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夫妻”创业创新点:打时差、做延伸产品
2010年,韩志强和妻⼦宋青红返乡创业种植芦笋,⾯积达20多亩,不仅仅卖莴笋还是产业化,⽣产莴笋苗,年⼊60多万元。
精英律师演员表别⼈⼀般都上市需要70、80天,因⼟地肥⼒,他的莴笋产品则是60天深受市场青睐,价钱还⾼于同⾏。
为什么韩志强芦笋的产品深受市场和采购商的喜爱呢?
因为,韩志强夫妇采⽤绿⾊种植,种地⽤的都是⼟杂肥,这样的肥料最养地。为了多⽤⼟杂肥,宋青红免费帮养鸭户清理养殖棚。这样,别⼈眼中的垃圾,在她这⼉就变成了“宝贝”。
近年来,因为芦笋长得好,能卖上好价钱,前来慕名请教的⼈不少。于是,韩志强⼲脆卖起了芦笋苗⽣意,有时候亲⾃到⽥间指导,20多年的种植经验,使他成为⼩有名⽓的芦笋种植专家。
80后把爱好做成事业,玩转“多⾁植物园”创新点:营销、产业化经营
原神风龙废墟2014年,80后徐华明迷上了憨态可掬的多⾁植物,把家⾥和娘家的阳台都养满了多⾁植物,张⼒见⽼婆兴趣浓厚,便想不如把爱好当事业来做。
2015年5⽉,夫妻俩便在城区开了⼀个⼩⼩的门店,经营多⾁植物,⽬前他们拥有200平⽶的多⾁植物⼤棚,⽣意特别⽕爆。
他们的销售渠道就是个⼈。在销售中,夫妻俩通过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到多⾁植物,结识了许多有同样爱好的朋友,除了本地的爱好者,还有不少外地打⼯的把多⾁植物寄存在这⾥。就这样熟⼈带新⼈,店⾥只要⼀进货,当天就可以卖完。
未来,他们继续创新未来还要拓展多⾁植物业务,帮⼈布置多⾁植物花园、多⾁植物阳台,最好开⼀家多⾁植物主题
未来,他们继续创新未来还要拓展多⾁植物业务,帮⼈布置多⾁植物花园、多⾁植物阳台,最好开⼀家多⾁植物主题店。
银⾏副⾏长投⼊亿元做⽣物动⼒庄园的创新点:做第⼀个吃螃蟹的⼈
柳淑芬曾在银⾏系统任职13年,并担任了⽀⾏副⾏长,成为⼈⼈羡慕的⾦领。但优越的⽣活环境并没有埋没她⾃主创业的梦想。2001年,她辞去公职,转⾏开始与丈夫⼀起经营钢材、焦炭、煤炭等⼤宗
货物的贸易,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柳淑芬看准了上班族对安全⾷品的关注。让她萌发了⾃⼰做“有机种植”的念头。后来她多次劝说丈夫放弃做⼤宗物资流通及投资洗煤⼚等项⽬,⼀起转⾏当“农民”。
2012年上半年,夫妻俩在岚⼭区碑廓镇开始了国内进⾏⽣物动⼒农业。期间⼏经失败,投⼊亿元资⾦,但没有放弃⾃⼰的有机种植事业。
同时,柳淑芬夫妇还耗资千万引进台湾和⾏业内⼏⼗亩专家,并通过⼟壤改良,提⾼种植物产量,全部实现药物零残留,并率先在国内开展⽣物动⼒农业的实践,⾦星农业还在微⽣物有机肥⽅⾯实现了新突破。
⽬前,柳淑芬夫妇的1000多亩⽣物动⼒农业庄园,该庄园⾥按照⾃然规律种植的的⽠果蔬菜⽇常百吨,深受市场和⽤户喜爱及认可。
“硕⼠夫妻”回乡养猪的创新点:把⾃⼰变成专家
黄智,1988年⽣⼈;贺慧,1990年⽣⼈。两⼈均为湖南农⼤2015届硕⼠研究⽣,毕业后带着20万元养了140头宁乡花猪,过上了⾃⼰想要的⽥园⽣活。
养猪对于黄智夫妇来说都是从零开始、满满学习和实践。与猪们⽣活在⼀起,每天的观察、摸索、总结,加上⾃⼰原本的专业知识,现在,黄智已经会给猪看病、配药、打针,⾃称“半个兽医”。他还试着在猪⾷中添加中药材,给花猪防治疾病,增强抵抗⼒,减少药物残留。
80后夫妻回乡种植蜜柚的创新点:建品牌、玩众筹
80后刘国武2006年从深圳⼤学⼟⽊⼯程管理专业毕业,曾在深圳路桥集团⼯作了3年,随后回乡接⼿了⽗亲的建筑⼯程队,创办和兴建设⼯程公司,事业顺利。然⽽,他在2011年却选择了⼆次创业,涉
⾜农业种植业。
刘国武的选择得到妻⼦邓露明的⽀持,她是深圳⼤学2006届中⽂系的毕业⽣。
两⼈经过考察,将种植基地选在⽼家新乐村,这⾥四周森林环绕,没有任何污染企业,经过⼟壤检测,发现这⾥还是富硒⼭地,⼟壤硒含量均值为1.2毫克/公⽄。
刘国武夫妇⼀⽅⾯坚持⼯程公司的经营,⼀⽅⾯收购附近200亩柚园,作为前期管理开发,转型创业由此展开。
接受过新思维的刘国武对互联⽹特别痴迷。刘国武夫妇还把已经注册"兴瑞红柚"商标的柚果销售瞄准电商平台等新的销售渠道、并与京东、易果⽹等⽣鲜电商平台合作,还开设微店。
未将将借助互联⽹开辟众筹模式,柚果成熟时,客户可以前来采摘、包装,体验农家乐趣,进⼀步推动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由于柚园发展已经进⼊综合发展阶段,今年,刘国武将结束建筑⼯程业务,将建筑公司整体转让,专⼼经营他的现代农业企业。
台湾夫妇⼤陆做⽣态农业的创新点:延伸出系列产品
台湾夫妇,美国塔夫茨⼤学毕业的台湾东吴⼤学物理系教授郭中⼀和台北科技⼤学在台湾从事幼⼉英语教研达20年的庄蕙瑛在夫妻出⽣地——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出资4000万,承包⼩团⼭上的200亩荒⼭,打造⾹草农庄。
郭中⼀夫妇做农庄的理念是:所有植物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做⾃然⽣态农庄,另外,坚持“⽤设计取代⼈⼒” 充分利⽤⽣态农庄⾃⾝的⽣物链,尽量减少⼈为的⼲预。他和家⼈⾃学朴门农法,效仿⼤⾃然运作模式,农庄并没有⼤⾯积种植单⼀的作物,⽽是根据地质和各种作物间的关联去创建⼀个⾃然的⽣态链。
同时,郭中⼀夫妇还做出⾹草衍⽣品。
由于该农庄中种植了20多种经济作物,绝⼤部分是⾹草类,教授夫妇将⾹草加⼯成各种产品,并将⾹草的作⽤应⽤到极致,⽐如:⾹草枕头、⾹草鱼丸等⾹草系列产品受⽤户疯抢。
其妻⼦庄蕙瑛教授,以⾹草鱼丸为突破⼝,独创⾹草⾹肠,这种新颖绿⾊⾷品颇受游客的喜爱。⽽园区的百⾥⾹烤全鸡更是供不应求,清蒸⾹草鲈鱼、⾹草茶、⾹草甜点、⾹草饮料等也是让⼈念念不忘,还有⾹草盆景、⾹或精油、⾹草⾯霜、⼿⼯皂,每件售价从⼏⼗元到⼏百元不等。这⾥绝对是观⾹草、吃⾹草、买⾹草最好的地⽅。
⼀个以⾹草为主题,集⽣态农业、观光休闲、科普农业教育基地和有机农产品加⼯为⼀体的⽣态农庄从此屹⽴于世。
IT夫妻返乡创业的创新点:⽤互联⽹思维
张瑞亚,1999年毕业于河南⼤学经贸专业,丈夫龚神频是她的⼤学同学,湖南岳阳⼈。2011年两⼈在中洲乡组织周边农户成⽴了岳阳县福盛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启了“⽇出⽽作,⽇落⽽息”的农耕⽣活。
其实,早在2005年龚神频与⼈合伙创办⼀家互联⽹公司,有员⼯38名,从事⽹络⼴告、互联⽹营销和电⼦商务等,年收⼊近百万,真正成了IT界的弄潮⼉。
看重⾷品安全,龚神频夫妇毅然决定卖掉公司资产返乡创业。
毕竟,龚神频夫妇受过互联⽹思维的熏陶,也具有互联⽹思维和创新精神。⽐如采⽤多功能薄膜从⽽提⾼蔬菜产量,同时还独具创新在冬天种出辣椒,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辣椒卖出⾼价还被市场哄抢。
未来,龚神频夫妇将于农村淘宝合作,主抓⽹上销售⼲菜、腌菜等特⾊农产品,并做好新鲜蔬菜同城配送⼯作,通过多渠道⽅式将岳阳县的绿⾊农产品推出去。
90后⼩夫妻种⽆公害蔬菜的创新点:体验营销
90后⼤学⽣吕世超和孙健结婚后决定不做⽩领做农民。并做通了⽗母的思想⼯作后,⼩两⼝租地、盖⼤棚、买种⼦。
因不懂技术,他们播种了第⼀批种⼦。没想到,⼏个⽉后损失惨重:⼀整棚黄⽠全部烂掉,⼩⽩菜被蚜⾍吃光,西红柿只开花不坐果。
于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他们组建了技术和管理团队,通过传统农家肥与现代科学管理模式相结合到了破解⽅法。
因为卖相不好,蔬菜上市后⼩两⼝⼜⾯临卖难问题。2014年,吕世超夫妇在丹东客来多市场租了⼀个摊床,专门推销⾃家的蔬菜。同时,她把农场的种植情况拍成照⽚打印出来,张贴给⼤家看,并组织感兴趣的⼈去农场现场观摩,提⾼消费者对⽆公害蔬菜的认知与信⼼。
⽬前,吕世超夫妇有4000多个客户,其农场还获得有机农业认证和有机农业标准化⽰范区。
企业⾼管卖掉你房⼦做农业,⼀年赚80多万的创新点:时间差
梅万付是芜湖县花桥镇花桥村⼈。1999年从淮南联⼤毕业后,他从业务员做起,很快升为区域经理、销售总监、公司副总。2005年结婚后,虽然夫妻俩的薪⽔颇⾼,在温州还买了房,但考虑到在外⾯只是替别⼈打⼯,况且⽼⼈只有他⼀个⼉⼦,在妻⼦的建议下,2007年两⼈决定回乡创业。夫妻俩先在本村周围流转了154亩⼟地种植⽆籽西⽠,加上购买农资、投资基础设施,第⼀年就投⼊了70万元。
除了提⾼产量外,梅万付夫妇还善于打“时间差”,种出市场上没有的农产品,从⽽获得市场青睐。201
3年,梅万付成⽴了芜湖县能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31家农户开展蔬菜种植业,给他们提供种⼦选育、⽣长管理及产品销售⼀条龙服务,⾛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
⽬前,梅万付夫妻俩已经流转了538亩⼟地,其中⼤棚地有220亩,2014年共产蔬菜478万⽄,年产值630多万元,扣除各项费⽤后,去年纯收⼊79万元。
“80后”夫妻搞飞防的创新点:差异化
“80后”姚⽂凯夫妇种了300多亩⽔稻,还养了100亩的⼩龙虾,家⾥有收割机、拖拉机,还成⽴了合作社。陈冠希门女星
有⾃⼰本⾝就是种⽥⼤户,姚⽂凯发现现在农村打药很不⽅便,⽽且很难到打药的劳动⼒,觉得未来飞防需求会⽐较⼤。盗墓笔记蛇眉铜鱼
于是,姚⽂凯夫妇学习学习飞防技,并拿到了飞防类证书还购买了⼀家植保⽆⼈机,帮助⽤户做统防统治作业。
封城最新消息2021除了本村的飞防业务外,姚⽂凯还接受外区的飞防订单,虽然风餐露宿、起早贪⿊,整天在⽥间风吹⽇晒,⾟苦归⾟苦,但收获也颇丰。1200多亩⼩麦每亩作业费7元钱,两天时间夫妇俩收⼊近3000元。冯巩的老婆是谁
蕉农夫妻变⾝:年⼊40万的创新点:跨界休闲农业
⽟姨和恩叔是⼀对从蕉农转型为⽕龙果种植达⼈的夫妇,也是⿇涌镇⽕龙果种植“吃螃蟹”的⼈,现在年收⼊40万元。
对⿇涌⼈⽽⾔,⾹蕉不仅是当地的特产⾹蕉,是当地⼈重要的收⼊来源,种植⾹蕉的⼈数也⾮常多,因此就会遇到⾹蕉难卖的情况,⽟姨和恩叔⼀直想转型。
难卖的情况,⽟姨和恩叔⼀直想转型。
于是2005年,⽟姨和恩叔开始试种⽕龙果,⽟姨和恩叔亲⼿嫁接的⽕龙果苗,⼀年后虽然成功结果了,但是果⼦实在太⼩,效益⾃然也不好。
历时7年摸爬滚打,夫妻俩在前期种植的基础上,多次改良⼟质、加强肥⽔管理,通过⼀系列科学的管理,他们种植的⽕龙果硕果累累。种植⾯积也从当初的“⼀⼩⽚”扩⼤⾄80多亩,从⽽开办了⿇涌⾸个⽕龙果园。
种植业还是⽐较单⼀,⽟姨和恩叔想跨界休闲农业。在⽕龙果园内种植四季都能采摘的芒果,并饲养了⼀些龟、鱼,种植⼀些蔬菜,搭建⼩⽊屋,发展农家菜餐饮等,由单⼀的⽕龙果园向吃喝玩乐休闲农庄转型,从⽽玩转多元化农业⽣态园。
开着宝马做农业的夫妻的创新点:设施农业
年过六旬的林琨壬是新加坡⼀家上市公司负责⼈。2014年4⽉,他们实地考察后决定在明祖陵镇投资2000万美元做⼀个农业科技项⽬,由此过上了“开着宝马种地”的⽣活。
据了解,林琨壬夫妇的项⽬⽤地2000亩,主要建设⾼标准智能温室约200亩,⾼效设施农业约1500亩,种有中草药、新加坡有机蔬菜、果品、花卉等,配套农业观光和休闲采摘设施,产品30%出⼝新加坡,70%内销,还拟在南京等⼤中城市建⽴有机农产品直营店。
80后蔬菜种植夫妻年⼊50万的创新点:互联⽹思维
魏正辉是⼀个农民,⾼中毕业后选择南下创业起初选择了电⼦⾏业,⼀步步从基层做起慢慢成为了⼀名技术⼈员,通过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渐渐的成为了⼀名SMT⼯程师,因为技术和阅历的提⾼,魏正辉成⽴了⾃⼰的公司,在⾃⼰的努⼒下⼩有成就。
2012年,魏正辉夫妇打算利⽤其⾃⼰家乡的⼟地,做互联⽹菜农,两年时间不管种什么最后都失败了,魏正辉在经历了这些挫折后,认为只有安全绿⾊的蔡就有市场,因此魏正辉通过个⼈掌握的技术加上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最终建⽴起了⾃⼰的菜园。并不满⾜的魏正辉,发动了当地的村民和⾃⼰⼀起创业,并成⽴了新的农业种植公司,采⽤⼤棚技术和可溯源体系确保产量和质量。
魏正辉的做法就是借助蔬菜⼤棚技术“巧打时间差,错峰上市”,主攻武汉10⽉份到次年4⽉份的市场空当期。他的⼤棚⾥早春主要以黄⽠、豇⾖、薯尖、红菜薹为主,⾯积达200亩以上,钢架⼤棚300个。晚秋主要以秋豇⾖、茄⼦为主,⾯积达150亩以上。⽬前,主栽品种不仅⾯积成规模,且产量也可观。当下,凭借技术,魏正辉种植事业年⼊50多元。
观点:
夫妻档创业也属于合伙创业,风险依然存在。除⾮2个⼈意志坚持,否则很难长期坚持。因此,夫妻档创业或者单⼈创业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1、返乡创业要从⾃⾝出发,擅于借助当地资源。
返乡创业者对⾃⼰家乡最熟悉,因此结合当地特⾊,在做创新,才不会⼊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