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俊林
一、“小月月”事件体现网民何种心理?
“小月月”事件落下帷幕已经一年,然而,在笔者的脑海里却总有未解之问题,定而思之,有了些头绪。2010年国庆长假前后,短短十余天,几千万次的点击量。是什么心理驱动着网民如此关注“小月月”事件?是好奇心理、围观式的无聊心理还是从众式的共鸣心理?
(一)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内驱力,它是指个体在遇到新鲜的事物或新的外界条件下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人们对新鲜的事物或现象有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它是行为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力。好奇心是由外在的刺激而引起的,因而其强弱程度也与外界刺激的新奇性和复杂性相关。刺激越新奇越复杂,个体的好奇心理越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鲜的世界,好奇的本能促使人们走入网络空间。而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无限扩大的人际交往、灵活而隐匿的个人身份、超越时空的新奇体验等都是在现实社会中所不能拥有的,网络空间的广阔资源和新鲜的沟通方式又反过来极大地刺激和拓展了人们的好奇心理,促使人们去探究网络空间的一切。
在好奇心理的推动下,人们十分愿意去探究一下“上一秒还在咆哮,下一秒就开始哭泣,再下一秒就要跳
楼”,惯用“低血糖、头晕”的招式晕倒,在宾馆“厕所里随地大小便,爱唱歌更爱吟《葬花吟》”的“小月月”到底是何方神圣。人们好奇故事的发展,甚至好奇其他人为什么会对“小月月”如此之疯狂。一时间,好奇心揭开了人们狂欢盛宴的序幕。
然而,面对“小月月”,人们真的好奇吗?诚然,面对只有1.5米的身高而却有160斤的健硕体格,行事风格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模式去衡量的女人,人们会觉得非常好奇,数以亿万计的点击量证明了这一点。但想想,“小月月”并非网络“丑界”第一次出现的人,前有“芙蓉”“凤”等一大批轰动一时的网络红人。要说因“丑”而好奇,“凤”称得上极致了。要说人们因“小月月”的行事风格而好奇,“凤”那“往前三百年,往后三百年”的言行也称得上登峰造极了。由此我们可以相信,人们在网络上关注“小月月”,并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心理的推动。那么,还有什么心理让网民对“小月月”如此之疯狂?
(二)围观式的无聊心理
“围观心理”也称“看客心理”。鲁迅先生很早就说过,中国人爱凑热闹。在围观网络红人的过程中,大众又不自觉地对此进行了全程演练。看客就是这样,习惯性欣赏着一切,以此消解自己的无聊。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尤其是
在混凝土砌成的城市里面,都市白领每天处于忙碌之中,有一种发泄郁闷、倾泻不满的心理诉求,有一种游戏的欲望,渴望得到刺激。有的网友本身并不关心网络红人的命运到底如何,只是带着“审美”
或者“审丑”的观者态度,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这些网友并不发表意见,只是浏览,通过点击网络页面的形式参与。2010年国庆期间,“小月月”的真实性尚未确定,但几千万人在追看叫骂中高潮迭起。人们讥笑并传播着“小月月”们的“雷人”之处,而后从讥笑和传播中获得快感。“审丑”本为人的本性,无需给予太多谴责。就因为看客取乐于他人的心理,而把“小月月”置于目光下凌迟,网络狂欢开始走向高潮。
在现代工业化、都市化的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包括社会人际关系经常呈现紧张和压力的状态。因而,他们可能产生焦虑情绪,或者采取退避行为。所以,他们渴望通过媒体的一些娱乐化的图片、信息等的传播,而获得身心的休闲和心理放松,得到一种心理调适。实际上直接映射出“看客们”的无聊空虚心理,这种空虚和寂寞的灵魂在网络里发出了巨大的“求生”的欲望。
网友“天马行空”在回帖中这样说:“难得的国庆假期,难得的‘小月月’,感谢你,让我得到工作之余的短暂快乐。”网络上一旦出现一个不同寻常的人或一件有趣的事,人们就会把它们当作休闲资料来消遣。“小月月”只是众多网络红人的一员,在网络“看客们”眼里也只是匆匆过客,她能带来的只是片刻的欢愉。
宁静弟弟(三)从众式的共鸣心理
“共鸣心理”我们可以理解为“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中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如开会形成决议时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由于多数人举手的压力而赞成多数人意见。其通常表现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聂远阳光夫妇网民在网络上的互动交往形成了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发展,为现实社会的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环境与空间。人们在新的互动环境以网结缘和因网结缘,形成网上社会体。网络社会体既是现实社会体的延伸,又不同于社会体。从信息压力方面看,经验使人认为多数人的正确几率比较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由于缺少参照构架,就越发相信多数人,因此越从众。从规范压力方面看,体中的个人往往不愿意违背体标准而被其他成员视为越轨者,害怕与众不同而遭受孤立,从而采取多数人的意见。
“小月月”爆红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从众心理作用的结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归属于
汤芳大胆艺术/扬州旅游景点
社会
关于“小月月”事件热的冷思考
[摘要]2010年国庆前后,网络红人“小月月”横空出世,给网民带来了一场国庆“狂欢盛宴”。那么,“小月月”热的背后是什么?面对热,我们必须进行冷静的思考,以求到规律性的东西。通过从“小月月”事件体现网民何种心理,“小月月”事件是否意味着网络社会“审丑”时代的到来,面对下一个“小月月”网民何去何从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月月”事件心理审丑理性酒店考勤制度
52
一定体和爱的需要。对年轻人而言,他们更急于获得周围人的认同、接纳和欢迎,更渴望关注和理解。因此,他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否则,因担心被周围人疏远和嘲笑,从而使他们感到紧张和恐惧。“小月月”等网络红人有极端的特质,又来自民间,既有炒作的卖点,又拉近了和网民的心理距离。他们夸张的行为或表现,正好反映了一些网友内心世界的东西,那些敢想却不敢做的东西,处于“共鸣”的驱动下,网民极力地参与。网友“路过的人”这样说道:“国庆假
期后回到工作岗位,大家都在谈论‘小月月’,要是你连‘小月月’都不知道,那就out了。”
所以,不难看出,不论褒贬,在“网络红人”不断攀升的网络点击率后面,是受众的从众心理。
二、“小月月”的爆红是否意味着网络社会“审丑”时代的到来?
一些网络上流行的所谓“网络红人”,诸如“芙蓉”“凤”,经过包装和大肆推销,俨然变得“极丑”了起来。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大众中间出现了一种随大流、追时髦的潮流。在唯恐落伍的担忧之下,种种热捧行为背后,有随大流的冲动和无奈,网络社会“审丑”之风盛行。
面对“小月月”的爆红,结合之前网络爆红的“凤”“芙蓉”,很多网民感叹网络社会“审丑”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小月月”事件过去一年了,现在很少人会正儿八经地提起“小月月”,提起时多半带着调侃意味,算作生活的一道调味剂,甚至仅仅算作朋友同事间的一丁点谈资。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汪凯博士认为,趣味有高下,但人们喜欢什么的权利是平等的。低级趣味是人性的一部分,完全没有低级趣味的人是不真实的,但没有人会只抱着低级趣味不放,人们会更关注光明、美好、善良的东西,趣味可以通过人们的理性去调节。“小月月”们的出现只是网络社会发展史上的几个小角而已。她们的出现不足以改变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未来的人们将会更加的关注真、善、美。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手机网民规模为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笔者认为,如此大规模的网民构成,“小月月”事件几千万次的点击量还不足以说明“审丑”时代的到来。
三、面对下一个“小月月”,网民何去何从?
“小月月”们仅仅是“秀”和“露”就可以红透半边天吗?实则不然,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红人的成名也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很多网络红人的成名要归功于他们的网络推手。所谓网络推手,简单来说就是网络与现实事件的一个媒介、一个牵线人,他们利用网站的点击率,赚取网民的眼球,从而在虚拟网络的背后,寻一种赚取利润的门路。他们的操作一般是第一步到论坛上发帖,而且要持续性地发。第二步及时地和论坛版主沟通,得到版主的认可。然后就是组织写手炒作,在具体的炒作技巧上,他们强调话题的引导和放大,还要有正反双方的争议。追捧的人相对会比较多,他们就会人来骂骂她,让双方形成一种相持的局面,你来我往,持续的时间才能长,才能不断出热点。最后一步,就是接受卧底记者的采访,在一些知名论坛都潜伏着大量的记者。一位知名版主介绍说,往往他们将一个热点人物推出十几天,就有报纸、电视台的记者主动要求采访。
相对于审美疲劳,“审丑”更容疲劳,网民们往往是一窝蜂地围观一个“丑”闻,又一哄而散围观下一个“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是什么意思丑”闻。如何才能长久抓住网民的眼球,这就需要“网络推手”们精心策划和幕后操作。“网络红人”都离不开网络推手,他们让现实中的普通人以极快的速度红遍网络。
从“芙蓉”到“凤”再到“小月月”,她们的成名轨迹都像一颗流星,出名时光芒四射,然后刹那间陨落,成为人们记忆里的一个虚拟符号。她们甚至仅仅是网络推手千千万万作品中的一页。面对“小月月”们,人们表现出来的是间歇性的狂欢。而这种狂欢仅仅体现着人们的一种娱乐态度,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的一点调味剂而已。面对下一个“小月月”,人们会依旧狂欢,民众将依然亢奋。
但可以预见,面对下一个“小月月”的出现,网民将会走向理性、成熟。狂欢、亢奋仅仅是外在娱乐的一种体现形式,更多的网民面对“小月月”之流直言恶心。在娱乐过后,人们更多地会去思考,“小月月们”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除了嬉戏闹骂打发时间外,任何东西也没有留下。当年的“门”刚刚在网上疯传时,人们疯狂地下载,只为满足自己的一丝偷窥欲。然后,面对2010年局长性爱“日记门”事件,人们更多的会去指责、去思考。将来,面对网络热点的出现,人们更多的会倾向于价值观的思考,而不仅仅享受那间歇式的狂欢。审美会产生疲劳,而审丑则会产生厌恶之感,“小月月”们这种夸张的吸引眼球的方式,面对越来越冷静理性的网民,大去之日不远矣。
其实,从“芙蓉”到“凤”再到“小月月”,正如时下流行语——
—“神马都是浮云”。“小月月”事件除了留给我们暂时的感官刺激,还留下什么?它将如同所有的网络炒
作事件一样,过了热乎劲就无人理会。然而可以预料,下一个“小月月”到来之时,民众将依然亢奋。亿万个网民,就有亿万个“小月月”形象,人们会好奇,人们会做一个无聊的看客,人们心理会产生共鸣。在网络社会里,网络推手精心打造的“小月月”们满足着人们的各种心理需求,她们的丑会给人们带来间歇性的娱乐,仅此而已。面对丑,人们将会更加理性,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价值观是“真、善、美”。
[参考文献]
[1]沙莲香.中国社会心理分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
—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看大众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朱颖华.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 (11).
[6]王书会,申迪.谁成就了“网络红人”[J].青年文化,2010,(3).
[7]王祥琳.网络红人现象分析[J].青年记者,2008,(5).
[8]朱美燕,王玲珑.“今天你偷菜了吗”——
—青年上网“偷菜”心理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0,(3).
[作者简介]卢俊林,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09级编辑出版与语言应用方向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6。
【责任编辑/韦丹丹
】
/社会
5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