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研究他曾命悬一线
2014年08月21日02:59 南方日报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简称“神桥”)是一种用于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材料,和过去临床惯用的“挖肉补疮”式的自体神经修复相比,它避免了切除自体神经所带来的种种并发症,是目前公认的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
我国成功研发“神桥”第一人,就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刘小林教授。日前,刘小林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谈科研心得、从医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刘映映 李秋娴 通讯员 李绍斌 彭福祥
“要在科研上做出成绩来”
“为搞研究,我可是死过一次的人!”刘小林回忆起刘浩存为什么那么多人黑20多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作为年轻的外科医生,他一边做临床一边做科研,不料在一次动物实验中,从小鼠身上感染了出血热病
毒。
这是一种凶险的疾病,不仅会出血、发热,还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严重的可致死。“当时,我全身出血量极大,病危通知书都下了,亲朋好友哭成泪人。”刘小林回忆,他被抢救了近两个月,最终奇迹般地好转。“我可以说是重新活了20多岁。”这段经历让刘小林更加珍惜生命,并暗下决心“要在科研上做点成绩出来”。
研究“神桥”一波三折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同实验室一名博士的“经过脱细胞处理的神经细胞电镜照片”实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个大胆的想法跳出来:为什么不能把这种技术应用到神经移植材料上去?
说干就干。刘小林毅然决定回到实验条件更适合自己的祖国进行相关研究。然而回国后却举步维艰:一是当时国内研究神经移植材料的主流观点并不看好组织脱细胞技术,二是动
物实验结果一开始也不理想。项目第一次被送往广州市科技局评审时,评价甚至是“C”——这意味着项目在起跑线上就被直接“毙”了。
不过刘小林并没有放弃,他四处寻专家资源,多次讲解项目研发价值,希望得到认可。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山大学当时主管科研的副校长颜光美听说了该课题,敏锐意识到项目很有潜力,便专程联系了广州市科技局,请其重新组织一次对该课题的论证。凭借这次论证,刘小林的团队成功拿到了第一个立项。有了第一桶金,省自然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都来了,后来还杀进了十一五、十二五的“863”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一切都开始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
2012汉代皇帝年9月6日,中山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小林教授为主的科研团队合作研发成功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神桥),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材料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获准临床使用和上市。
用真诚和爱心对待病人
刘小林从医32年来,对“大医精诚”四字有深刻的见解:“精是指医学造诣上的成就,而诚则是指对待病人的真诚与爱心。”
几年前,东莞木匠张聪(化名)工作时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不幸折断,当时张聪的主治医生便是刘小林。张聪一家老小的生计靠的就是他这一双手,如果手指驳不回,一家人的生活很快就会陷入危机。
为了给张聪驳断指,刘小林做了一个通宵手术,最终成功驳回两根手指。张聪也因此成了刘小林的“粉丝”,回到东莞后还当起了“宣传员”。
“他村里人一有需要就会给我打电话,我帮忙解决。”刘小林笑着说,“能帮就帮呗!”
“我觉得做医生最大的快乐是每每想起这些暖心的事,心里总会有一丝安慰。”刘小林说。
(原标题:为做研究他曾命悬一线)
●南方日报记者 张东明 段功伟
林旭娜 曹斯 柯鸿海
青山夹道,穿镇过村,马不停蹄赶了一天,记者终于来到了梅州市大埔县长教村百乐路口。
3月的柚子树,散发着浓郁的花香,村口的小溪流水潺潺,屋前几只护院的小狗跑来跑去,把蹲在墙角的土鸡惊得跳了起来。这些都与通常看到的农家景象没有两样。但让我们感到特别的,是眼前的祠堂竟飘出孩童们朗朗的英语声。
这是廖乐年办的英语班。
孩子们是坐摩托车、自行车、校车从四面八方来到祠堂的。村里人说,2005年以前,进村有一段四五百米的沙石小道。如今,路修好了,镇里还专门开通英语班公交专线,汽车可以一直开到祠堂口。
这是廖乐年修的路。
从广州到大埔约500公里,从大埔县城到长教村约6公里。每到周末,来上课的孩子最少也有200人。他们的老师,来路更远。到今年金泰宇妻子3月16日,来自马来西亚的客家人后裔廖乐年在此免费教英语已整整10年。
“有一句客家话叫‘有来有去’,改一下是‘有去有来’。‘去’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我帮你,你帮我,世界更美好!”
这是廖乐年最喜欢的一句话。
山里娃说英语飙出“总统音”
3月25日,星期日。
6时30分,天未全亮。一阵轻响,10岁的邬睿冰和13岁的温玉泓跳下床,走出房间,看到苏胜、黎艳、刘志妮正忙着洗漱、做早餐,就用流利的英语互相问候。如果不是置身祠堂,还以为自己到了大城市的国际学校。
筷子兄弟父亲歌词“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日常口语都没问题,学得好的,一听真像美国总统的演讲。”来自湖南的志愿者刘春明说。
7时10分,公交车“长教英语班”专线准时开到。车门一开,孩子们鱼贯而出,跑到祠堂前排队,等待点名。
念小学三年级的刘彩立惴惴不安地站在大门口,等到点完名了,还没有自己的名字,非常失望。他的表廖衍晶壮着胆子求情:表弟一定要跟自己来学英语,能不能收下?廖乐年的助手廖文敏说:“你先教他两个星期基本音,学会了再让他来吧。”小男孩终于笑了。
7时30分,开始上课了。廖乐年将200多人分成4批,不间断地讲了4小时的课。这位67岁的老人声音洪亮,一边操作着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一边教学,辅之以唱跳演等方式,教孩子们英语。遇到初级班的学生,用英语解释不通时,还会普通话、粤语、客家话一起上。同学们都怕廖乐年,因为即便下面密密麻麻坐了近百个孩子,他也如有火眼金睛,一下子揪出偷懒或充数的人。他说,你想学我就教,但必须是你自己真的想学。
肥胖指数计算 “是母亲要我回来的”
周末和暑假是祠堂最热闹的时候。每年暑假,上课的学生多则400多人,少则也有两三百。
10年来,廖乐年教过的学生超过5000人。他们不管是上中学、大学,大多数英语成绩在班里都顶呱呱。24岁的廖惠茹是早期学生,多年来一直担任他的助理。去年9月,她到县
城开了一英语补习班,目前有20多个学生。她参加雅思考试,得了6分,可以申请国外本科了。事实上她从未上过大学。
村民们最骄傲的是,10年前很难出一个大学生的小山村,如今在读的大学生就有母亲节对母亲的祝福12人,有的还在名牌大学就读。
廖乐年有一位叫雪凤的学生,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后来到英国攻读博士。村里一个男孩原来在深圳上学,英语只考20多分。爷爷听说村里来了个洋教师,便让孙子回乡上学。最后他考上天津大学,一入校就在摸底考试中拿了第一名。
廖乐年生于马来西亚,是客属华人第三代。他自小讲英语,13岁就到英国读书,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英文和马来文教师。1999年,廖乐年退休,开始全球旅游。在美国时,一个朋友听他说想到非洲义教,就问:你为什么不回中国?中国也需要这样的服务。廖乐年说自己完全不懂中文。朋友说:“你是华人,中文肯定能学好。”
2001年,廖乐年飞到香港学习普通话。3个月后,就可以讲了。当年5月,他来到广州,激动地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说自己要回家乡义教。没想到第二天母亲就去世了,廖乐年悲痛不已。之后他就一直认为,“是母亲要我回来的”。
廖乐年小时候,母亲常让他背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话,他只记得其音却不明其意。1996年,他第一次回梅州,朋友问他老家在哪,他摇头。朋友问他有什么线索,他就背出母亲教的那句、也是他当时能说的唯一一句客家话:“广东大埔长教百江德心堂”。朋友大惊,这就是老家的地址啊!随即把他带回长教村。
客家游子就这样到了下半生坚定前行的道路。
他曾经有个绰号叫“癫鬼”
3月25日中午,村民廖建华的家里加了几个好菜,把廖乐年请来吃午餐。记者跟着廖乐年在村里走了一圈,谁见了他,都尊敬地喊一声“老师”。
但他刚来时不是这样。放着“番背”(即国外)好日子不过,跑到穷山沟里免费教英语,哪有这等好事,哪有这等好人?他被人送了个绰号叫“癫鬼”,意即不正常。廖乐年没有泄气,坚持送课上门。当时中国申奥成功,他的堂哥就说服村支书,办奥运会需要很多会说英语的志愿者,廖乐年正是来做这个培训工作的。“那就试试看吧。”村支书说。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大家开始接受了。
这得益于他独创的基本音教学法。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廖乐年,教了一辈子英语。他将常用的字母组合分类注音,让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念。这套方法容易上手,很受欢迎。许多学校请他去讲课,也有不少老师上门求教。前不久,大埔县重点中学虎山中学邀请廖乐年观摩。过几天,他还要到几所中小学培训师资。
看英语好学,村里的大人也蠢蠢欲动。40岁的罗秀琴和女儿一起在班里学英语。“我18岁就去广州工作了,在大酒店做过总机接线员,当时就一直想如果会英语多好。没想到回到村里,了了这个心愿。”罗秀琴笑着说。现在班里有4名妈妈级学生。
我们采访时碰到了28岁的湖南张家界导游黎艳。去年廖乐年到张家界旅游,刚好由黎艳接待。听她说接待外宾越来越多,感到有些吃力,就建议她来免费学习旅游英语。
有这等好事?黎艳半信半疑,决定和男朋友蒋涛一起到大埔廖乐年。一来就学上了。蒋涛也跟着学。他说:会讲英语,回去经营旅店,肯定更方便。
学费资助跟着物价一起涨
廖乐年最开心的,就是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向他报喜。
几年前,班里的廖其力突然不来了。廖乐年去,在一座小桥上,看到小其力正在晒稻谷。原来,他家里穷,父母要他别上学了,回家帮忙干活。廖乐年要他回去跟父母说,只要考上大学,学费不用愁。其父母因此同意他回来上课。后来,其力几经努力终于考上了嘉应大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