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2016年第12期
摘要: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指导下,许多幼儿园开始追求本园特,进行特教学,以特求发展,这显然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向。然而,这一大环境下的幼儿园更多的却是盲目追求特课程,将原本以特促发展的课程教学变成办园的噱头,不仅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偏离整体的教育理念。因此,幼儿园特课程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以儿童为中心的导向观,探析当今存在的问题,关注特课程建设的持续性和优质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特课程;发展现状;教育建议怎么唱高音
土豆炖牛肉的做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34-0014-04
幼儿园课程作为幼儿园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其基本价值取向的行动方案,更是办园理念的载体,它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教育活
动的总和。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的深入,幼儿园课程不再是仅仅依靠專家团队的指导,预先规划好而设定给幼儿园加以实施的教学方案,许多幼儿园开始依据本园实际或本地资源开展富有特的课程教学,幼儿园特课程的建设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然而,真正能体现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优质成果,源于幼儿园的内在力量,而不是贴在外面的“特”标签,在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导向下,加强幼儿园特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
一、幼儿园特课程的含义
特是一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幼儿园追求的特是期望在办学过程中能够区别于其他幼儿园,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也是一所幼儿园得以长久发展的生存手段。幼儿园特课程是在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综合本园幼儿、教师、园所情况,吸收在园教师、幼儿家长及教育专家力量,以幼儿为本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整套能够凸显本园特的课程体系。特课程作为幼儿园整体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应该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是在幼儿园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运行的,它必须符合课程的基本标准,
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幼儿园特课程建设需要包含规划、设计、实施、评价和改进一系列的过程。火锅鸡的做法
幼儿园特课程的建设,从课程的创建主体来看,是在一所幼儿园的特定平台上由教师团队或在外界专家的协助下开展的。这一主体就是与幼儿关系最为密切的幼儿园,能够真正做到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在了解在园幼儿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这是幼儿园特课程所独有的优势;从课程的实施来看,幼儿园特课程通过基础课程之上的领域,在教师与幼儿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接纳特定领域的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教学课程的广泛推进,而且更是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中的师幼互动;从整体课程结构来看,建设幼儿园特课程与基础课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规范化,同时,又非常具有本园特。
二、幼儿园特课程的产生背景
(一)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政策
自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
制,同时,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浪潮下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园本课程建设开始火热起来,许多幼儿园开始从本园情况着手开发园本特课程。在这样的课程改革氛围中,我国早期教育领域也开始与其他的教育阶段一样重视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确认幼儿园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两大法宝或根基,而在以本园教师为开发主体的园本课程也成为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李维嘉被经纪人骗 (二)建设幼儿园特课程的意义
幼儿园特课程是建立在园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在全面建设园本课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特,是优质的园本课程。
孟美岐419事件 特课程是建立在本园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基础上的,以本园教师为课程的建设者,其价值核心是以幼儿为本,促进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会对幼儿园的各方面文化、环境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创新的课程教学中激发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工作热情,通过特课程的建设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形成师生一体的科学课程体系,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法规是对幼儿园发展的科学指导,在这样的课程导向下,幼儿园特课程的建设才有了科学的理论意义,并且能够依靠专家学者的指导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同时,基于特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同样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幼儿园特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实践条件。
三、特课程的发展现状
(一)幼儿园特课程的类型
通过对当前社会上众多幼儿园开设的特课程进行总结分类,并查阅相关的文献期刊发现,当今的幼儿园特课程以不同的因素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以办园理念为核心的课程建设
每一所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可能迥然各异,办园理念将决定这所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方向,只有正确的办园理念,才能引领幼儿园形成始终有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特教育,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将课程设置与多领域的教学活动相融合,对幼儿园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引作用。
以无锡市前洲实验幼儿园为例,该园不断对办园理念进行定位和思考,以“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儿童”为大背景,将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生活有机融合,开展江苏省级课题农村幼儿园“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确定幼儿培养目标为“学会生活、乐于探索、大胆表现、主动参与”。在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将幼儿个体的生活经验作为幼儿园课程开发新的生长点,与幼儿共同探讨生活的真谛,不断深入社会,获得能力,使教育在幼儿的生活经历中“活”化。
2.以本土资源为定位的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为儿童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情境和条件。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自然离不开他们本身生活的环境,幼儿园立足于本土资源的特课程能帮助幼儿与最熟悉的周围文化、自然环境建立和谐关系,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学习和发展,这也是儿童社会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例如,福建省晋江市竹园实验幼儿园在广泛收集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兴趣形成富有地方文化特的系列活动主题。一是泉州木偶戏主题,泉州地区广泛流传的
提线木偶造型可爱、动作滑稽,非常符合幼儿喜欢夸张的心理特点。教师通过帮助幼儿对木偶的造型加以简单制作,进行木偶表演,使得幼儿都表现出了广泛的兴趣,同时也加强了艺术领域的学习;二是闽南语言文化主题,幼儿园教师们收集并绘制了《天乌乌》、《细汉偷针》、《细汉偷针,大汉偷杉》、《鹊桥会》等十几本闽南民间故事读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童谣吟诵活动,使得幼儿对传统文化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同时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3.以科研特长为基础的课程建设
幼儿园作为特课程开发的承办主体,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园的科研探索决定了该园的特课程发展方向。在幼儿园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某种科研方向作为自己的特课程,长期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使得幼儿园自然而然地形成特课程,并以此作为幼儿园的特。
南京军区政治部小天鹅幼儿园是一所以艺术为特的军队机关幼儿园。六十多年的办园经验使小天鹅幼儿园声名鹊起,蓬勃发展,其艺术特长更是被社会各界所熟知。它们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大胆探索“用艺术设计教育”、“用行为演绎艺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朴有天弟弟的策略与方法,建构了“艺术化”园本课程。
4.引进国外特课程的建设
受国外学前教育影响,许多幼儿园也开始引进国际上一些比较经典的、被广泛认可和推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这些已经成熟的课程模式应用于本园或加以改进。例如,蒙台梭利幼儿园、右脑开发智能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等等。
(二)幼儿园特课程的现状
1.课程内容方面
(1)当今许多幼儿园所谓的特课程中,主要以艺术类、英语类开展,将开展特兴趣班作为幼儿园的特课程开展,挂着特班的头衔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相分离,只是让幼儿额外加补了几堂音乐、舞蹈课或是多学习一些英语单词,教学内容是流于形式的课程,无法与整体课程体系融为一体。
(2)特课程的内容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难以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特课程教学将儿童看作被动的受体,过多过于机械教授给幼儿,把立即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当做课程目标,使幼儿被迫掌握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内容,而不是帮助他们将所学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只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机械地背诵国学经典,熟练掌握珠心算等等课程。
2.课程实施方面
(1)从幼儿园来看,为了特而特的理念使得特课程的建设变成办园的噱头,为了争取市场份额赢得家长的关注,从本质上就将特课程的实施功利化,忽略了实施课程的内在目的,进而不能够真正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实施上只是照搬其他优秀课程模式,不深入考虑本园的各方面实际情况而盲目开展。这样只能使得特课程作为机械而没有教育意义的形式,不能真正提高幼儿园的整体办园质量。
(2)从幼儿方面来看,某些特课程的实施只是盲目地增加课业负担,占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给幼儿进行功课补习。这样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并且疲惫不堪,这样开展的课程不仅没有从特的角度拓展儿童的学习领域,反而扼杀了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作为特课程的实施主体,在缺乏专业培训的条件下难以对特课程实施相应的教学和评价机制,教学效果难以保障,这样的课程实施将原本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特课程变成负担。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缺乏热情,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课程价值观念认同与实施的偏差,不能够促进特课程的顺利实施,也难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4)从家长方面来看,将幼儿学习的特课程看做从起跑线上超越其他孩子的筹码,过分关注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能够真正理解特课程在幼儿园整体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对特课程抱以极大的期望同时给孩子施加压力,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而不是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入手,忽略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