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在安静中寻力量
作者:昶月
来源:《莫愁·智慧女性》 2014年第10期
    昶月
    有人说舞者如蝶。舞台上,她们轻舞飞扬,如蝴蝶般美丽,但在光鲜表面下,这种美却近乎残酷,要在坚硬的蛹里日复一日艰苦磨练,方能破蛹飞翔。
    张娅姝,从《风中少林》中爱断情伤的素水,到《红河谷》中豪放妩媚的丹珠,再到《中国好舞蹈》的灵魂舞者——即使一身伤痛,每一个角都如化蝶,让时光如尘,而舞者不朽。
    落上舞台的脚,再也无法停歇
    “想成为真正的舞者。那是一种无法隐藏、无法清除的渴望,它几乎穿透了我。”
    张娅姝出生在四川内江一个舞蹈世家,父母都是舞蹈演员,母亲曾任内江市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虽生长在舞蹈团家属大院,但在学舞这件事上,母亲的态度异常坚决,不许。母亲深知舞蹈光鲜亮丽背后
的艰苦。舞蹈是吃青春饭,30岁之前如没有成就,或许就意味着艺术生命的终结。她不希望女儿再走她的路。
    母亲很少带张娅姝去练功房,偶尔带她一次,也只让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的木椅上。直到一天,母亲在学生堆里发现偷偷学艺的女儿,那姿式已然有模有样。孔子语录十则
    母亲望着张娅姝,仿佛要把她看透。过了许久,才淡淡说道:这是命。于是,张娅姝正式跟着母亲练习舞蹈,那年她7岁。
    9岁时,张娅姝考上6年制中专四川省舞蹈学校,开始接受系统学习。
    2003年,张娅姝到北京参加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一举拿下金奖。初露锋芒的她,引起了北京、上海等地歌舞团的注意。她却出人意料,选择了郑州歌舞剧院。“当时郑州方面正筹备原创舞剧《风中少林》,用了国内一流的主创团队,他们邀请我担纲女一号,这成为我不顾一切选择去郑州的理由。”
    16岁就担纲原创舞剧女一号,当时在业内是从没有的,团里把赌注压在她身上,也有很大风险。然而少年无畏,“让我怎么跳就怎么跳,反正自己喜欢,每天在练功房一泡就十多个小时,从没感到压力。”
    她开始学着把握剧情,用身体语言向观众传达情感。当年,《风中少林》在全国巡演50余场,反响
巨大,摘取了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金奖。
    机遇再次眷顾她。2007年,无锡歌舞团团长刘仲宝开出12万元年薪、新编原创舞剧《西施》女主角的条件,力邀她加盟。那之前,张娅姝都不知道无锡是什么地方,回家百度搜索后,才发现无锡歌舞团每年都有精品舞剧诞生,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冲着专业团队和演出机会,她来到了江苏无锡。
    否定又否定,开始用思想跳舞
    “你只看见我起舞的洒脱,没有听见我的孤独。”赛尔号坐骑精灵
    果然,国家一级编导门文元为无锡歌舞团量身订制的《西施》,没让张娅姝失望。
    这一次,张娅姝感到了压力。一方面,女一号的竞争非常激烈,不少著名舞蹈家也参与角的报名。另一方面,刘仲宝在门文元面前力挺,让张娅姝有了不许失败的无形压力。
    三个月的密集训练,从楼上宿舍到楼下排练厅,每天十几小时的挥汗如雨,那些树影斑驳、热气黏稠的时光碎片,深深铭刻在她的青春记忆里。
    2007年年底,《西施》首演成功,此后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等地演出50余场,成为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第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剧目。走在无锡街头,总有人认出她就是那个长袖翩翩的“西施妹妹”。
    《西施》之后,无锡歌舞团的舞剧《红河谷》《阿炳》《茉莉花》屡获文华奖,引领张娅姝不断向高峰冲刺。排舞中,她为了将情绪融入角,身心投入,几近癫狂。她说:“我可以尽情地跳,足矣。”
    2010年开始,高强度训练带来的损伤噬啮着张娅姝。胸骨错位、腰肌劳损,从颈、腰、膝到脚腕,伤痛遍布全身。每次看医生,得到的处方都是“不要再跳”。“这碗‘青春饭’能吃到什么时候?”肉体之痛往往引发消极情绪,22岁的张娅姝自我发问。
    为努力延长艺术生命,她采取近乎“自虐”的方式。为保持体形,她一天只吃一个苹果。与朋友聚餐,她只夹几筷青菜解馋。她吃起,一度造成内分泌紊乱,长出满脸青春痘。超负荷的练功,让她擦伤了腿鲜血直流。
    更困扰的是可怕的事业瓶颈。她不断尝试突破,又屡屡失败,连导演都看出她不在状态,以为她不想再跳了。只有张娅姝知道,无论她的身体,还是舞蹈事业,都已站到了“悬崖”边。
    腰疼得厉害时,她只能在家窝着。外面下好大的雨,她在疼痛中不知不觉睡着了,伴着雷声,一帘幽梦惊醒,她记不起梦里的故事,便信手在纸上涂鸦。不知不觉,纸上现出一位长着单薄翅翼、努力振翅的少女。沙溢个人资料
    谁也救不了自己。经过近两年的“否定又否定”,张娅姝用书籍、音乐来填充自己,开始敢于直面情绪。2011年,仔细读完舞剧《绣娘》剧本后,她意识到事业突破口终于来了。
高云翔前任妻子    张娅姝静下心来琢磨绣娘这个人物,开始从用身体跳舞,转向用思想跳舞。她对角的全新演绎,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但现实残酷。2013年年底,有次出国,刚下飞机,张娅姝发现不能走路了,一检查才知道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医生说:“这种病会引起骨骼提前老化,以后可能驼背,没法跳舞了。”
    对一位年轻舞者来说,不能跳舞意味着信仰与未来的坍塌。
    魅力绽放,安静催生成熟
    “安静,从内心深处向外展开,一切情绪的开端。我很喜欢的感觉。”
    那段时光里,她不断回忆着舞蹈生涯,尝试着从安静中汲取力量。她告诫自己:“让一切归零,什么都不要去想。”
    2014年3月,无锡媒体决定推荐她参加浙江卫视的《中国好舞蹈》。从剧院转战电视,这对舞者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挑战,张娅姝决定抓住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进入剧组后,她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生病,因此每天下午1点开始,至深夜甚至通宵的排练,都咬牙坚持下来。
    节目录制当天,在《一生守候》的音乐中,她的独舞意味深长。舞蹈就如她的恋人,已欣然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交付,如若离弃,必是生死契阔。痛也罢,爱也罢,都是千种纠缠、万般执著。
人的三观指的是哪三观    因为腰部力量缺失,她不得不放弃一些姿势,改用腿部动作,或增加内心感情传递来弥补。举手投足间,她表现得温婉优雅,得到评委认可。海清赞她是“一个用智商、情商跳舞的女人”。张娅姝成功入选导师金星的团队。
    金星对张娅姝影响很大,不仅对她认真指导,为了舞蹈服装开车陪她去买理想的旗袍面料,还把自己当年跳《杜丽娘》的服装贡献出来。金星的认真鼓励了张娅姝,她感觉回了原来那个为跳舞无怨无悔的自己。和周丽君共同演绎的《尤物》里,她将青蛇的妖娆展现得淋漓尽致。
    之后的张娅姝更加积极。舞蹈编排中遇到问题,她会用自己的思考,来说服导师和编导。金星赞叹说:“一个有想法的舞者比一个技术、技巧完美的舞者更有价值。”
    车轮战中,张娅姝为观众献上了一支“风之舞”。舞台上十几台电风扇围作一圈,张娅姝立于其中。当风扇转起时,她将手中细纱缓缓放开,让它随风,飘到高空。伴随着张娅姝自录的一首小诗,整个画面宛若仙境,惊艳全场。
谍战片电视剧十大排名
    张娅姝说:“《风》这个作品,展现了宁静的力量。”节目播出后,她便被封为新“女神”。
    决赛之夜,张娅姝与2013年“舞林争霸”冠军张傲月合作,共舞《触碰》。一次次轻盈的托举,一次次简单的伸展,一次次高难度的翻转、造型,完成了对“触碰”的完美诠释。这支舞触碰舞者的心灵,也触碰到了观众的内心,掌声经久不息。
    最后一支舞,张娅姝一身素服。最终,她捧得亚军奖杯。从9岁那年考上艺校,到现在重新出发,已经18年,回溯过往,她内心宁静,深呼吸。伴随着音乐,她微笑而自然地抛开束缚的发箍,翩然起舞,仿佛变为当年那个9岁的少女,在排练室里认真练习。稚气未脱的脸庞上,带着俏皮浅笑,一双眼睛透射着内心的通明……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