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版黄简讲书法:728草书释读22
728草书释读22
许多居所聚集于某个区域,就形成一个社区。社区中人与人交往,产生了社交。举例来说,如陕西临潼新石器时代姜寨一期遗址,这里大约有五十多幢房子,人口约一百多,这就是一个社区。
后来的汉字,有哪 些字来称呼这样的社区呢?至今很多地方村各为“屯”,“屯”有聚集之义。如屯兵、屯粮,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村庄。但这不是本义,《说文》取《易经》的说法:“屯,刚柔始交而难生”,指植物穿出地面艰难生长,音zhūn。隶书把小篆的曲线拉直,
两横加个外略势。真书就不一样,是照小篆隶定的。草书写单独的“屯”字,是照隶书写的。先写奋笔势,然后加乙脚 异势 三种之一,外略势、虿尾势、鸟雏势 任选一种都可以。12课讲过“顿首”的“顿”,左边的“屯”是用倒笔势写的。这是“屯”当作偏旁和其他部件结合时的常用写法。
“落”是最小的社区单位,意义是停留、归处。《广雅》:“落,凥也。”《汉书·仇览传》李贤注:“今人谓院为落也。”一家一户,称为庐落、院落,大的有村落、部落。“落”的草书很简单,西汉《神鸟傅》就出现了这个字。这是章草,清楚点如宋克所书,四个笔势。今草写最后的“各”,取势 和章草不同。
章草取飞 带势 加羊角势,今草常取向背势加奋笔势。
“邑”有明确边界的居住地,甲骨文、金文写法相同。上面是囗,表示 城郭,夏、商城郭大多为方形。下面是跪坐的人,《释名·释州国》:“邑,人聚会之称也。”《说文解字》:“邑,国也。”古代邑可以指国。段玉裁说:“《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敝邑’”。这是客气话,因为邑比较小。在小篆中,下面的人变成“卪(jié)”,中间有一竖,用法同“节”字。真书写法跟从小篆,注意下面不是“巴”,而是“卪”。但隶书下面写法没有一竖,这也是“卩(jié)”,字义也同“节”字。草书当然跟隶书,省一竖。
上面的“囗”用一横替代,连带下面半个口,组成曲钩势;然后写一个外略势或鸟雏势就完成草化。
有三个字很相近,邑、、危。“邑”取曲钩势,外略势,用乙脚异势其他两种也可以。“”字头上本来是向背势,现在多写一次就是贯鱼势。你把它看作竖笔势也可以,二者很相似,最后加虿尾势。智永最后多加一点,以和“邑”字区分。“危”上面取竖笔势两开,然后取铁围化势。这三人相近字,如果 陈静dada记住取势,就不会搞错。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村落的“村”是一个后起字,原来写为“邨”。《说文解字》说:“这是地名。从邑,屯声。”小篆左边是“屯”,右旁是“邑”,后来成为邑耳旁。段玉裁注:邨“本音豚。屯聚之意也。”徐铉等曰:“今欲作‘村’,非是”,不认可“村”这个俗字。《万岁能天帖》王荟《郭桂阳帖》有“邨”字。左边的“屯”跟顿首的“顿”左边写法一样,或旁取邑耳势,两曲一竖,不写一竖用一点也可以。我们知道,草书中“寸”可以取节耳势,比邑耳势 少一折。
如果 把“邨”草字楷化,很容易误会成木字边一个“寸”。结果成为俗字。无怪乎徐铉不承认
这个字。
那今后遇到“村”,究竟是写“村”还是“邨”呢?王铎是写“村”的,木旁一个寸,“寸”还加了一点。韩道亨《草诀百韵歌》也是写“村”的,没有加点。王世镗也差不多,这两位写的看起来好像“书”字。
我希望各位用晋人写法,俗写的“村”很容易误会。
“方”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比较简单的,有学者认为是刀字加一横;第二种是在一横两头各加一小竖;第三种更在头顶处加一小横。很显然 ,第三种是繁写,第一种是简写。字义往往在繁写中,可能 是以刀划界。殷人称国为方,《尚书》中国称“方夏”,四方称“方国”。甲骨文有土方、鬼方、苦方、马方等等,其实就是一些氏族部落 。小篆写法在第一、第二两种之间,一横左边有竖。秦简上的写法,跟第一种金文相同,取“方”字简写。汉隶把“刀”断为两截,“刀”写在一横下面。一横上面的刀头,断下来作一点,现在正楷字也是这样。
“方”的草书,若要追到源头,它跟金文写法一样,这把“刀”是不断的。今草、章草都相同,智永写得比较方,孙过庭比较圆。二级课程34非诚勿扰骆琦结婚照课我讲到戈法,以及形形式式的戈法化势,“方”也是戈法化势之一,只是把“戈”字中间的倚戈势 反转向,向左写而已。在王羲之《十七帖》中有一个“方”,他是移动动一撇,略向左边。
草书“方”看起来很像“才”字,“才”字草书怎么写呢?“才”字草书也是戈法化势。只是本来“戈”字的一撇,写成横或捺,改变了方向。
和“方”相近的还有“等”字,“等”字笔画不少。草化时,上面的竹字头和土字形全部用一点替代,下面的“寸”保留,但一点改为一策,等于写提手旁。这样就得出了章草“等”字,也是戈法化势。
和草书“方”不同的是,“方”保留戈字的一撇,仅仅移了位。而“等”把戈字的一撇,改为向上的一策。我小时候,南货店还是用旧式账簿,毛笔记账。每做一笔生意,就会记“龙眼一斤,红枣一斤等”。“等”字使用频率很高,所以经常用草书写。
刚才说,“方”就是“国”,“国”就是“方”。金文圆圈表示 一块地主,戈表示 守卫。更清楚点,这地方四周画出四条线,表示 疆域、领域。“方”繁体也有四条线,似乎是划分,而“国”是之地球,拿着戈守卫边界。显示 当时 有了疆域的概念,这就是“国”字的本义。“国”也有简写,少写两笔,成了“或”。这时“或”应当读“域”,甲骨文“或”就是“国”。这一来,有点摘,后来繁化,“或”加了土字旁,创造“域”字,而“国”字也繁化,外面加了一个圈。金文中也有只加半个圈 性价比高的冰箱>无底洞 打一成语的,当时 写法并非很严格。这样一来,把“或”和“国”分开为三个字了。
要写草书的“国”,关键是会写草书的“或”。第一步解散隶法,不是照文字结构 来解散。而
是依照草书笔势要求来分。这个字可以分为两部分,我在二级课程34课中讲过。戈法经常借出笔画,但只要留下倚戈势还是称戈法。下面一个口、一横,还有借来的戈字一撇,“口”用两点,和撇组成三点一横,,鹊倒笔势。或“口”只用一点,和那一撇组成两点一横上字形竖笔势。实际写起来,戈法右上角那一点也可以拆出来,留到最后才写,这样就是三个笔势。
“或”如果 在“国”字中间,通常省略右上角这一点。我有谁写“国”加一点的,只有怀素、宋克等很少几个。智永墨迹本的“国”字,“口”字用转,不太清楚。在他关中本上“口”用两点,加上戈法的撇就是三点。墨迹本用转,关中本用使,二者都是三点一横,鹊倒笔势。所以智永的取势是,外框铁围势,然后戈法,第三鹊倒笔势。邓文原外框用钩裹适合情人节发的文案 化势,然后戈法。“口”用一横,和下面的横组成奋笔势,留 下戈法那一撇和最后的横组成瞑人势。宋克,前两势和邓文原一样,“口”用一点,加上戈法一撇和下面一横组成上字形竖笔势,最后加一侧点。元明人取势远不及晋唐,经常显得 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