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电影发展史
⾹港电影发展史
⾹港电影史的发展应该从电影传⼊⾹港开始,1895年12⽉28⽇,法国⼈路易.卢⽶埃尔在法国巴黎公映了《卢⽶埃尔⼯⼚的⼤门》、《⽕车到站》、《⽔浇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这⼀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1896年初,路易.卢⽶埃尔的助⼿来了⾹港放映这些影⽚,⽽电影就是这样传⼊⾹港。⾃他离开后,⾹港电影直⾄1898年才再有活动。1903年,⾹港放映过⼀些很短的纪录⽚,每次放映⼗套以上。直⾄1903年10⽉5⽇,⾹港才有整部故事⽚公映。有关报导是这样的:「现在中环街市对⾯,即同记办馆⾯前,准⼗五晚开演「成套戏本」(即整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法国导演下.齐卡当年的⼀部名⽚《基督的受难》。
1907年,⾹港有不少电影院纷纷开办,⽽且公映的次数和数量都较以往为多,因此被视为⾹港电影事业的第⼀个⾼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烧鸭》,是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港拍摄的⼀部默⽚谐剧。该⽚的导演梁少坡同为该⽚的主⾓,故事讲述⼀个⼩偷(由梁少坡饰演)想偷烧鸭,却被警察捉住了。剧情⼗分简单,但不乏诙谐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烧鸭》虽在⾹港摄制,却并⾮⾹港电影公司的作品。该⽚出品⼈布拉斯基后来结束了他在上海的电影事业,回美国路经⾹港时,和黎民伟合作制作了⾹港出品的第⼀部故事⽚《庄⼦试妻》,并因⽽催⽣了⾹港电影事业,⽽黎民伟更被誉为「⾹港电影之⽗」。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徵⾹港电影史启蒙期的终结,萌芽期正式开始。
黎民伟是⼴东新会⼈,他曾拍摄反映孙中⼭在⼴东的⾰命活动、北伐、淞沪抗战等中国近代史重要事件的纪录⽚《勋业千秋》和《淞沪抗战纪实》,⾃1913年起,他拍摄了⾹港第⼀部故事短⽚《庄⼦试妻》、第⼀部故事长⽚《胭脂》、第⼀部新闻纪录⽚《中国竞技员赴⽇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开办⾹港第⼀间华资影院“新世界戏院”、创⽴⾹港第⼀间制⽚机构“民新制造影画⽚公司”……。
据《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港的第⼀部故事⽚《庄⼦试妻》在1913年出产,是黎民伟、师是罗永祥,主要演员是黎民伟和严珊珊。
黎民伟原为剧社的主持⼈,⼜怎样开始拍起电影来?原来他对电影⼀向很有兴趣,于是透过罗永祥的介绍,认识了路经⾹港的布拉斯基,他们商谈合作拍⽚成功,便由布拉斯基提供拍⽚所需的设备和基⾦,利⽤剧社的布景和演员,以「华美影⽚公司」的名义制⽚和发⾏,拍成了《庄⼦试妻》⼀⽚。
《庄⼦试妻》改编⾃当时的粤剧《庄周蝴蝶梦》,取材于其中「扇坟」⼀段。剧情⼤意是:「庄⼦之妻,夫⾻未寒,便有了新情⼈。为了讨好新欢,她不惜扰及死去不久的丈夫的坟墓。⽽这个新欢实
则是庄⼦扮的,他只是诈死来考验他的妻⼦对他是否忠贞。
《庄》⽚的主⾓是庄⼦之妻,由黎民伟反串演出。⽚中婢⼥⼀⾓由黎民伟的妻⼦严珊珊饰演。严不仅是⾹港电影史上第⼀个电影⼥演员,还是中国第⼀个电影⼥演员。
《庄》⽚利⽤阳光露天拍摄,⾹港实地取景,⽽⽚中⼈物都穿了民初的服装。本⽚更使⽤摄影特技,把庄⼦的⿁魂拍得忽隐忽现,加强戏剧效果。
「联华」⾹港分⼚⼀向都是拍默⽚,虽然当时有声电影兴起,创办⼈却不敢冒险。于是,第⼀部有声⽚就由上海「天⼀电影⼚」的汤晓丹执导拍成,这就是《⽩⾦龙》。
有声电影问世后,⾹港的电影公司纷纷拍摄有声⽚。1934年「联华」⾹港分⼚解体,黎北海另创了⾹港第⼀家有声电影制⽚⼚「中华」,并导演了⼀部局部有声⽚《良⼼》(1933)及第⼀部有声⽚《傻仔洞房》(1934)。%C8lc5^,w
成果形式 与此同时,不少电影公司还依着传统,拍摄了不少默⽚,其中有「振业」出品的《呆佬拜寿》(1933)、「国联」出品的《落花飞絮》(1933,是在越南摄制的,字幕亦是越南⽂)。故此,1933年⾄1934年间,可说是默⽚与有声⽚共存的时期。
进⼊1935年,⾹港已没有默⽚⽣产,⾹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
从1935年开始,⾹港的粤语⽚产量每年递增,从1935年的32部增⾄1937年的85部,增幅超过⼀倍。1935年,受到抗⽇热潮的影响,⾹港⽣产了多部爱国电影,其中包括「⼤观影⽚公司」出品的《⽣命线》。该⽚由关⽂清执导,吴楚帆、李绮年主演,电影的主题⿎吹抗⽇救国。当时⾹港政府为怕开罪⽇本帝国主义,⼀切直接抗⽇的⾔论⼀概被禁。因此,《⽣命线》亦难逃被禁的命运,是⾹港电影史上第⼀部被禁映的电影。
1936年,社会教育⽚成了⾹港电影的主流。这是由于政府当时正提倡「新⽣活运动」,及⾹港社会提倡的「反蓄婢运动」。邵醉翁执导的《⼴州-妇⼈》、《博爱》即属此类作品。
世界香水品牌排名 除了「社教⽚」之外,「爱国⽚」在同年增多了产量,包括关⽂清的《抵抗》、姜百合的《⼥间谍》等等。当然,故事⽚在⾹港电影史上从来也并未受过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就是由南海⼗三郎编导的《⼉⼥债》⼀⽚,由林坤⼭、吴楚帆主演,影⽚以亲情为主题。
1937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发⽣,⾹港抗⽇⽓氛⾼昂,因此电影⼯作者也纷纷开拍抗⽇爱国⽚,顿时间,「爱国⽚」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产的85部故事⽚之中,就有25部为「爱国⽚」,产量可谓惊⼈。
芸芸「爱国⽚」之中,由⾹港电影⼯作者集体编导、演出的《最后关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作。影⽚描述中国⼀班⼤学⽣对「国难当头」的觉醒。当时参与影⽚制作的全是义拍,可见电影⼯作
者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团体合作的精神。
1938年,「爱国⽚」继续盛⾏,得奖的《⾎溅宝⼭城》是其中⼀个例⼦。同年⾹港第⼀部彩⾊的电影《⼴州⼀妇⼈续集》、第⼀部功夫⽚《⽅世⽟打擂台》及第⼀部国语⽚《貂蝉》亦相继出现了。随着《貂蝉》的出现,⾹港进⼊了粤语⽚与国语⽚并存的时期,国语⽚的产量渐多。
同年亦有九部粤剧电影出品,《⼥⼉⾹》是南海⼗三郎⾃编⾃导之作,⽽马师曾的⾸本戏《贼王⼦》亦是当时重要的粤剧电影之⼀。
1939年秋,受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所影响,1940年的港产⽚产量下降到不⾜90部。1941年12⽉⽇本⼊侵⾹港,使⾹港电影业陷⼊低潮。「⼤观电影⼚」及其他电影设施被炸,⼤量的⾹港电影拷贝和底⽚也被烧毁或遗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只有百分之⼀残留⾄今。到1946年初,⾹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在这期间,只有⼀部反英的故事⽚和⼏部由⽇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问世。由于战争期间造成的交通困难,当时⼤多数戏院放映的都是战前制作的粤语⽚。
战后初期,电影制⽚⼚的数⽬较战前为少,「⼤中华」是其中⼀个较有规模的,因为它拥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导演朱⽯麟和吴祖光。1946年⾄1949年,「⼤中华」⽣产了34部国语⽚和8部粤语⽚,可惜到了1949年,产量却愈来愈少,被迫关门。
总括来说,⽇本⼊侵对⾹港电影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港电影经历了四年的停产,才在1946年上映了战后⾸部港产⽚《情陷》。⽽到了1940年末,上海电影界很多左派⼈⼠为了逃避反动派的政治压⼒,或中国⼤陆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港。故此,⾹港的国语电影业便愈来愈蓬勃,到了七⼗代初更达⾄⾼峰。
起飞岁⽉
⾹港电影在⼆次⼤战后迅速复兴,⽽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不⽆原因。1949年后⼤批中国⼤陆的电影⼯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港设电影⼚,跟本地影⼈合作拍摄国、粤语⽚,使⾹港成为南中国唯⼀的也是最⼤的电影中⼼。再加上五⼗年代中期,星、马电影势⼒过渡到⾹港,以及⾹港原有被美、⽇、欧电影⽂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五、六⼗年代是国、粤语⽚起飞的时期,其中由四⼗年代末到六⼗年代中更是粤语⽚的盛产期。这段黄⾦时期粤语⽚有以下⼏个主流:
粤剧戏曲⽚
据估计,在五⼗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之中就有⼀部是粤剧⽚,⽽在1958年更达到了⾼峰,这⼀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半。
「舞台式」的粤剧⽚基本上制作费不⾼,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多数都沿⽤粤剧舞台上的⼤⽼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馀的排场做⼿都不严格。因此,这类戏曲⼤多被揶揄为「五⽇鲜」、「七⽇鲜」。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今仍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戏曲⽚的演员亦有不少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于粤剧戏曲⽚为何会在五⼗年代⼤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于⼀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
⽂艺⽚
这时期的⽂艺⽚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或改编⾃中外⽂学、流⾏⼩说,或袭取荷⾥活通俗剧的故事模式。⽽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之爱的⽂艺⽚,就不得不提粤语⽚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母⼼》(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质素低劣的「七⽇鲜」货⾊。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三位着名演员:吴楚帆、张瑛、张活游、⽩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
昆虫的作文 「中联」电影每每针对⾹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概是因为过份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的息微⽽关闭,但其对⾹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古装武侠⽚
五⼗年代的古装武侠⽚⼤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但武打场⾯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后期(六⼗年代初、中期)⽇渐注重动作场⾯设计,⼤量加进了特技花款(如怪兽、怪⼈装扮和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如《如来神掌》系列。
喜闹剧
这类电影⼤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乡⾥出城」、「癞蛤蟆想⾷天鹅⾁」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
以上各类型的粤语⽚虽然在电影美学⾓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
可谓绰绰有馀,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的产量可观,令粤剧⽚达⾄⾼峰期。
事实上,从1967⾄1969年,粤语⽚的产量仍⾼于国语⽚,只是到了69⾄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
国语⽚由低沉转盛的转捩点,是五⼗年代中期「国际发⾏公司」与邵⽒⽗⼦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兄弟)公司」。「邵⽒」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勃勃,改组后锐意在⾹港电影业⼤展拳脚。它们不但全⼒推动国语⽚,还建⽴完善的发⾏⽹来开拓海市场。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制作⼤量⾼质电影,⾸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美⼈》、《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邵⽒」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鲜」的电影出现。
国语⽚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港并使之流⾏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包括改编⾃⾦庸及梁⽻⽣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1959)。单在1963年,武侠⽚的产量已⾼达61部,⽽武侠⽚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铨的《龙门客栈》(1966)及张彻的《独臂⼑》(1967)。狄龙和王⽻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七⼗年代李⼩龙冒起的前奏。
事实上,从五⼗年代起,国、粤语⽚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可是,随着国语⽚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青黄不接,于70-71年间,国语⽚的产量多达116部,⽽粤语
⽚只有22部;于71-72年间,国语⽚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却只剩⼀部,那是由邓丽君主演的《歌迷⼩》。之后的数年,国语⽚⼀直领导着⾹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提的是,虽然在六⼗年代末期,粤语⽚⾯对着国语⽚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起。
七⼗年代是⾹港普及⽂化的重要转捩点,⽽⾹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港⼈⼼态的转变⽽受到种种冲击,以致七⼗年代的⾹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六⼗年代中期的凌厉⽓势,「邵⽒」在七⼗年代初期依然在⾹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量国语武打⽚,⼤导演包括李翰祥、张彻及刘家良等等。他们都以熟悉的⼑剑拳脚功夫⽚作依归,电影世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狄龙、傅声等。1970年的《龙虎门》就是当年「邵⽒」最卖座的功夫⽚之⼀。
颜子菲 踏⼊71年,此类古装⼑剑⽚的锋芒其实以较在六⼗年代逊⾊,原因⼤抵是⼀代武打明星李⼩龙的出现。
李⼩龙配合着邹⽂怀的「嘉⽲电影公司」的崛起,在七⼗年代初叱吒⼀时。从⾸部作品《唐⼭⼤兄》
(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龙进运国际影坛,创造出⾹港电影事业的神话。
1973年李⼩龙骤然暴瘁,令功夫⽚热潮未能延续。⽽随着本地⽂化的普及,⾹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渐渐失去兴趣,反⽽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这就解释了楚原的《七⼗⼆家房客》在1973年成为最卖座电影的原因。
《七⼗⼆家房客》⾥的演员,如郑少秋、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员,⽽由于电视已成为当时的重要媒体,因此他们对观众来说有⼀定的吸引⼒。⽽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但为以后的新电影类型作了开端,更令粤语⽚得到重新。
⾃此,很多电影都⾛地道市井的风格,演员的演绎亦带有嘻笑怒骂的味道。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兄弟也因此⽽冒起,成为七⼗年代、以⾄⼋⼗年代⾹港电影的中硫底柱。
由于从七⼗年代中期开始,⼤家的主导阅读⽅式是电视模式,很多粤语⽚的题材或灵感都是来⾃电视内容,如《阿福正传》(1974)、《⼤乡⾥》(1974)、《新啼笑姻缘》(1975)。许冠⽂、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趣剧的框框,⾛上⼤银幕,以其独有的「笑话公式」拍摄了⼀系列⾮常卖座的喜剧:《⿁马双星》(1974)、《半⽄⼋两》(1976)、《卖⾝契》(1978)等等。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七⼗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及许⽒兄弟式的喜剧精粹。演
员⽅⾯,成龙,洪⾦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以反叛贪玩的形象来亲近观众。
李泰兰个人资料 除了以上提及的⽚种,提到七⼗年代的⾹港电影,不可不提的是⼤导演李翰祥从台湾返回⾹港东⼭再起,⼤拍风⽉绰头及骗术奇观电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骗术奇谭》,不但开始了他的电影⽣涯新的⼀页,也象徵着七⼗年代⾹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钱⾄上、绰头化的风格抬头,这个影响⼀直延续到⼋⼗年代。不过,1979年⾹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却为⾹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短暂的变奏。
1979年是⾹港电影的重要⾥程碑,那是⾹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批电视幕後⼯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徐克、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余允抗等等,他们本著对电影的热诚,及年青⼈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彩的电影作品,为⾹港电影打开崭新的⼀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疯劫》(许鞍华执导)、《蝶变》(徐克执导)、《点指兵兵》(章国明执导)。其後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的年青导演继续拍摄了⼀部⼜⼀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育平的《⽗⼦情》(1981)、《半边⼈》(1982)、徐克的《第⼀类型危险》(1980)、谭家明的《烈⽕青春》(1982)等数⼗部作品,都很能表达这些导演对当时社会⽓象
的感觉及情怀。
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位的作品都极富个⼈⾊彩,并没有陷⼊⾹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性、⾼度的⼥性敏锐;徐克有⼀股神经质的张⼒;⽅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名牌女装有哪些牌子 「新浪潮」标志著⾹港电影与上⼀代中国本位粤语⽚的决裂。五、六⼗年代的粤语⽚往往背负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於⾹港成长、受西⽅教育很有关系。
此外,这时期的电影都弃⽤⼤明星,制作成本亦减⾄最低,跟後来的港产⽚标榜卡⼠明星,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可谓截然不同。
⾹港的电影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年代初,「新艺城影业公司」异军突起,吸纳⼤批当时崭露头⾓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志森等,炮制⼀部⼀部商业挂帅的电影,其中以喜剧为主。这些电影的共通点是以电视台集体创作的模式来度桥创作,充满密集的笑料及动作,⼀切以迎合观众⼝味为依归,代表作品有许⽒兄弟的《最佳拍档》系列及周润发担纲的《英雄本⾊》、《龙虎风云》等。
除「新艺城」之外,⼋⼗年代叱吒⼀时的电影公司还有「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成⽴於1984年,⼀⽅⾯拍喜剧(《双龙》系列、《富贵逼⼈》、⼀⽅⾯也拍动作⽚《皇家师》系列、或者都市优⽪⼩品路线(《三⼈世界》、《单⾝贵族》),务求达到⽚种多元化的要求。
⾄於「嘉⽲电影公司」则继续以成龙作头牌,让他从《师弟出马》、《龙少爷》的功夫⼩⼦形像,渐渐成为《A计划》中稳打稳扎的真正「打星」,⽽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迹》,更是成龙的颠峰之作。
同样是武师出⾝的「德宝」明星洪⾦宝却凭《⿁打⿁》(1987)开创了灵幻⽚的潮流,之後的《僵⼫先⽣》系列也是⾛相近的风格。⽽他的另⼀系列⽚《奇谋妙计五福星》以⾄《运财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据统计,⼋⼗年代的⼗⼤卖座⾹港电影之中,「新艺城」占了四部,「嘉⽲」占了五部,再加上多产量的「德宝」整个⼋⼗年代可称为「三雄各据」的时期。
跟七⼗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相⽐,我们会发现到⼋⼗年代的⾹港电影由於太过侧重剧情堆砌,明星包装,因此电影类型单向化,更遑论什么「作者论」了。有⼈认为这时期的电影造就明星、扼杀导演、编剧的创作,使⾹港电影⾛上穷途末落,加上其风波影响经济、影带市道发达等种种因素下,令⼋⼗年代末期的⾹港电影市道滑落。尽管如此,若不以电影质素或创意来衡量,单看票房成绩及投
资者的态度,说⼋⼗年代的⾹港电影属飞黄腾达的时期实在不为过。
艰难岁⽉!
综观九⼗年代的⾹港电影,基本上仍可称之为百花齐放,我们不但有从⼋⼗年代顺利跨向九⼗年代的新⼀代导演: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王家卫(《旺⾓卡门》)、陈嘉上(《⼩男⼈周记》)等等,还有九⼗年代的奇迹周星驰、刘德华以及⼏个国际知名的名字:张曼⽟、周润发、李连杰、成龙等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