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学生的毕业赠言Ξ林 文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福建厦门 361005)
摘 要: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生产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在当代高新科技
迅猛发展条件下的新发展。文章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相同但形态、特征和历史作用不尽相同
的两个阶段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战略阿凡达演员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21(2005)01-0011-05
一 经济全球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分工进一步深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已非常明显。它
在推动世界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世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为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准备着物质、制度和精神条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地传播,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根据深度和广度的不同,以“二战”为界,可将经济全球化进程大致分为两个趋势相同但形态、特征和历史作用不尽相同的阶段,即近代经济全球化阶段和当代新经济全球化阶段。
(一)近代经济全球化
千古玦尘每个人物最后结局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发生了两次大的科技革命,即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发生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兴起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科技的“先发优势”,率先发起了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资本的本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资产阶级开始把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以寻求更多更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开拓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于是,在资本主义瓜分世界的过程中,孤立的民族各地区连为一体,世界经济踏上了全球化运动的轨迹。
历史事实说明,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第一,从产业基础上看,近代经济全球化
发生在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期,工业文明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基础。第二,从主体地位上看,西方强国始终居于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落后的、发展迟缓的亚非拉国家则处于被动地位,各方面均受前者的制约和支配。第三,从交往方式上看,近代经济全球化基本上是单向作用的过程,是征服者对被征服者动用武力的结果。第四,从交往规则看,发达国家所奉行的交往规则成为世界交往的统一规则,发展中国家很少能够参与规则的制定。
赵薇主演的电影近代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一方面,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交往中的强势地位,在经济2005年第1期总第67期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 OF FUQ IN G BRANCH OF FUJ IAN NORMAL UN IV ERSIT Y Sum No.67
Ξ收稿日期:2004-09-27
作者简介:林 文(1973-),男,福建平潭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讲师、硕士研究生。
21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5年1月
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全球的物质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被迫付出高昂的代价而获得很少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封闭、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在接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同时,也被动(如中国等多数国家)或主动(如日本等少数国家)地接纳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
度和民主、自由思想,纷纷发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民主改良运动,先后由封建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此可见,近代经济全球化既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更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说,近代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
(二)当代新经济全球化
1.当代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二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945年到70年代,世界性的民族解放战争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使得亚、非、拉近百个国家先后取得了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重新建立。与此同时,中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壮大了社会主义的队伍,使世界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结束。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不同,导致了双方的对立和相互排斥,使社会主义国家游离出了世界市场。
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是一次以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宇宙航天技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的、全方位、加速度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它成为影响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其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20世纪初,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0%;70年代为50%~70%;80年代增长到60%~80%。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加,使社会福利事业得以广泛实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使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摆脱或减缓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0世纪70-80年代,这种强烈的反差终于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关注,纷纷开始正视现实,重新审视市场经济的性质和作用,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重新作答之后,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恰当地结合起来,利用经济全球化,使生产力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的开放,尤其是中国这个占世界总人口1/5、社会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超级大市场的对外开放,为趋于饱和的世界市场拓展了贸易空间,中国经济也迅速融入了世界经济当中,外贸依存度己由1978年的10%,发展到1994年的44%,1999年成为第10大贸易国,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升级创造了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交往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全球的物质、资本、技术、劳务、信息等生产资料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在世界市场上自由流动,世界各国越来越深地被纳入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当中,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
2.当代新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新经济全球化既是近代经济全球化的继续和深化,又因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许多与之不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基础不同。“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产业经济基础由工业文明转向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柱的后工业文明”。所谓后工业文明或者后工业社会,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说法,就是服务行业、第三产业大发展的社会。这意味着新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基础已不再是工业,而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科技、知识服务业。第二,主体地位不同。战后殖民统治的瓦解,使新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国在国际法上均为独立、平等的主权国家,这就为国家平等、互利地进行经济交往
创造了前提条件。尽管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依然存在,但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应有的利益。第三,交往方式不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单向的、依靠武力征服的交往方式既无必要也难得逞,取而代之的是合同(或契约)方式,即双方依据贸易规则,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实现“双赢”。第四,交往规则不同。当今世界的交往规则已不再是某一国或几国的规则,而是体现各交往主体共同意志和利益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尽管某些发达国家在规则的制定中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各国相互依赖性的增强,这种少数发达国家一手遮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过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过程高度国际化,跨国公司日益把生产过程分布到全球各个地区,跨国公司日益超越国家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和国际分工的主体,以致国家间的产业水平差异日益淡化,打破了国家之间按产业分工的格局。分工深化的结果是,传统的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被国际化生产战略所取代。
全球化既是跨国的全球市场战略,也是其全球发展战略,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将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发展战略。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试图使世界跨国公司化,尤其要使发展中国家实现跨国公司化。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尽可能利用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随着各国联系日益密切,我国产业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已与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资本市场结合在一起,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要素流动日益密切。为确保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跨国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到世界科研经费总数的30%左右,这一方面维持了跨国公司的高额利润;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研发活动移往国外,向东道国市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转让使全球的技术水平得到广泛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条件最为宽松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已经成为外资进入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实际利用外资都在400亿美元以上。
开放战略的核心作用是开拓国际市场,以出口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我国出口制成品多属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加工工业,其特点是产业链条短,生产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材料过度依赖进口,组装环节的加工增值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将逐渐失去竞争力。在我国的开放型经济进程中,内需和外需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在重视开拓国内市场方面,必须充分地形成产业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及其先进技术和管理体制。国内市场发展还能对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磨擦起抵制作用,减少开放成本。
三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扩大与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在时空上的交汇和互动,中国人力资源优势与跨国公司资本和技术优势的“联姻”,是中国迅速走出外汇与储蓄“两缺口”困境的“加速度”。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超级跨国公司进入,对推动和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贡献必须充分肯定。同时在华直接投资的外商也分享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巨大利益,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年,外商及港澳台
31第1期 林 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41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5年1月
投资企业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占据的比重达到27.2%。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更必须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必须更好地发挥外资作用,更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新型工业化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这里至少有两个重点和难点:一是在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进程中,外资影响的限度和作用边界在哪里;二是产业体系中的科技含量高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如何统一和协调。
(1)关于第一个问题。如前所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集中于中国制造业各部门,这与产业全球化格局是直接关联的。除了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能源和战略性资源产业外,全球化程度最高的是制造业,制造业中又以汽车、化工、电子三大部门的全球化程度最高。“全球化程度”的概念是指产业技术高度成熟,市场基本饱和,已经形成部门内少数顶尖厂商垄断竞争格局。如世界汽车销售市场,美国通用和福特、日本丰田、德国大众和德美奔驰—克莱斯勒等五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达53.4%,美国通用汽车一家就占了16.2%(《世界汽车消息》,2002年11月)。化工市场被杜邦、巴斯夫、拜耳等公司垄断,电子电气市场的垄断巨头有通用电气、松下、索尼、东芝、N EC、西门子等。
外资对中国出口产品从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到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再到目前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
品为主的结构升级,确实起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中国让出了市场,换来的技术与中国国内总体技术水平纵向比较,科技含量可能高一点,但与跨国公司保留在母国的技术水平横向比较,科技含量绝对低得多,根本沾不上核心技术的边。谁都不愿意投资培育新的竞争者,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经济地利用和整合外部资源,进一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全球竞争地位。
中国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并进。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如目前的钢材、铜、橡胶以及大豆、玉米、小麦等已经对国际市场拥有较大影响力,使国际产品定价与我产品价格关系日趋紧密,中国产品正迅速融入全球定价体系,乃至成为定价中心,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跨国公司是不能小视的。中国已经拥有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研发人力资源优势。如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中国芯”五代数字多媒体芯片,实现了七大核心技术突破,拥有该领域200多项国内外专利,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销售量目前己突破1000万枚,覆盖欧、美、日、韩等16个国家和地区。只要我们战略深远、政策得当、措施有力,就能根本扭转“锁定”在全球化产业链低端、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格局,不断增强模仿创新能力,实现向自主创新的跨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关于第二个问题。人力资源丰富和人口压力巨大,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受着世界上最大人口压力,未来5-10年,全国每年新增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下1000万,加上现存的1400多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1.5亿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攸关国计民生、政治稳
定和社会,因此,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继续坚持的长远战略和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的“二元产业结构”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样一种产业梯度,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具有无限供给可能性的廉价劳动力,是一种比较优势;但是,仅仅基于要素禀赋的单一比较优势是难以角逐现实的竞争激化的世界市场的,并有落入
“比较优势陷阱”的可能(洪银兴,1997)。传统产业的发展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制造业大国必须有大量的制造人才,譬如德国的制造大国地位的支柱是“工程师之国”、“技师之国”,蓝领人才是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高级蓝领奇缺,尤其是青年高级技能人才奇缺,熟练操作工抢手,是制约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瓶颈”;据2003年全国9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的调查,总体供过于求,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供不应求,仅数控加工操作工全国就短缺60万,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2000多家国有企业调查,技师和高级技师中,46岁以上占40%以上,到“十五”期末,全国技术工人需求总量增长20%以上,要打破身份、学历、文凭、资历等陈规陋俗,不拘一格用人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短兵相接,拼产品质量和品牌,没有高级技工就拿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拿不出知名品牌;作为个人,就只能做打工仔,拿低工资,还时时担心被“炒鱿鱼”。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关系到“水涨船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刘晓庆走光
参考文献:
[1]张幼文.全球化冲击下的新问题[J ].世界经济,2000,(11).
[2]傅利平,程义全.跨国公司进入与中国经济发展[J ].经济学家,2000,(6).
[3]陈铭.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开放收益与成本的模型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4]卢荻.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J ].经济研究,2003,(9).
[5]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 ].经济研究,1997,(6).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L IN We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a And Business ,Xiamen University ,
Fujian Xiamen 361005,China )
Abstrac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outcome resulted from socialized production and rapid Hi -Tech ,is the new development that production socialization brings o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lates
t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new &high technology.The paper explores the two phas 2es in which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same ,but its form ,traits ,and historical actions are not all alike ,and the impacts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aises on China ’s industry develop 2ment.At last ,it proposes the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 2ization.
K eyw ords :Economic G lobalization ;New -type Industrializati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Pro 2duction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责任编辑:林国盛)
痞幼3分25秒黑料是什么51第1期 林 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