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商品和服务贸易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上述定义下,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主权国家开放国内市场,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作为“市场化”的延伸,经济全球化可以从交易范围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贸易和投资范围扩大到全球,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二是市场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采用,这两个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同一过程中并行的两种趋势。然而,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它必然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
我方持有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挑战。因为它使得中国面临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强烈冲击优质护理服务总结。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业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在我国加入WTO后,这种冲击对一些产业来讲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据有关方面分析,加入WTO后,汽车、制药、农业、电信、航空、计算机、金融等七个方面受冲击较大。其中,汽车工业是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
一,主要表现在:第一,面临缺乏规模经济的冲击。汽车工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只有规模上去了,价格才能降下来。而我国1998年全国汽车产量是163万辆,轿车是50.71万辆,只相当于外国一家汽车制造厂的产量,甚至只相当于外国汽车制造厂一条流水线的产量。第二,面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的冲击。目前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2000万辆,通用、福特、大众、丰田等几大生产巨头纷纷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中国目前200人拥有一辆汽车,显然是一个潜在的汽车大市场,必然会受到外商的青睐并尽最大可能挤入中国市场,这无疑会对我国汽车工业产生严重的冲击和威胁。第三,面临关税逐步下降的冲击。目前我国汽车平均关税为80%~100%,尽管正式文件尚未面世,但关税降低20%是起码的,这意味着关税降低后的进口汽车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此外,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缺乏竞争优势等都使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中国的轿车工业可以作为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保护的时间也只有五年左右,充其量十年。那些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资产重组将是大势所趋。
2、经济全球化可能使我国产业结构低级化、边缘化。
经济全球化虽使我国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但无法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也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现代化。同时,过度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还会使自然资源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浪费严重。
3、国际经济运行中“游戏规则”的适应问题。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它们适应以自己为主导制定的经济规则和经济秩序,没有制度和体制方面的限制,只有协调各利益集团方面的困难。而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来说,由于市场机制还没有充分建立,对市场制度的支持能力较弱。在此时,适应不熟悉甚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显然是困难的。
4、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起点和实力决定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相对劣势。尽管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有这样那样的挑战,但由于其具有经济发达、技术经验、产业结构优化等优势,且处于“中心”,因而能有效地避免全球化的挑战。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不具备上述优势,且处于“外围”,因而处于相对劣势。
5、我国企业竞争力薄弱。
是什么
在全球化趋势不十分明显的时期,我国企业在规模、效益、研发能力等方面表现得不尽人意,此时,企业的竞争范围主要以本土为界,这就意味着本地企业由于长期的经营历史和对本地的深刻了解,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些保护政策,使企业处于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将在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与更为强大的对手竞争,而我国企业竞争力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恐怕并非易事。
此外,我们在看到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逐渐积累的负面作用也不能忽视:
(一)经济危机。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此外,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终会威胁全球与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动乱。全球化导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大量外移,失业问题突显,社会风潮增多。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都在增大。
(三)大国对抗。有的国家背离全球化的演进方向、背离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没有放弃搞霸权主义,没有放弃搞战略扩张,没有放弃搞军备竞赛,没有放弃遏制其他新兴大国。特别是它还将在一二十年内保持战略优势,一旦摆脱当前的战略困境,仍有再次挑起大国对抗的可能,那将对国际体系的转型、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严重危害。
(四)地区动荡。全球化中边缘化的国家、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可能使21世纪头20年内地区热点不是随全球化深入的逐步减少而是继续增多,使地区热点对全球安全形势的牵动作用增大,使国际形势在总体和平状态下局部动荡继续加剧。
二、好唱的英文歌面对全球化浪潮 中国挑战多还是机遇多?
(business.sohu)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会议已经拉开帷幕,全球化的影响无疑将是会议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那么,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处于一种什么状态?面临的挑战多还是机会多?
带着问题,记者专访了APEC中国企业联席会议秘书长及ABAC中国秘书处秘书长、中国
国家经贸委对外经济协调司副司长霍建国。在政府经贸部门工作了近20年的霍建国,曾经先后多次参加过APEC高官会、部长会、领导人峰会。
霍建国认为,在全球化潮流中,中国正处于一个较为微妙的过程中。当前盛行的全球化实际上是整个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以此实现更高的效益和更快的发展速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已经成龙配套,但在一些关键领域的竞争力又较为薄弱。但是,对刚刚初步建立工业化体系、正向信息化阶段过渡的中国来说,全球化带来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事实上,中国的工业化主导性并不是很强,农业仍占有重要份额。因此,中国在工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面难度上比发达国家要大,不过,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是不会认同居于国际经济分工产业链条的中下层,中国应努力实现技术创新,掌握部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霍建国认为,中国要超越“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一要靠机制创新,二要靠超前的管理方式与发展理念。当前,中国需要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国内各项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各种改革、调整是否到位将最终决定中国是否能保持前期稳定发展的后劲。就产业结构调整角度说,中国面临两种前景:一是处理得好,企业改革如果能够尽快到位、市场经济秩序能保证企业的竞争效益,就可以保证尽快进入效益型的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摆脱较慢的逐步调整的过程,加
速发展,加快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现代化的过渡;二是处理得不好,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就将经历长期反复的调整过程。
作为经济发展最基本层面的中国企业更应积极捕捉机会。霍建国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仅在家门口获得成功已不足以说明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即使不主动出击走向国际,国内企业也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国际竞争。所以,中国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跟踪时代发展步伐,面向国际市场谋求发展。
(CNKI)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把中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中国产业的做法越来越不可能。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国内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力的冲击。过去,中国通过贸易保护的办法建立了门类繁多、体系齐全的国内产业,这些产业中的大多数都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开放国内市场后所受到的外来冲击将是巨大的。现在,中国仍然存在较多的贸易壁垒,所以中国国内产业所受到的冲击并不大。但是,绕过贸易壁垒,通过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的国外商品的冲击已经把民族产业“整得够呛”。
目前,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后,随着中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产业所受到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可能诱发中国国内金融风险。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面,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中,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在流动的国际资本军中,短期资本即“游资”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国际资本的最大特点是投机性强,它以很快的流动速度出入于各国的资本市场,在给各国带来巨大的资金供给的同时,也给各国的金融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短期国际资本突然大规模撤出本国市场,本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每天都发生着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动。通过这种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中国在影响着世界,世界也在影响着中国。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中国,如果中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某些类似的隐患,这些现象不可避免地要在国内出现。即使中国的经济一点问题都没有,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也要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只不过程度较低和时间较短而已。
所以,总体上来说,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有:1.金融危机的风险增大;2.环境污染不容忽视;3.民族工业的形势严竣;4.人才争夺处境尴尬。但是,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利大于弊!
三、经济全球化的四种观点
目前,国际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四种基本观点:
卓文萱身高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
第二种观点也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因此本质上就是经济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决批判与反对,这是所谓“新金融学就业方向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
第三种是怀疑派观点,历史并没有显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互动而已,经济全球化是某些理论家的神话;
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在世界,但未来如何待看进一步的变革,即著名的“变革论”。
冰封王座 秘籍 某些发达国家高唱经济全球化,想的尽是对他们通向更加富裕的机遇,而没有看到对他们的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有些是近在眼前的,有些是严峻地潜在着的。就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
首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将无力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使全球市场萎缩,“贸易自由化”还有什么实质意义?贫穷的国家总是带来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动荡,从而投资环境恶化,“金融自由化”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占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无法参与,还有什么经济全球化?这样,反过来必将制约发达国家自己的经济发展,引发起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不仅无法幸免,而且即使不首当其冲也必然损失巨大。
其次,“南北差距”越来越大,意味着历史上殖民地与殖民主义的对立将以新的形式再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贫穷国家的动乱将引起周边地区乃至全球性动乱。更严重的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历史铁的规律,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浪潮必将一浪高一浪,阶级斗争也将从国内走向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时代将结束,代之以新一轮的全球范围的革命与战争。即使在血与火中诞生一个新世界,也将是
人类一次空前的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也是向人类的挑战,全人类应该在这一挑战面前深思。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我国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一方面,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掌握着主动权,而且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有些规则是在我国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如某些产业规则、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和劳工标准等,这就决定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匮乏,技术比较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