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放松放松身心,收拾收拾好心情,可又忍不住折腾来了,果然生命不息折腾就不会停止啊。
今天听歌的时候发现了个奇怪的现象。两首同样的且恒定320kbps码率的歌曲,音质差距相当大,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果断干掉了低音质的那首。后来又想了想,按理说音质相同才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完全“不科学”嘛!诧异之余,为了弄清原因,就又动手折腾起来了。搬来Foobar2000、MediaInfo,看了下属性,果然从中发现了问题,表面上两首歌虽然大小相同,都是CBR-320k-mp3,但是编码器的版本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查阅Wiki,翻遍论坛,折腾了大半天,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趁此刻头脑清醒之时,就开始草草地写起了这篇伪技术文。
看标题或许你已经知道我接下来要折腾的是什么了吧,没错,就是lame。lame是啥玩意,可以吃吗?开个玩笑,暖暖氛围先。
要深入了解lame,还是先了解下mp3吧。mp3是一种mpeg1-audio-layer-3音频格式,也是一种有损音频压缩编码方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创立开始,到今天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年是什么概念,按现代社会发展规律讲,再好的东西也流行不过十年之久,何况是二十年呢?微软Windows都开始Win9了,更别谈一门九十年代初的技术。的确,1991年mp3格式发布之初,用一般编码器转换出的mp3音质甚不理想,mp3几经挫折,走到了快被淘汰的边缘,幸运的是,一次世纪末与lame的大邂逅彻底改变了mp3的命运,不但转危为安好好地活了下来,而且一直发展到今天还充满着无穷活力,称霸格式世界。毫不夸张的说,mp3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听音乐的方式,影响了世界音乐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世界人民的文化交流,让更多人能够轻松地欣赏到美妙的音乐, 通过音乐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
说了这么多,或许你对lame还是一知半解吧。lame其实就是一款相当优秀并沿用至今的mp3编码器,利用lame编码器,可以将无损音乐转换成高质量的mp3有损音乐。lame有着优异的编码技术,在保证cd音频真实还原的前提下,运用人耳遮蔽效应原理以及独创的心理音响模型技术,使通过lame转换而来的mp3音质可以达到媲美cd的水平。凭借着lame的优异性能,原本快要被丢弃的mp3重新被人拾起,发展至今。可以说,lame改变了mp3的命运。
lame又是如何工作的呢?答案很简单,lame编码器就是利用无损音乐为原料,按照mp3编码方式编码出有损mp3音乐的,而编码出来的mp3音乐音质完全由编码器决定,当然前提是mp3的编码方式固定不变。这个编码过程和DNA的转录、翻译很相似。
基本概念讲完了,不知道各位明白了没。再来说说mp3几个重要的参数。经常听音乐的同学都知道,mp3的码率越高音质也就越好,mp3的码率上限是多少呢?毫无疑问,320kbps。如果你对音质要求不高的话,动态码率(VBR)模式转换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只是对低码率音乐的转换起到作用,高码率情况下还是恒定码率(CBR)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若选择动态码率模式来转换音乐的话,转换得到的音乐文件大小就无法预算了(貌
似也没多大关系吧)。恒定码率则不同了,转换后的音乐文件大小可以事先预算出来,一首五分钟的歌曲,按最高质量320kbps恒定码率计算,1kbyte/s=8kbps,5分钟的歌曲大小就是5*60*320/8=12000KB=12MB,这是理论结果,从不同mp3编码器实际转换情况来看,也是相吻合的(实际比对后发现有极小的误差,不知为何)。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超级解霸怎么用MP3,就不必在乎mp3的大小了,所以下面我们就只探讨由lame编码的恒定320kbps码率的mp3格式音乐之间的关系。最佳转换参数既然已经确定,还有哪些能够影响到转换出的mp3的音质呢?上文已经说了,“在mp3编码方式固定不变的前提下,编码出来的音乐音质完全由编码器决定”,显然mp3编码方式不会改变,所以,要得到高质量mp3,就要到最适合的编码器,lame就是最佳选择。问题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lame有多达十个以上的版本,而且并非最新版就好。这个确实让人纠结,不光纠结了我好一阵,还辛苦了广大的音乐探索者。到底哪个版本的lame编码器编码出来的mp3音质最好呢?抱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我下面的探索之旅。
轰轰烈烈的曾经相爱过一、获取lame编码器
在lame的下载好lame的各版本源文件,再用编译软件编译出不同版本的编码器。
在此补充下,利用不同的编译软件、编译方法以及编译平台得到的相同版本的lame编码器也有区别,使用这些同版编码器转换出的音质也就有可能不一样,但就我实际转换情况来看,除了编码器的编码速度有所不同外,对音质的影响还是极小的,完全可以忽略掉。下文使用的宁静的老板是于正lame编码器是我个人win7平台通过vc++编译出来的。网络上还有很多个人编译版本,比较优秀的是某外国友人的编译版本,可以看。还有一种dll后缀的lame编码器就不介绍了,使用方法较复杂,质量还没exe版好。
二、设置转换工具
光有编码器可不行,这个只是一个dos命令,还需要配合图形界面等外壳工具或命令行编码器来辅助使用,命令行编码器的自由度更高,我们就用它来转换音乐。下文以Foobar张默牛萌萌恋情内置的命令行编码器来进行说明。使用方法很简单,打开关芯Foobar设置页,添加自定义编码预置方案,载入lame编码器所在位置,填写好最高mp3转换参数“-b 320 -m j -q 2 -h”【注释1】,保存即可,如下图:
三、开始转换音乐
将WAV源文件拖入Foobar,选择刚才的预置方案进行转换,对转换出来的mp3按lame版本号命名。按顺序替换不同版本的lame编码器,重复上述过程。
经过上面这三个步骤,我们得到了各个版本lame编码器转换而来的mp3文件,然后就可以通过比较这些mp3文件的音质来判断哪个lame性能最好了。但,音质的好坏又如何判断呢?
很遗憾,笔者了好久还是没能到最佳的方案。要比较音质,说实在话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真正定量反映音乐音质的国际评价标准,判断音质目前来说仍然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但就现有的普通评价体系来看,通常有两种方法,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主观方法指凭主观聆听各种音效,客观方法即是使用仪器测试技术指标。由于笔者学生党一枚,木有专业判定设备,只有靠一对木耳和质量渣渣的前端来折腾折腾了。所以下面就以主观听觉感受以及客观方法中最常用的一个音频软件Adobe Audition来进行分析。
一、主观评价:
前端;Dell V130,IDT 5 Series/3400 Series Chipset、Teclast X19+
后端:MX365、AKG K314P
循环试听了N遍还是木有听出各版本的区别,有点想砸电脑的冲动╮(╯▽╰)╭。话说真的是我木耳的原因么?= = ”
二、客观评价:
将所有mp3一起拖入Audition里,得到各版本频谱图(复制链接至地址栏回车即可)
可以看出,频率分布主要分为四个类型,一类,lame 3.90~3.93,保留了21.5khz以下频段;二类,lame 3.94~3.96,保留了18 khz以下频段;三类,lame 3.97~3.98,保留了20 khz以下频段,四类,lame 3.99+, 保留了20 khz以下频段,且频谱切线平整。
这里我们就可以来下定结论了。与WAV源文件相比,lame3.90~3.93对20khz以上超高频段的保留程度最高,而其他版本在这个频段则损失严重甚至毫无保留。注意不要误解了,频谱【注释2】越是饱满漂亮,并不意味着音质就越完美,听感就越好,反而可能会更差,这
里我们只是利用它来观察频率分布,看看转换后的音乐20khz【注释3】以上频段有无保留而已,是无法用来判断音质的,至于为什么,有待各位爱探索的有爱之士继续研究研究,我也半知半解。
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种抓狂的感觉呢?其实从一开始,这个探究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只要判定音质的国际标准还未发布之时,这篇文章的研究也就木有理论支持,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发现,来对mp3做特定的选择,如用lame3.90~3.93,搭配最佳转换参数,获取具有完美高频的超高音质mp3。
说了这么久的mp3,也说累了,换换口味。在有损音乐里,mp3其实并非最好,目前来说,最好的应该是aac,它的体积比mp3还要小,却比mp3更接近无损,且保留了几乎100%的高频信息,是一种更为先进更具潜力的有损音乐格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曾被埋没的aac,今天已被发掘利用,不断向mp3发起挑战,而随着aac的逐渐普及、支持设备的快速增多,我相信有一天,aac终会实现取代mp3的初衷。
PS下,实际上我们探究的不同lame对音质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完全可以pass掉,真正影响我们音乐感受最大的还是我们的前端和终端,前端就是音频流输入处理设备,
声卡、解码芯片,终端即是声音信号输出设备,耳机、音响等等。通过解码芯片还原声音信号对音质的损失又很小,所以直接影响我们音乐感受的,除了音源之外也就只有外放设备了,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耳机听相同的音乐区别巨大的原因所在了。我觉得,一个好耳机,搭配合适的前端,听有损aac的效果绝对不逊于无损甚至CD。
【注释1】
lame的参数比较多,不同的lame版本可选用的参数也不尽相同,部分版本还有少量的试验性参数,网上对于最高的参数的说法也存在很大分歧。这里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笔者试验用的是相对稳定的最高参数“-b 320 -m j -q 2 -h”,“-b 320”是cbr 320kbps的意思,“-m j”表示联合立体声,“-q 2”“-h”指的是质量(quality)等级。可以点击这里了解详细的官方参数说明。
【注释2】
频谱法更多的是用来鉴别伪无损,频率20khz以上有保留就是真无损、无保留则是伪无损。还有专门的识别伪无损的工具,网上搜索搜索就可以到。需要特别说明下的是,这
两种鉴别伪无损的方法都不适用于用来识别itunes plus aac、faac q10 aac这两种高质aac逆向转换出的伪无损文件,而mp3逆向转换可轻易识别出来,可见aac的强大。
【注释3】
20k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人类的听觉范围为20hz-20khz,从低频到高频,敏感度逐渐降低,这正是lame官方在最新的版本中摒弃20khz以上频段的原因,减小体积的同时,还能让更多的频率信息分布在人类最敏感的感知范围内。
有趣的是,对于20khz以上的超高频声音,虽然人耳无法直接听到,但却能通过人体神奇般地感觉到,有兴趣可以看看这里 和 那里。所以最后反而觉得,为了追求完美高频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