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世界商城、中华名优小吃城改造更新策略研究
纪伟东;刘琳;徐凯
【摘 要】文化片区的商业建筑既要满足使用功能和商业价值,还应充分表达建筑空间环境秩序和承载文化记忆.以济南新世界商城、中华名优小吃城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古玩文化街区商业建筑改造更新的有效策略及城市意义,以期对文化片区商业建筑的改造更新有所启发.
【期刊名称】《建筑技艺》
【年(卷),期】2016(000)012
【总页数】3页(P118-120)
【关键词】文化片区;商业建筑;城市空间环境;改造更新
【作 者】纪伟东;刘琳;徐凯
鹿晗韩国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
【正文语种】中 文
济南新世界商城与中华名优小吃城(以下简称“小吃城”)的地段、环境条件优越,极具商业价值和文化背景(图1,2)。对其进行改造的主要挑战为:如何完成新尺度的匹配,塑造人性化的商业空间环境,以体现城市文化积累和有序的建筑新陈代谢。
新世界商城与中华名优小吃城位于松柏翠绿的英雄山北麓,交通条件良好(图3,4)。英雄山商圈汇聚了美食街、购物文化休闲街、地下人防商城和文化古玩街,周围遍布自然景区和休闲娱乐场所,是一个较成熟的文化商业聚集区。新世界商城与西侧的华夏齐鲁文化城、东侧的新世界珠宝古玩城和隔路相望的英雄山文化市场,形成了古玩“金三角”格局,并逐渐发展成一条古玩文化产业带。
对项目的重点改造策略为:1)与特定的城市环境相协调,处理好新世界商城、小吃城与英雄山文化片区在空间和文脉上的接续关系;2)对比空间构图,增强建筑表现力,对该地段建筑空间环境秩序和文化内涵进行完整地表达,体现时代特征,保证使用功能,营造出现代商业氛围;3)寻求现代商业与高雅艺术品位的完美结合。
3.1 提升功能空间
改造前,新世界商城和小吃城的地下一层为家具卖场,地上一至三层为商业及餐饮,空间形式单一。
改造后,建筑共9层:保留新世界商城和小吃城地下一层、地上一至三层的相应功能;四层作为商场的扩展;五层设置美食广场;六层新世界商城部分为非封闭式停车场,小吃城部分设置商场和影院;七层新世界商城部分作为屋面停车场和小型美术展馆,小吃城部分设置健身房和影院;八层新世界商场部分用作办公空间,小吃城部分设置健身房和影院放映室等附属空间。在新世界商城和小吃城之间新增连接和服务空间,完善了商业功能空间(图5)。
3.2 建筑立面设计
英雄联盟电脑配置要求临街建筑的彩、质感、高度以及建筑进退关系对街道空间和环境的营造十分重要。对项目的立面进行重新设计,充分发挥“金三角”的区位优势,以期获得更高的商业效益。德一季度将援乌40辆步兵战车
3.2.1 主要出入口
出入口是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在反映自身特征、美学意匠和体现商
业建筑鲜明个性的同时,还能够丰富街区的空间塑造形式。新世界商城和小吃城原出入口均不明显。改造后,新世界商城主要出入口改为凹入式,通过调整空间秩序、改变界面围合来强调入口的位置,以突显标志性并形成舒适的前导空间。小吃城主要出入口被抬高,在地面层与首层之间设置自动扶梯和雨棚,使城市空间与商业空间连为一体,并强调了主入口的位置。
3.2.2 体量关系
新世界商城原建筑形态沿马鞍山路呈锯齿状,并在锯齿之间设置披檐(图6)。因改造前没有限制各商家装饰、装潢等二次设计,导致小吃城原有体量关系不明确,餐饮建筑特征不明显(图7)。改造后, 对新世界商城和小吃城进行了一体化设计,突出标志性,打造“金三角”片区全新的空间景致。
新世界商城立面改造设计在垂直方向采用三段式虚实结合的处理:上下为虚,中间以实体为主,底层设计成骑楼式,在建筑沿街面形成亲切活泼、凹凸有致、富有人文气息的商业空间尺度和环境氛围;水平方向采用化整为零的处理手法,以三套电梯系统作为整合立面设计的三个单元,起到体块控制和统率全局的作用(图8)。
小吃城立面改造设计采用整体片式处理,通过设置大面积玻璃幕墙加强内外流通的环境氛围。设计难点集中在将立面与凸出于立面的烟道系统进行整合设计,结合木格栅装饰形成竖向秩序,富于韵律。在削弱建筑体量感的同时,使整个立面保持餐饮建筑热闹的氛围(图9)。
3.2.3 符号元素
符号是人们“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在建筑外观设计上对文化形象及符号进行概括,体现独特的文化内涵,再通过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环境将这些文化内涵物化,增加建筑空间环境的认同感。新世界商城立面的局部装饰提取了西侧华夏齐鲁文化城立面上的“万字纹”,既实现了新老建筑协调共存,又极具古玩文化特。
3.2.4 广告装置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谈到街道的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的概念。第一轮廓线指建筑原本的外观形态,而第二轮廓线指突出于建筑外墙的临时附加物(如广告、招牌等)所构成的外观形态。
改造前,项目的广告牌设计未被纳入设计的范围,各商家的二次设计如广告、招牌的造型、位置、结构、构造、风格均不统一,有些广告牌甚至遮挡了建筑的第一轮廓线,破坏了整个街区的文化氛围。在改造之初,便考虑将广告装置作为立面构成的重要元素,融入建筑外观,预先考虑了广告信息内容和载体形式的动态变化,为其更替预留了空间。
3.2.5 材质与彩
项目的材质选择及彩运用充分考虑了特定区位的文脉传承以及与周边建筑的和谐共生。选用石材、铝板代替原有的砖红涂料,采用玻璃幕墙形成虚实结合、简洁大方的视觉效果,形成了儒雅淡然的文化气韵,而又不失商业氛围。
商业空间不仅具有购物、餐饮等基本功能,还承载着社会活动、交往等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体现着城市深层的文化内涵,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凝聚效力。改进商业空间环境质量对塑造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1 街道空间重塑
许晴骂郑爽
街道空间常营造出一种“通而不旷”、“畅而不散”的小气候,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
围。在商业活动时,感觉最强烈的便是步行系统的形态特征。明晰的步行空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引导进行连续的购物活动。改造除了满足商业的新功能外,还要完成对整个道路空间,特别是人行步道系统的重塑。
4.1.1 马鞍山路街道空间重塑
改造前,因缺少道路分隔及明确的空间界定,马鞍山路的车行、人行及停车系统均处于混乱无序的状况。新世界商城沿街商铺的店前空间被严重占用,破坏了人行步道系统的连续性。
改造设计将新世界商城二层及以上楼层向外出挑并下设列柱,形成上挑下凹的骑楼空间,界定了建筑的内外,也提供了可遮风避雨的连续人行步道系统,在方便购物的同时,使整个街道空间划分明确。连续的柱廊加上大面积的玻璃橱窗,呈现出轻盈通透的视觉效果,拉近了人与商品的距离,也促进了建筑内外的互融互透。在新世界商城六层及屋顶设置了立体停车系统,大大缓解了周边的停车压力(图10)。
bigbang大成4.1.2 经十一路街道空间重塑
改造前,小吃城各商家店前台阶高筑,地下人防出入口与人行步道系统无整体规划,缺乏连续性,且未设置卸货区、垃圾装卸区,严重影响了路面的整洁度。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改造后,对各商家的店前台阶进行整合,将人防出入口与人行步道系统协调规划,保证步行系统的连续性。在靠近主入口的位置设置一部货梯,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将其进入层设置在步行平台下方,使装货卸货区与人行步道系统在竖向层次上形成明确的划分。在经十一路同样设置车库入口,与新世界商城共用立体停车系统(图11)。
4.2 过道空间重塑
改造前,新世界商城和小吃城之间的过道空间被违法加建的建筑占据,步行环境脏乱不堪,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改造后,拆除了全部加建建筑,将过道空间打造成极具特的商业小吃街,充分体现老济南市井百姓的生活气息和经久不衰的餐饮文化。将步行系统在竖向层次加以展开,成为联系新世界商城和小吃城的交通纽带,对组织空间秩序、丰富空间层次和提升空间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此外,通过设置天井,满足小吃街的自然采光,改善了商业综合体的风环境,活跃了空间气氛,独具趣味和生机(图12)。
商业空间的营造应当以人为本,综合城市发展和整体环境,在设计上考虑空间围合、结构材料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周围环境的历史意义以及城市传统文化背景。以济南新世界商城与中华名优小吃城改造项目为依托,探索合理的更新策略与有效的技术手段,成功实现了对特殊地段商业建筑的改造与更新。
【相关文献】
[1] 黄珂. “整合”——商业综合体设计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0.
[2] 任秀玉. 城市餐饮街区空间布局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 邵山. 历史地段更新中的商业空间建构——以西安为例[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4] 王更生. 历史地段旧建筑改造再利用[D]. 天津:天津大学,2003.
[5] 张芳,晨光. 1865——浅谈特殊历史地段的建筑设计传承文化记忆[J]. 建筑与文化,2008(6):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