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译文】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对别人要求太严了,自己就会没有伙伴。
【感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不能太较真,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太累的原因之所在。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看上去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肉眼看上去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则全都是细菌。试想,我们如果“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若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就会将许多人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人了。声动亚洲霍尊
2.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者也。——《汉书·扬雄传》
【译文】了解其一但未见其二,只见到事物的外表却不了解事物的本质。
【感悟】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要想正确地认识它们,必须进行全面了解,深入分析,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其外不见其内。如果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认识必然带有片面性、表面性,这样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行动。
3.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
【译文】留给子孙满满一筐黄金,不如教他熟读一部经书。
【感悟】这两句古谚是说:黄金再多,用完也不会再生;学而优则仕,却能受用无穷。现在可以理解为:留给子女的遗产再多,也不如教育子女学会自立谋生的本领。
4.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礼仪小故事
【译文】福分和亲善的来路没有比和睦更好的,最大的灾祸和凶险莫过于内部分离。
【感悟】内部和睦团结,亲密无间,齐心协力,干起事来就容易成功,外部的仇
中秋教师节双节祝福语部分崩离析,矛盾重重,斗争激烈,干起事来难以成功,外部仇敌也认为有机可乘,灾祸自会降临。
5.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汉书·司马相如传》
【译文】灾祸本来就大多藏匿在隐蔽和细微的地方,而在人们疏忽大意时发生。
【感悟】灾祸的苗头大多隐蔽,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再加上人的轻忽怠慢,灾祸就会由小变大,最后酿成恶果。所以人要注意从平安顺利中发现灾祸的苗头,从细微之中看出后果的严重,给以足够的重视,及早采取预防和补救的措施,以避免灾祸的发生。
骑马与砍杀攻略
6.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译文】在金石上雕刻的人,难以显示其功力;摧枯拉朽的人,容易显示其力量。
【感悟】班固说:“汉亡尺土之阶,繇一剑之任,五载而成帝业。”原因何在呢?这是刘邦利用了暴秦苛刻的政令所激起的民愤,形势使其然也。就像在金石上雕刻,半天难刻上一刀一凿,不容易显出功力;而摧枯拉朽,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则很容易显示出威力,取得成功。
7.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汉书·贾谊传》
【译文】少年老成好像是天性如此,实则是习惯成为自然。dream high2演员表
【感悟】存在决定意识。人生活在社会上,一定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贾谊少年老成,看起来是天性如此,实则是他长期谨言慎行、克己抑欲的结果,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习惯。此二句可用来说明人的思想性格、行为举止,无不是在客观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8.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
【译文】受到众人的指责诅咒,即使无病也会死去。
【感悟】汉哀帝时,董贤把大量税收物资赠授私人,王嘉上书皇帝时引用了这一
现多写作“千夫所指”“千夫指”,用以警告坏人:触犯众怒,必将在强大社会舆论压力下自取灭亡。
9.危于累卵,难于上天。——《汉书·枚乘传》
【译文】处境比把蛋堆叠在一起还危险,要奏效比登天还困难。
【感悟】枚乘曾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吴王谋反前,枚乘上书谏阻。其中说道:“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吴王不听。于是,枚乘与邹阳等人一道离开吴国投到梁孝王门下。此句强调了背叛中央搞分裂的危险性与成功的无可能性,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可谓善于言理。此句可用以比喻危险的处境。
10.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汉书·鲍宣传》
【译文】治理天下的人应当把天下人的愿望当作自己的愿望。
【感悟】治理天下的人要想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得天下人之心,那么就得想天下人之所想,急天下人之所急,爱民、惠民,为天下人的利益着想。万不可为一己之私、一意之专,只求个人的舒心快意,而毫不顾及天下人的心情和愿望。
>梓怎么读拼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