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晨主演的电视剧
加油的来历和典故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拉拉队高喊“加油”为运动员鼓劲。外国记者感到很新奇,便问这两个音节是什么意思,但未得到满意的答案。
      2020年,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两万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一些同胞看了之后发出感叹:人家日本人的鼓劲话语那样富有诗意,为什么我们就只会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样简单直白的话语?    学校安全教育讲话稿
  人们不禁要问:“加油”一词究竟有何来源?它真的缺乏内涵和诗意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词语,都有典故。“加油”一词,来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清代道光年间的贵州兴义府,主人公是张之洞的父亲——张锳。   
  张之洞是晚清重臣,洋务派的代表,被评为“中国近代工业之父” ,大家对他都有一定的了解。张之洞之所以能够取得那样大的成就,与他父亲重视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     
谢婷婷男友张锳,字右甫,一字春潭,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1),清嘉
庆十八年(1813)中举人,道光六年(1826)以“大挑”选中到贵州清平任知县,后又任德江知县、威宁知州、贵筑知县、遵义知府、兴义知府,咸丰六年(1856)病逝于任上。张锳在贵州为官长达30年,期间在兴义府任职时间最长,先后共计13年。     
张锳自幼家贫,一生经历坎坷,深知民间疾苦。在贵州任职期间,勤政廉洁,政绩突出,特别重视教育。     王永飞530
 张锳于1841年初到兴义府任职。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第一次战争期间。兴义府刚经历了“王囊仙起义”(1797年)、“大瘟疫”(1825年)和“挖银口水患”(1833年),府城破败不堪,百姓生活贫苦至极。很多贫寒人家,连读书的灯油钱都承担不起。张锳自是苦读出身,当然懂得其中的酸楚。     
 为解决读书人的灯油问题,张锳从自己的俸禄里省出一部分银两购买桐油,还专门安排两个差役值夜班,每到午夜交更时分便挑着油篓巡城,为挑灯夜读的学子添加灯油。     
于是,兴义府城的夜晚,便多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两个差役走街串巷,前面一个提着灯笼,后面一个挑着油篓,只要发现有亮着灯光和读书声的人家,两人便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加油啰!”   
  待读书人开门后,挑担的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再从油篓中舀出一勺清亮的桐油,倒进读书人的灯盏里。临走时还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     
庐组词语 随即又去寻另一户亮着灯光且有读书声的人家去了。     
明星养小鬼什么意思 就这样,不管是春暖秋凉,还是酷暑寒冬,每晚给兴义府城学子添灯加油的事,风雨无阻地坚持了13年。     
 有时,张锳还亲自躬行,带上儿子张之洞,陪同差役走街串巷,为孤灯苦读的学子加油鼓劲。      除此之外,张锳还筹款修试院、书院、学宫、义学,增补教育经费,不惜重金延聘名师到书院讲学,购置图书供学子阅读。在听政之余,常去书院与学子谈学论艺,评定学子课卷,鼓励诸生砥砺切磋,要求他们在精进学问的同时,还要修养品性。他亲自讲学,遇家境贫寒而优秀的学生,就给予奖励。   
  张锳的劝学举措,激励了学子的读书热情,促使府城学风大变,民间称旷古未有。十数年间,兴义府人才辈出,府试、乡试、会试,中秀才、举人、进士者甚多,科甲隆盛。这一时期的经学、史学、文学、训诂学也硕果累累,呈现出一片星闪耀的文化昌明景象。并孕育出了张之洞、鹿传霖、景其浚等名臣大家,使兴义府成为世人瞩目之地。     
一个行为坚持一年,就会形成习惯;一种习惯坚持十年,就会形成文化。差役夜夜喊唱的“加油”声,已植入到小城百姓的灵魂深处。就连在街道上打闹嬉戏的孩童,也时常模仿差役的样子高喊:“府台大人给相公加油啰!”     
张锳为读书人添灯加油的故事,被兴义府城百姓改编传唱为“加油”。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油”便成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专用词。后来逐渐被人们扩展到体育赛事等多个领域,沿用至今。     
 “加油”一词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支持鼓劲、美好祝愿和拼搏精神。“加油”声,已经成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不确定是世界的内在秉性,人生挫折难免。当你遭遇失败,亲人朋友一句饱含温情的“加油”声,就能治愈沮丧的神情。   
  现在,“加油”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但凡需要鼓励的地方,通常都会用到。竞技比赛、考试晋级等场合,甚至是灾难现场,人们都会高喊“加油”。   
  “加油”一词的典故,由来于清代贵州兴义府,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铭刻在人们的心上。“加油”是耕读文明诞下的文化符号,至今广为流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加油”一词都会一直传承下去。桐油灯在黑夜闪耀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