来了很多质疑,说他丑化、抹黑的都有,其实对于作品的批评我觉得都很正常,但是如果上升到对莫言的人身攻击就没必要了。袁立年龄
莫言最后对着杨振宁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一定要好好学物理了。说完两个人哈哈大笑。
王晴图片杨振宁是晚年才回国的,因此也有很多人抨击他,说他为什么不像钱学森一样早点回中国,其实有点误读他了。杨振宁研究的是理论物理,国内基本没有施展的空间,而且理论物理有一个好处是,只要研究出来了,是人类共享的,不是你自己申请专利自己获利的。因此包括钱学森、邓稼先都觉得还是暂时不回来的好,但是成名以后可以回来,所以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信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实际上呼唤杨振宁回国。最后杨振宁也回来了,很多人说杨振宁回国来养老,其实他是把美国的豪宅卖掉了,凑了很多钱给国内的几所大学添置物理实验室,甚至还在清华大学开课带过本科生。
杨振宁看得很长远,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发展教育才是好的举措。他在采访中说过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做科研就是“真情妙悟著文章”,只有深厚的兴趣才能饱含真情,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就。杨振宁不单单是关心优秀科学家的培养,还一直倾力于物
理学的基础教育,他经常说:科学启蒙国外从孩子3岁就开始重视了,我们直到初中才开设物理、化学课,很多有潜力的孩子都被浪费了。
有什么好歌曲物理学已经成了现代文明发展的推进器了,现在的小学也开始开设科学课了,但是力度不够,未来的通信、AI、机器人、大数据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了让更多人从小打开科学的头脑,央视《第一时间》栏目从国外引进了一套适合3-15岁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的科普读物《这就是物理/化学/地理》,向全国的家长进行推荐。
易烊千玺爸爸这套书目前也被清华附小列为“课外必读书目”,书中没有公式、没有定理,通过漫画的形式,让孩子从身边的物理、化学知识开始接触,引导和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这就是物理》这套书包括了初高中物理85%的知识点,分为电、磁、声、光、热、力、引力、运动、能量、物质及其属性10个主题,是一套充满创意的物理漫画书。还是那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物理在高考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早一点启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像杨振宁说的“真情妙悟著文章”,到了学习兴趣,孩子的未来不可限量,家长可以提前为孩子选一套每天看一看。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的演讲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我想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说得太好了,一句话: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莫言作为文学大师,其实经历也很坎坷,只上到小学五年级,虽然后来也读过解放军艺术学院、北师大,但是那都是开始写作之后了。小时候莫言喜欢听故事,听完了还喜欢添油加醋转述给别人,小时候放牛、劳动的时候,还注意听、注意看,这些最后也都写到了自己的小说中。
不得不说莫言在文学上是一个天才,看他的作品能给人带来一种巨大的震撼,读起来酣畅淋漓,有人评论说他的文字泥沙俱下很有感染力。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书值得好好读一读,喜欢的可以听听莫言怎么讲故事。
>金秀贤个人资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