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2022.02 /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Inheritance 建筑文化·传承building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adium boxes in large-scale event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hich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sign of sports buildings in China in the future.Key words sports architecture; box
1包厢的定义
“包厢”一词原指专用的单间座位,旧时存在于观演建筑当中。体育建筑的包厢,泛指体育建筑中特殊的单元式观赛座席和空间,最早出现在古罗马的圆形竞技场里。与音乐厅的包厢类似,本文定义的包厢为:区别于普通开敞的观众席位,通常为四面墙围合的装修豪华的单间,自带看台,允许10~30人聚会和观赏比赛的场所。我们比较熟悉的如高级餐厅里的包厢,比大厅的座位更高端更私密,在体育建筑中的包厢也是如此(见图1)。
2包厢的缘起
包厢的设计,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在古罗马时期,角斗场这样的体育建筑里已出现了特殊单元式观赛座席和空间,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包厢(见图2)。罗马角斗
摘要 包厢的设计对于体育场馆来说意义深远,不仅改善了
体育场馆运营不良、利用率低的现状,同时也回应了消费者对于场馆商业性与娱乐性的需求。在中国,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体育建筑的建设热潮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蔓延到三四线城市。其中,包厢的设计理念日趋与国际接轨,规模与档次也在日趋提高。本文通过介绍西方国家中体育建筑的包厢发展历程与中国近年来大型赛事中场馆包厢的发展情况,对促进中国未来体育建筑设计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 体育建筑;包厢 中图分类号 TU-09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892/jki.csjz.2022.02.23
Abstract The design of box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or operation and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sponds to consumers’ demand for commercial and entertainment of venues. In China, with the success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construction boom of sports buildings has spread from China’s first and second tier cities to third and fourth tier cities. Among them,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box is increasingly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scale and grade are also improving day by da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ports
作者简介:毛秋菊(1987-),女,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大跨建筑。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体育建筑中包厢的起源与发展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Boxes in Sports Architecture
毛秋菊1,2
Mao Qiuju
1, 2
图1 五棵松篮球馆包厢(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图2 罗马角斗场包厢位置(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82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2.02
场占地2万m2,呈椭圆形。场内有60排座位环绕着中央的表演区,能容纳观众8万人。看台上下分成5个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直接通往场外的楼梯和通道。看台的分区是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身份地位的
人准备的。在第一排前面有高高的栏杆,比表演区高出5 m,还有用大理石雕成的、特别供皇帝及官员们使用的“包厢”。包厢作为官员权位的体现,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源。 好就业的专业排名
3奥林匹克运动会场馆中包厢的发展
奥运会与体育场馆的建设息息相关,从1896年希腊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历届奥运会的建筑成就都举世瞩目。而包厢,伴随着奥运会中大型体育场馆的发展而发展。也只有在大型赛事中,修建的大型场馆的规模与举办比赛的等级才足以使包厢能充分发挥其在运营方面的优势,具有存在的必要。
3.1包厢出现在现代奥运建筑中
包厢第一次出现在现代奥运建筑中,是在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瑞典建筑师托本·格鲁特(Torben Grut)设计的柯洛列夫体育场将包厢的设计正式纳入体育建筑设计中。原设计中体育场的固定座席只有7 500座。东面座席的正中是皇家座席,其下方的座位被改造成包厢形式,每个包厢可容纳4~10人,这部分座席和皇家座席的座位尺寸比一般的要大,并拥有良好的视线。紧邻它的是赛跑比赛终点。有单独休息厅的皇家包厢出入口设在Sturevagen路一侧。
3.2现代奥运建筑中包厢的发展
3.2.1体育场
在之后的每一届奥运会体育场的设计中,都有包厢的一席之地。包厢的数量逐渐增多,包厢的设计也越来越完善。它的位置逐渐从顶部下移到两层看台中间,不仅视线最佳,而且不再影响体育场整体完整的屋盖造型。
表1列举了较著名的奥运会体育场的包厢,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其发展过程。
一直以来,奥运会体育场的包厢都是给国家元首、领导观看比赛的场所。在受到职业联赛体育馆的包厢文化启发和带动下,近几届的奥运会中,体育场包厢数量才开始增多,并且作为盈利手段,开始对外售票。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鸟巢,共设计了140个包厢。最近,其中的一个60 m2的包厢,以30年800万的价格出租。这样巨额的利润无疑成为近几年包厢快速发展的。
3.2.2体育馆
包厢在奥运会体育馆中的发展一直很缓慢,一方面由于奥运场馆多由政府出资修建,以前对后期场馆经营并不重视;另一方面,如果不是职业联赛的比赛项目,奥运会后的比赛较少,上座率不高,包厢对于盈利的意义不大。
近年来,在奥运会中与职业职赛相同的项目,如篮球、网球等球馆的设计,与职业联赛的球馆设计接
轨的趋势明显,大部分球馆在奥运会后会交给专业的运营商进行运营,以职业联赛和大型演唱会的频繁举办为盈利点。这时,球馆中包厢的数量会有一个量的飞跃,设计也比较细致。
如2010广州亚运会篮球馆——广州体育演艺中心(见图3),其在2008年10月15日,由美国安舒茨娱乐集团(AEG)与广州市萝岗区政府(现黄埔区政府)、NBA(中国)正式签署了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的合作协议。在广州科学城建筑了华南地区第一个按照NBA标准建设的篮球馆,这是一座广东乃至华南最大的国际化综合性体育文化娱乐场馆,将美国NBA球馆的设计理念及经营理念植入这个场馆。全馆设计了60个环状包厢,NBA球馆中的包厢文化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4 NBA职业联赛场馆中包厢的发展
西方的职业体育运动以俱乐部为单位,常年高频率、大规模地举行竞技型比赛。与中国模式不同,俱乐部的运营没有国家政府的任何资助。如美国职业运动联盟(NBA)是其中最成功的代表,旗下拥有众多的职业篮球俱乐部,
表
蔡依林的1 历届奥运会体育场包厢位置
1964年东京1968
年墨西哥
1972年慕尼黑1980
年莫斯科
1986年巴塞罗那2004
张纪中妻子
年雅典
2008年北京2012年伦敦
每年共举行1 300场左右世界顶尖级的篮球比赛,观众入场观看球赛量可高达2 000多万,共有将近1
0亿美元的盈利。正如前NBA 总裁大卫·斯特恩(David Stern)曾说:“NBA 就是要以赚钱为目的的,否则他一天都待不下去。”
西方盛行的职业联赛多种多样,如篮球、网球、冰球、橄榄球等等。对于中国球迷,最熟悉的还是NBA 职业篮球赛,以下我们就以NBA 的篮球馆为例介绍职业联赛场馆中包厢的建设历程。
4.1包厢出现在NBA 场馆中
NBA 在1946年成立后,球馆建设经历了60余年的历史,每家俱乐部都有专门的球馆作为主场。在1960—1980年这个阶段,有大量的球队加入NBA,特别在1976年NBA 吞并了美国篮球协会(ABA),奠定了联盟在美国篮坛的绝对实力。联盟的扩张对体育场馆的更新起到了推动作用,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在这一时期进行了体育场馆的更新。如休斯敦火箭队,由于经营者变更,从1975年至2003年,球队落户康柏中心,使用该场馆长达28年。场馆共有座席数约16 200个以及20个位于顶层的包厢(见图4)。这是包厢第一次出现在NBA 的场馆当中。
4.2包厢在NBA 场馆中的发展
NBA 场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股新建和
表2 NBA
球馆中的包厢情况
元旦的诗句古诗休斯顿火箭丰田中心球馆(103个)底特律活塞奥本山宫殿球馆(180
个)
菲尼克斯太阳队美西球馆(94个)
华盛顿奇才队MIC 中心球馆(114
个)
波特兰开拓者玫瑰花园球馆(70个)76人瓦乔维亚中心球场(80
个)
金州勇士奥克兰体育馆(70个)新奥乐良黄蜂队(53
个)
图3 与职业联赛接轨的广州体育演艺中心(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
图4 康柏中心包厢位置(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改建的潮流。与中国篮球馆的建设完全由政府投资不同,NBA 各支球队的场馆建设费用均由各个俱乐部自行承担。因此,为了增加场馆的利用率和盈利点,大多数篮球馆设计了大量包厢,以获得门票的高额利润。由于NBA 赛事的火爆,包厢变得非常抢手。
我们可以从改建球馆中看到,NBA 一些球馆重建的原因并非是场馆太小,而是包厢太少。例如:金州勇士队的球场1966年投入使用,是NBA 历史最悠久的场馆。1997—1998赛季开始前,球馆全部翻新并增加了72个豪华包厢与俱乐部,共能容纳4 000余人,共耗资1.21亿美元。
表2为1990年以来,NBA 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球馆。我们可以看到,包厢数至少50个,大多数都在90个以上。
5中国体育场馆中包厢的发展
中国从1990年亚运会到2008年奥运会,再到2010年亚运会,包厢的设计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越来越趋于理性化的过程。但因为体制关系,只有在重大赛事举办时才会兴建大型体育场馆,包厢也才会随之出现,并没有成熟的俱乐部自行修建。因此,我们在这里也仅以大型赛事的体育场馆为例来看中国体育建筑中的包厢发展。
(下转第87页)
规模较大,占用土地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确有出现。在我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以后,可以预见的是工业遗产和老旧废弃工业区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因而需要重视工业遗产利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尽管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需要改善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不论是工业遗产利用还是工业景观改造,都需要一步一步地总结经验和合理运用。通过对德国鲁尔区的部分工业遗产利用和工业景观改造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以利用的参考措施,为本国的工业遗产利用及景观改造提供现实指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成为当下诸多传统工业产业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老工业城市存在大量闲置工业用地需要重新规划利用,而工业景观化理论与实际经验仍能为工业城市提供有价值
的参考,使其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调保持一致。
蓝心湄参考文献
[1] 张琦,苏美婷,李超,等.德国鲁尔区后工业景观改造[J].城乡建设,2020(08):68-73.
[2] 马英杰,吴静.从德国鲁尔区博物馆看工业遗产的可持续性开发[J] .建材与装饰,2020(20):201,204.
[3]
丁凡,刘鹏.基于“区域公园”策略的工业遗产再生研究:以德国鲁尔区埃姆歇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12):102-103.[4] 保罗·拉维茨科,孔洞一.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的文化景观阐释:
混合型工业文化景观[J].风景园林,2020,27(07):18-29.[5] 郗富瑞,张进德,张德强,等.德国鲁尔区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J].世界有金属,2020(10):253-254.
[6]
王鹏,李楠,夏恩龙,等.德国棕地治理与景观再生策略比较[J] .中国城市林业,2020,18(01):1-5.
与上一节介绍的奥运场馆的包厢类似,在中国的体育场中,包厢数量趋多,分级趋细,但体育馆也只是在类似篮球与网球这样赛后能进行职业联赛的球馆中才设计了较多包厢(见表3)。
6结论
包厢作为独立的服务商品,不仅与观众的商业性、娱乐性追求相契合,而且在场馆的运营中体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国内外体育建筑中包厢的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体育建筑的包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细化、从仅满足观赛到成为社交场所的演变,但中国体育场馆中的包厢发展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促进未来体育场馆设计进步、提高场馆经济效益
、与国际接轨等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媛,孙义方,陈元欣.中美体育场馆包厢经营个案分析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0(08):71-75.
[2] 冯晔,解越.现代体育建筑包厢设施设计探讨[J].城市建筑,2009(11):26-28.
[3]
张伟安,苏铁祥,苏谊.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J].建筑创作,2010(11):80-93.
[4] 潘勇,陈雄.广州亚运馆设计与思考[J].建筑创作,2010(11):
62-79.[5]
关旋晖,罗蔚.亚运会篮球比赛馆:黄埔体育中心体育馆[J].建筑创作,2010(11):124-131.
[6]
梅季魁.现代体育馆建筑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 钱锋,任磊,陈晓恬.百年奥运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8] 池均.NBA 球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7.
表
3 中国大型赛事中场馆的包厢发展
北京亚运会工人体育场(0个)北京亚运会光彩体育场(0
边潇潇主演的电视剧个)
北京奥运会鸟巢(140个)
北京奥运会五棵松篮球馆(45
个)
广州亚运会主体育场(117个)
广州亚运会体育演艺中心(60个)
(上接第83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