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情境是指根据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经验,设置相应的融语言、声、文、图、像等为一体的、一连串的有衔接的“子”情境,构成一个有鲜明内容的,有教育意义的单元主题情境。
主题式情境教学,源于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梦见棺材是什么意思而信息技术主题式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主题情境的创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进行体验、自主、合作、探索、交流、反馈、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主题式情境”学习模式产生的背景流通加工
放眼历史,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形式,早有记述。《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的思想,就是强调通过师生谈话来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在西方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一书中,也提到了教师如何利用大自然的情境来引导爱弥儿到回家的路。这些都是情境教学的萌芽。
朴智妍门从思想理论上看,名副其实地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当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维教学,他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的观点。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从古代的“意境”论、近代的“境界”说以及心理学中关于语言与思维相互关系等学说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在当代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育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情境教育充分开发了学生大脑左右半球的潜能,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思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情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对实施素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作文400字作文
而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在迫切地呼唤情境:其一、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信息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应用性、创造性和明显的时代发展特性。然而也有致命的弱点,这些纯粹的、机械的、枯燥的、不连贯的操作也在无情的打击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褪着信息技术这一特学科的魅力。因此,急需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境作为一种“灵药”,以其独有的手段唤醒了学生的元认知,串联起各个环节,化解了诸多不利因素。其二、传统课堂教育情境的创设,多以语言、动作、图片和简单的实物来烘托气氛,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原有经验,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学习内容。而信息技术能够将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甚至是人工智能进行合成,充分的交互性能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信息技术课堂上有其天然的优势。
主题式情境教学就是我在近几年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实践中借鉴李吉林老师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在原有情境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某一特定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探索交流、创新发展等能力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注重对人的全面发展过程。通过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动机
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产生共鸣、形成共振,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与一般主题情境教学法比较,它主题鲜明、情境创设一脉贯通,同时又不忽略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二、大连餐馆“主题式情境”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有利于与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无法由他人取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他们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的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即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了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注重情境,认为个体、认知和意义都是在相关情境中交互、交流(即协作)完成的,不同的情境能够给各种特殊的学习者
不同的活动效果,也就是说学习者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行为,并且认为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
2、情境教学理论
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概念——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人为创设的教育情境、人际情境、活动情境、校园情境”,“渗透着教育者意图”,“使儿童的生活空间不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空间,而是富有教育的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乐趣的生活空间。这就是情境教育特意创设的或者优化的情境。”
3、心理学理论
(1)认识的直现原理。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儿童的意识也同样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
(2)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情意活动)统一的过程。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根据。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其中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知识信息流是刺激学生的情境;情感信息流则是知识信息引起的反应。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信息流共同合成教学活动的信息总流。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只有当两条回路都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三、“我上初三了 作文主题式情境”学习模式的操作要领
从粗线条看,“主题式情境”学习模式一般分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是情境的创设、情境活动中的探索交流、情境活动中的拓展应用,当然每个步骤里又有一些细部处理的操作技巧。
(一)情境的创设
1、情境的设计
(1)主题情境的设计
好的主题应当是和课程知识点紧密耦合的,主题完成同时也完成了知识点的教学,同时也推动了主题的深入。有些主题教学采用的主题在考虑其中的紧密耦合上缺乏熟虑,比如主题和知识联系的恰当性,主题推动环节如何设置,主题在推动技能需求上是否合理,环节间连贯性如何,是否是自然的必须的连贯,通过获得技能支撑后,是否体现了对主题的认识或者思考的提升。不然,主题只能漂浮在课堂上,文化成为了装饰品。
主题情境可以尝试的几种主题:A.节日类、日常运用类。如母亲节、圣诞节、制作校园名片、做广告等等。B.知识类。一般选自科技或文学知识性课文、课外读物,突出知识性和对知识的发展性的运用。C.时事、教育类。这类主题主要选择于时事新闻、思想教育等方面。如《嫦娥奔月》、世博会、奥运会等等。D.童趣类。主要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卡通人物、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等。
(2)“子”情境的设计
“子”情境围绕主情境进行展开,一环又一环,像“众星拱月”般环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子”情境的创设要兼顾层次性、现实性、思考性、针对性、直观性、挑战性、趣味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2、创设情境的种类
(1)质疑多思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产生探知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教学word中“插入艺术字”一节,当学生了解了插入的方法后,我提出了如下问题:(A)怎样修改文字?(B)如何改变艺术字的样式?(C)可以改变一下艺术字的形状吗?(D)怎么让艺术字“衬于文字上方”?
这样,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解决一个个问题的同时,也就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自然而然完成了自主学习。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成就感,体味
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