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标解读之音乐课程内容标准:感受与鉴赏
1.为什么说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这就决定了:第一,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也就是说,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而不是其他。第二,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因为,既然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那么,听觉感知便成了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训练与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不仅对于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唱歌、演奏乐器、识谱等等均离不开听觉的主导作用,音准、节奏感、声音表现力等诸因素也都需要由听觉来鉴定和调整。所以,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不但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且使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展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审美水平,已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随着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的设备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在音乐会中和学校的音乐课堂里。实际上,中小学生每天从家庭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有意或无意)要比音乐课堂里多得多。这是由于,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振兴为提高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的繁荣、音乐事业的发展则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食粮。这种现象当然是可喜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也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使加强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显得更加急迫和必要。
梦见路很难走怎么清理笔记本键盘  第一,由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和某些音乐的商品化倾向,加之音乐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某些广告音乐、生活音乐、工业音乐、医疗音乐的应用与推广,使家庭和社会的音乐生活呈现出十分纷繁复杂的情况,良莠混杂、雅俗交织、美丑难辨。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教学如果不密切地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给学生的家庭及社会音乐生活以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的审美教育目的。
  第二,由于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学生每天都要“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往往都是“听而不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这种不良的听觉习惯如果不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地加以纠正,那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而且,这种听觉的不良习惯还会延续到课堂教学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的音乐教育。由此可见,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听”的艺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音乐课程中,“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这种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其审美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1)培养审美感知,包括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记忆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基础。
  (2)培养审美情感,包括音乐情感辨别力和音乐情感表现力,以及音乐情感理解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发展和深化。刘令姿身高
  2.怎样理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这是否意味着学生的音乐体验可以同教师或课本不一致?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教育观念问题。请看下面的案例,这是登载在《中国音乐教育》上的一篇有关音乐欣赏教学的文章,相信广大读者,尤其是音乐教师们读过以后会有所感触。
  用音乐打开想像的闸门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空间。没有想像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像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像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我在几年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自身的这一特点,通过让学生写听后感的方法来激发想像,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同学们,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像不会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
  音乐的声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点。各人的领悟和情感不同,对音乐的创造也会不尽相同。教师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一次,我安排了为乐曲起名字的活动。我播放了《大海》和《空山鸟语》两段音乐给大家听,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它们取名字。于是“流水欢歌”、“清泉”、“清澈的溪水”、“雨中的邂逅”、“舞”、“争执”、“百鸟争鸣”等名字诞生了。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有一位农村转学来的学生为《空山鸟语》起了个别出心裁的名字:“捉鸡”,并写了注解:“老太太的鸡从鸡窝跑到院子里,她急着到处捉,又来了一小伙子,拿着笤帚一起捉,打翻了院子里所有的东西,也没有捉到。”我认为能写出这样的听后感,说明了同学们之间想像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能用“谁想像得好,谁想像得差”单纯地评价。教师的作用是通过写听后感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可能正是《空山鸟语》中二胡声描绘的鸟鸣碰撞了那位农村同学的灵感,由此产生了与自己生活经历相似的联想。“捉鸡”这个名字起得虽然不雅,但敢于想像,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在写听后感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意见,用艺术的夸张,丰富的想像对学过的乐曲进行再创造,这是音乐情感的升华,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活力,并使每个学生心中蕴涵的向往和渴望得以宣泄。正像捷普洛夫所说:“人从声音里听到的东西越多,则音乐感越丰富。”
  不久前,《中国教育报》刊载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题问道:“雪化了变成什么?”有个颇有创意的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个极有诗意、极脱俗的回答,可他偏偏不及格,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对此,文章作者生出无限感慨,继而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叫教育?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也经常发生在最具创造性特点、最需要想像力的音乐学科。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音乐教学习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要方式。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式的教学牢牢地禁锢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惟师是从,惟书是从,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显然,这种死记硬背、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精神,更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
  因此,音乐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学问题,而是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问题。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上实行深刻变革,才能改变那种把音乐教育当成传授知识与技能的狭隘眼界,才能改变那种一味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具体体验的单向方式,才有可能鼓励和引导学生勇敢地说“不”--不同意老师的理解,不同意课本的解释,这才是学生自身的体验,才是学生真正的理解,这才可能实现音乐教学的自主、探究、交流的生动过程,实现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像力的发展过程。
3.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是什么?
  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2)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的感受与听辨。
记账凭证的填制  (3)对力度、速度、音、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
2021小年
  (4)对音乐结构的感知。
  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学习,有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人声的分类,各种乐器的介绍等),但更多的内容是交叉在一起的,需要结合音乐实践和具体音乐作品进行整体性的音乐学习,以有益于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下面提供的案例,是从“力度”入手,体现了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和学习的特点。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