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2冯丹滢
广西民族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注销营业执照怎么办
黄素云
读童年有感
【摘要】隨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民族旅游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认为当前广西民族旅游的开发主要存在产品雷同、个性化的旅游设施和特旅游纪念品的缺乏、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突出等问题,并针对 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要怒放的生命
【关键词】广西民族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一'弓I言
幽默语言民族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民族旅游具有跨族性、文化性等特征,是游客被少数民族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所吸引,而前去体验异域风情的一种旅游经历。民族旅 游的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其旅游开发也存在较多问题。给当地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广西民族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地处祖国,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壮族自治区,有壮、汉、苗等12个世居民族。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广西凭借其丰富多样的民族旅游资源,大力 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不少县市相继兴建“民俗文化村”、“民族旅游村寨”、“民族生态博物馆”等,推出“民族文 化旅游”、“民俗旅游”、“少数民族风情游”等,广西的龙 胜、三江、金秀、融水等民族地区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对民族文化了解不深,一些旅游开发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给广西民族旅游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消极负面影响。
(一)民族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内容雷同
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在理论上是指旅游者出游一次获得的整体经历。广西民族旅游产品主要有3大类,即民族文化主题园、民族文化原生型村寨、动态参与的旅游产品。目前,广西民族旅游地的旅游体验还停留在较低层次,旅游产品主要以静态参观为主,动态参与性体验少;浅层体验多,深层体验少。如民族歌舞还停留在少数民族人民表演,游客观看欣赏的阶段,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差;对于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服装的试穿、拍 照留影等较低层次。各民族旅游地旅游内容趋于雷同,缺 乏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且适应体旅游者需求的产品多,满足旅游者个性需求的少。如在同民族的不同村寨,其旅 游产品大同小异,同质性较强,竞争激烈。此外,广西少 数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纪念品普遍表现出品种单一、制 作质量粗糖、缺乏地方特等问题,使旅游者有“走遍广 西货一样”的感觉。
(二)个性化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较缺乏
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 六大方面,而这六个方面能否让游客满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所具备的的条件、设施和资源,还离不开人的服务。旅游是服务性行业,人的服务贯穿于旅游者整个旅游活动之中。目前,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地缺少人性化、体现特民族文化精髓的旅游设施。如龙胜平安寨,其传统的壮族干栏式建筑很多已被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所代替,很多民 居出现了木楼加现代的铝合金窗这种不伦不类的组合,极 大破坏当地的景观,也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民族旅游地多处于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和.118 .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更缺乏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游客的体验深度不够。
商务英语专业(三)民族旅游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突出
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与和谐程度。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 (WCED,1987)就明确指出,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1]。旅游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民族旅游地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当地社区、旅游者等。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四对矛盾,旅游开发公司和当地社区、政府和当地社区、政府和旅游开发公司以及当地社区内部居民之间的矛盾。旅游开发公司与当地社区之间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双方之间矛
盾突出。政府规定不得修建与周围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这就与当地居民想改善住宿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意愿相矛盾。随着旅游的开发,政府有关部门和旅游开发公司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矛盾也较为突出;当地居民由于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不同,其旅游收入也相差甚远,导致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引发矛盾冲突。
三、广西民族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
(一)设计体验性和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产品
在当今时代,旅游者更倾向于差异化、个性化、真实 化的旅游体验。在这一背景下,民族旅游产品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其文化特性。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特和品质,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可以根据广西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发以体现各少数民族风情为特的民族文化体验之旅,如以广西苗侗族酸食,壮族米粉,壮瑶等少数民族的烟熏肉、壮族的五糯米饭等为特的少数民族风味餐饮;以侗、苗、瑶和壮族打油茶等为特的茶文化;以侗、苗 重阳酒,侗苗族拦路酒等独具特的酒文化;以侗族鼓楼、风雨桥、民居等为代表建筑文化等。第二,旅游者更倾向于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并由被动接受旅游产品转变为主动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所以要鼓励游客参与产品的设计,给游客提供真正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如从参观侗族木构建筑的制作过程,到自己动手参与侗族木构建筑小模型的设计和制作等。第三,开发富有民族特
的旅游纪念品。马晓京认为旅游商品是一种符号,且旅游商品消费的符号价值是旅游消费符号价值最为突出的表征[2]。在一次完整的游览经历中,旅游纪念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 引发游客回忆的重要线索,也是旅游活动的延续。旅游纪 念品的设计要注重和旅游主题相一致,与旅游项目相配合,突出地方和民族特。根据景区的主题、项目进行纪念品的配套设计和制作,不仅可以强化主题,还可以丰富旅游项目的体验,实现旅游纪念品的差异化、个性化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