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歌曲网红”,即“网络红人”,这一概念为大众所熟知并接受的历史并不长,但实际上,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就有许多人通过网络走红,成为“初代网红”。不管是论坛时代靠激荡文字的网文写手,还是凭借一张照片蹿红的奶茶妹妹、芙蓉“网红”们都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他们一般具有“素人"或者说“草根”身份,在通过网络走红前,都是不具特殊名气的普通人;第二,他们都通过网络走红,在网络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拥有自己的忠实拥趸﹔第三,他们的走红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突然性,有时这种热度稍纵即逝,不具成名的持续性。
随着“网红”的发展,其下出现了很多具有独特性质的分支,其中,“知识网红”是近年来颇为热门的一支。“知识网红”最初表现为活跃在网络垂直领域中的意见领袖,以知乎为代表的知识分享类网站、APP等为这些专业人士和意见领袖提供了一个发表见解、积累听众的舞台。随后,“共享经济”的概念又为“知识网红”注入了新的活力,微课、知乎live、喜马拉雅FM频道等付费订阅模式的出现,为“知识网红”提供了变现的通道,“知识网红”与“网红经济”的轨道相交,一些人更是通过出版书籍、参加电视节目等形式实现了进一步的变现。
郑希怡的老公“知识网红”的出现与兴起,不但进一步拓展了“网红”的概念,更是打破了人们对“网红”娱乐、
媚俗的既有印象,将原本严肃、遥远的专业知识分子拉到幕前,成为人们可触可感的对象,使受众不仅可以接收专业性的知识,还能在心理上近距离感受他们作为“人”的鲜活个性。
“知识网红”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民众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开始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观点)。魔鬼城
“知识网红”的出现改变了网络红人的单一价值取向。越来越多的网民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仅仅关注娱乐明星、体育赛事、影视作品,而是有意识地将互联网作为自身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场所。(观点)姜丰简历
黄海波妻子首先,“知识网红”是知识分子与“网红”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因此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一方面,“知识网红”通常以娱乐化的方式分享知识,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网红”相比,他们赖以成名的方式是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才华,而非迎合大众的审美、审丑、猎奇等心态,因此,他们身上的娱乐性相对较低。但另一方面,“知识网红”依然属于“网红”,与传统的专业知识分子相比,他们需要吸引大众、推销自己,因此,他们讲授知识的手段要更为通俗有趣,且多有意识地将自身性格特质作为自我包装的一部分,这使得“知识网红”比传统知识
分子更有趣味性、更“接地气”。同时,对于新晋的“知识网红”来说,“网红”身份也对他们形成不小的影响,当知识分子被娱乐化所浸染,围绕他们的争议也会随之增加,大众对于知识分子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
言承旭八卦
其次,“知识网红”的作用是使专业知识全民化,“知识网红”扮演的是高深知识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译者角。在网络传播平台上,“知识网红”面对的不是教室中的专业学习者,而是专业背景未知的大众。除了专业学习者与爱好者,“知识网红”需要考虑如何吸引本专业之外的受众,以扩大自己的人气和影响力。因此,“知识网红”在发表意见时,需要做到︰第一,使自己的信息和知识对受众有意义,即让受众与这些知识产生关联,使之成为受众“应该”习得的信息﹔第二,使受众对自己的信息和知识产生兴趣,即通过语言、形式的技巧,包装信息和知识,增强其趣味性,从而吸引受众观看、分享。其结果,专业知识在“知识网红”的推动下,满足更为广大的受众的知识需求,通过“知识网红”这一枢纽实现普及。
最后,受众对信息和知识的要求提高,促使“知识网红”的内容生产创新化、深度化。在经历过初代“网红”的疯长后,大众经历了“网红”娱乐的狂欢,围观“锥子脸”已经使人审美疲劳。层出不穷的新的热点依然会刺激人们的神经,但不可否认,受众对内容的需求开始提
升,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今的“网红”榜单前列,不乏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内容创造者和知识分享者,不管是靠高质量视频走红的Papi酱,还是从《奇葩说》走出来的一批辩手,又或是“局座”张召忠等“转型”成功者,他们的走红都反映出受众对“网红”态度的转变。在此情况下,成为“知识网红”的门槛提高,“知识网红”的一言一行都被成千上万的网民关注着,这更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传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