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张婷婷
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分析
航空机场板块:出行需求复苏趋势确立,随着国际航班复航,三大航有望释放利润弹性2023年航空和机场市场回暖趋势确立,且航空市场供需有望进一步改善。此外,俄乌冲突后,中国航司较欧美航司在国际市场更有成本优势,随着国际出行需求修复,三大航有望加速释放利润弹性。铁路公路港口:央企具备天然的资源优势,覆盖核心路段及港口;分红稳定且目前PB倍数低铁路公司主要有由央企控股,分红稳定且股息率较高,在“中特估”主题概念下,有望向上重塑估值体系。航运:未来三年油运景气度确定性高,供需剪刀差或将推动运价创新高全球贸易格局的改变、环保新规的制约、以及船厂短期产能不足均推动油运行业供需结构改善,未来三年行业有望持续保持景气度;集运运价大幅回落,新兴市场出口量大幅增长,运价底部有望形成支撑。
董小 宋冬野
一、政策回顾:“中特估”重塑资本市场投资理念
1.1、政策回顾:“中特估”重塑资本市场投资理念
今年以来,央企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强于大盘:截至2023年4月14日,国新央企综指报收1774.5点,年初至今涨幅11.0%;沪深300报收4092.0点,年初至今涨幅5.2%。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2022
年面对疫情影响和超预期因素冲击下,中央企业彰显韧性并实现了稳增长的目标。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营收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增长5%。
1.2、国资委明确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将聚焦三个方面:①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②加快完善中国特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③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国资委将中央企业2023年的主要经营指标从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并提出了“一稳一增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
杨采钰的老公是谁二、交运板块:央国企数量占比高
2.1、交运行业行情回顾
行情回顾:截至2023年4月14日,上证指数报收3338.2点,年初至今涨幅7.1%;深证成指报收11800.1点,年初至今涨幅6.1%;创业板指报收2428.1点,年初至今涨幅3.0%;沪深300报收4092.0点,年初至今涨幅5.2%。申万交运指数报收2408.6点,年初至今涨幅1.9%,板块跑输大盘。
2.2、子版块行情回顾苹果接电话怎么录音
吴尊照片
庾澄庆老婆截至2023年4月14日,交运子版块中,涨幅靠前的板块为航运港口及铁路公路,分别涨幅+6.0%及5.8%。前五位的领涨个股为ST 万林(+36.6%)、招商港口(+25.0%)、嘉友国际(+24.9%)、海峡股份(+23.1%)以及唐山港(+23.1%);前五位的领跌个股为富临运业(-23.8%)、韵达股份(-21.6%)、东方银星(-20.3%)、德邦股份(-20.0%)以及盛航股份(-17.3%)。
交运板块中央国企数量及占比均排名靠前:央国企在A股市场中占比27.6%;其中,申万一级行业中,央国企数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为机械设备(96家)、基础化工(93家)、公用事业(84家)、交通运输(80家)、生物医药(75家);从央国企数量占板块公司总数的占比来看,前五位行业为煤炭(80%)、公用事业(67%)、非银金融(67%)、交通运输(63%)、钢铁(61%)。
三、交运板块展望:复苏和中特估为主线贯穿全年
3.1、航空机场:行情回顾
航空板块:2020年至今,春秋的整体涨幅高于国航;然而,2021年8月至今,国航的涨幅高于春秋。我们认为,这主要由于市场对于疫情下航空板块的投资逻辑改变,从原先看重疫情下现金流受损的逻辑转变为看中疫情后复苏弹性的逻辑。机场板块:2020年至今,白云的整体涨跌幅略高于上机。此前,上机受到疫情下免税补充协议的压制,免税店租金收入较2019年相比大幅下滑,而未来新协议下免税
扣点率预计下滑,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对于上机的未来预期。近期,上机通过参股日上,有望弥补未来免税租金下滑带来的损失。
三大航营收总额均远超春秋和吉祥,但净利润和ROE显著低于民营航司:2019年,南航/国航/东航的营收分别为1543.2亿元/1361.8
亿元/1208.6亿元,净利率分别为2.0%/5.3%/2.9%;同期,春秋和吉祥的营收分别为148.0亿元和167.5亿元,净利率分别为12.4%和6.0%。2020-2022年,即使航空市场受疫情反复扰动影响供需两侧承压,两大民营航司的经营表现依然优于三大航。根据2019年各航司经营数据,ROE:春秋>吉祥>国航>东航>南航。
运营数据上来看,2019年春秋客座率90.8%,明显超过三大航,但座公里收益相较三大航均值低22%;2020年,受疫情影响,航司运营数据同比大幅下滑,但2021年春秋和吉祥率先修复,ASK、RPK 和客座率增速均由负转正。三大航国际航线优势有望助力航司加速释放弹性:俄乌冲突后,欧美航司不能飞经俄罗斯,导致航线被拉长,这给予了中国航司收入和成本两端的双重优势。成本端,受航行时间拉长和燃油消耗增长影响,欧美航司的成本大幅提升,而中国航司受到较小影响;收入端,中国航司的票价预计跟随着欧美航司提价。随着国际航班复航,三大航基于各自主基地优势,有望加速释放利润弹性。
2019年,南航、国航和东航的净利率分别比春秋低10.4%、7.1%和9.5%,而同期三费占营收的比例分别比春秋高8.8%、8.9%和9.9%;此外,春秋的人均创利分别是南航/国航/东航的8.5倍/3.0倍/5.5倍。机场:“包租婆”商业模式下,出行需求复苏逻辑逐渐确立
机场与航空的不同:机场主要利润来源于国际航班旅客带来的非航收入,航空公司利润主要来源于国内航线。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导致机场的整体复苏滞后于航空公司。以上海机场2019年的经营表现为例:营收为109.4亿元,其中商业餐饮收入录得54.6亿元,占总营收的49.9%。免税收入和投资收益分别录得37.9亿元和11.5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34.6%和10.5%。2019年上海机场50.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中,免税业务和投资收益贡献大部分的利润。
出行需求复苏逻辑确定性强,旺季旅游出行需求有望进一步超预期。2023年1-2月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大幅增长,已修复至2019年同期的77.8%。从五一国内游订单情况来看,今年的订单已经追平2019年水平;然而,疫情后人们出行订票习惯或有所改变,建议持续关注后续假期临近前的订票增量情况。国际出行受签证、航权谈判、以及海外机场地面服务能力不足的影响,复苏节奏仍存在预期差。机场盈利模式优秀,依靠国际旅客带动营收。上述我们提到机场利润主要来源于非航收入,其中免税店业务表现是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因此国际旅客的吞吐量是推动机场利润增长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