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辰最露的照Theory Researc h
学论理★★★★收稿日期:
2011-03-07基金项目:襄樊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10DXS09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闫晓静(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从事现代汉语研究。
从“”的词义变化看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
闫晓静
(襄樊学院文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摘要:作为称谓的一种,“”的词义变化折射出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的原始义指母亲,反映了上古母系氏族社会
妇女的权威。
台球杆品牌封建社会时期“”作为“女兄”的基本义被广泛运用,体现了谦恭有礼、抑己尊人的礼仪文化与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制度。而当下的“”正朝着多向度发展:一方面是对称呼年长亲属或非亲属女性的沿袭;
另一方面则超越了单纯的称谓,更多表现出复杂的社会现实赋予它的多重文化内涵。
关键词:“”;原始义;基本义;发展义;社会文化心理;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2-0186-02
称谓是用来反映人们之间相互称呼的一套名称。按照
称谓对象间人际关系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亲属称谓和社
交称谓两大类[1]。随着历史车轮向前运行,“”作为称谓语
中的一员,具体指称对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专指母亲、
直系旁系血亲中的女兄,再到指称社会中的任一女性。它
不再是简单的称谓语,其背后蕴涵了多层文化心理内涵。
一、“”的原始义
,最早是亲属称谓,专指母亲。如,东汉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的解释:“,蜀人谓母曰,淮南谓之社,从女且
声,读若左”;曹魏时期张揖的《广雅·释亲》中道:“,母
也”;宋代陈彭年、丘雍重修的《广韵·马韵》中认为:“,羌
人曰母”;明代方以智在《通雅》中指出:“江南呼母曰”[2]。
由此可见,“”的原始义指母亲,是有据可依的。
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里,妇女有着绝对的权力和威
望。这一点,从“”的字形中可以见出。我国最早的文字是
林丹出轨象形文字,“且”字在甲骨文中状似雄性动物的外生殖器,
后随着文字的表意性越来越强,用来表示男性。“”从女
且声,“女”为女性,“且”为男性,男女相结合,女方就会拥
有生育能力。而母系氏族时期,男女婚、杂居,子女们只
知道拥有生育能力的母亲,而不知道父亲为何人。相应的,
母亲的地位得以巩固,威严得以树立。古时祭祀女神叫做
祭,一些少数民族中“”可作为族号,如彡、荡、累
[3]。所有这些都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现象在文化中
的反映。
二、“”的基本义
直到唐宋时期,“”才由“母亲”之义转为“女兄”之
义,称呼旁系、直系血亲中同辈较长的女性。后来这种意义
成为“”的基本义,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此时的“”表达了对较长女性的尊敬,一方面体现了一个礼仪之邦谦恭有礼、抑己尊人的礼仪文化;另一方面更是我国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封建社会的中国等级森严,讲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讲究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等级观念已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中。人们一旦越位,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制裁。
农耕时代,男子以体力耕于田,处于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女子退出生产领域逐步处于附庸地位,形成一种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现象。即使在女性之间,也存在着尊卑贵贱的差别。“”的存在展现的就是其中一个侧面。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下,“”蕴涵着年幼者对年长者的尊重与服从。中国古时的婚姻制度为一夫多妻制,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几女共侍一夫。多个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相互间的称呼就变得很重要。妻为正室,地位尊贵;妾为侧室,处于从属地位。妾可以称呼妻为夫人,也可以以妹相称。一般情况下,妾称妻为,此时称“”不只因为年龄问题,也表达了侧室对正室的尊敬和畏惧。平民百姓中如此,皇室后宫中亦是如此。《礼记·昏义》中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这表明至西周时期,有关妻妾的等级规制已经出现。不同级别间不可错称,同一级别中虽多以妹相称,但其中也存在资历深浅、得宠程度的差异,“”的深层含义耐人寻味。青楼女子处于社会底层,生计所迫,不惜出卖自身。如此悲惨的境遇中也夹杂着不平等。她们多以妹相称,一方面弱者的联合可以抵御更强的风险,困难之时可以互帮186
互助;另一方面,“”与“妹”对应存在,由于资历深浅、得势与否等因素,妹对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服从与惧惮。
从统治阶级到平民百姓,再到社会下层,“”只是封建等级制度大舞台上的一个小角,却在自己的小领域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的发展义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交际的需要,如今的“”正朝着多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它继续沿着原来的轨迹前进,以传统称谓语的身份,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亲属或非亲属女性;另一方面,它已不再是单纯的称谓语,更多地表现出复杂的社会现实赋予它多样的时代含义。
(一)年轻化心理的反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充实,思维水平也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人们正不遗余力地获得更高的精神生活水平。频繁活跃在人们生活中的“”折射着这一迹象。
改革开放以来,占据社会一半人的女性获得解放,再次回归社会。她们或就业或创业,成为新时期自立自强的时代女性,与男性共同为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有了物质财富作基础,她们的心态也随时代的发展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尤其是最近几年,变化之快令人咋舌。
曾很长一段时间,出于对50岁上下女性的尊重,青年人习惯称呼这一体为“大妈”、“大娘”等,她们也欣然接受。但最近几年,“大妈”一类的称呼已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尤其是职业女性之间,她们不愿承认自己容颜老去。取而代之的“大”、“王”、“李”等亲切而又显年轻的称谓语,在商场、美容院等服务场所中已成为一种潮流。而造成这种追求年轻化现象盛行的因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称呼者方面讲,在社会交际中,说话人总是在一定动机的驱使下产生与听话人交流的意向。所谓的动机就是指说话人出于的某种目的,如交流动机、礼貌动机、求助动机等[4]。无论出于哪种动机,为了使交际取得适当效果,将商品、服务推销出去,说话人在交际手段上下工夫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交际时的称谓语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的使用,既充分表达了说话人对对方的尊重,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满足听话人追求年轻化的心理需求。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商家获得后续利益,实现双赢。正如“美女”交际一样,称谓语“美女”的使用,既达到称呼的目的,又让听话人心旷神怡。
其次,从被称呼者方面讲,心理因素起到了重大作用。50岁上下的中年女性处于人生中的心理转型期,虽然年华已逝,但不甘于老去,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在向年轻化靠拢。有了经济基础作支撑,中年女性频繁行走于服装店、美容院之间。较之从前,她们仍旧有光鲜的外表,得体的礼仪,得到“”的称呼名副其实。与此同时,她们追求心理上的年轻。她们需要得到尊敬,排斥“老人”、“苍老”等与“老”有关的词汇:公交车上拒绝别人的让座,谢绝告诉他人自己的年龄,喜欢听到凸显青春、活力、年轻的称呼。“”的广泛使用,正是这一体年轻心态得以满足的体现。
(二)浮躁社会氛围的展现
当“”在日常生活中以正面形象得到人们广泛认可
的时候,网络中的“”却少了原本的庄重之感,多了一份
随意、戏谑的意味[5]。“芙蓉”、“凤”、“著”这些耳熟
能详的名字逐步从网络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茶余饭后的
谈资,愉悦心情的源泉。此时的“”已不再专属于亲属称
谓或社交称谓,也已失去对性别的限制,而成为一个噱头,
有前卫、时尚的属性。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奔波生计之余,
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寄托。随着“*”的爆红网络,人们
或步她们后尘,博得出位,成为下一个网络红“”,或时刻
关注、追捧、调侃她们的“光荣”事迹,以此丰富自己枯燥乏
冯绍峰家世简介味的生活,填充空旷寂寥的精神世界[6]。这些所谓的“”或
主动或被动地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可以说是社会中的弱
势体。而她们的存在却使关注着她们的追随者暂时忘记
生活中的压力,工作上的不如意。围观者在审视这些弱者
破落或苍白的境遇过程中寻到优越感,摆脱愧疚感,获
得心灵的解脱:原来社会上还有比我更悲惨的人生。
母亲节简短祝福语大全历经千年遗留下的带有尊敬意味的“”,已成为人们
戏谑、嘲讽、释放压力的对象,也反映了空虚、浮躁社会中
人们复杂的心理。“芙蓉”“凤”不是第一个,也不会
是最后一个,只要这个浮躁的社会得不到整顿,生活节奏
得不到调整,生活压力得不到减轻,相信这种似乎是追求
时尚、新潮,但却以牺牲他人尊严为前提的行为便得不到
解决,人们的心理就得不到纠正。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
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
乐”[7]。纵观“”的发展历程,以“”代母展示了母系氏族
时期女性的权力和威望,“女兄”之意反映了封建社会森严
的等级制度。在历史的使用过程中它已融合了多层文化含
义。而随着人们对交际需求的提升,“”担任的工作愈来
愈繁重,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从专指一类人到泛指
一类人,再到如今可泛指一切人,反映了不同阶层人的不
同心理需求。总之,多元的社会文化心理产生了一个拥有
多层含义的“”,形成一种丰富的“”文化。接下去“”
会向哪发展,又如何发展,就要看人们对它提出怎样的交
际需求了。
参考文献:
[1]曹国军.汉语社会称谓变迁的文化心理考察[J].康定民族师专学报,2002,(3).
[2]沈桂丽.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王玉伟.“”之变[J].语文学刊,2009,(4).
[4]王劲松.“美女”称谓语泛化的原因及文化意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
[5]程辰.从犀利哥和凤看哥、背后文化义的嬗变[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6]张红亚.我们的“哥”“”时代[N].大河报,2010-3-15.
[7]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
W e n H u a Y a n J i u
☆文化研究☆
187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