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国外影片,也爱收集影碟,却遇上不少麻烦——几乎每部外国电影进入中国之后都会有几个译名,若是知道英文原名还可以,否则起来够困难的。然而静下心来的时候细细品味每个译名,往往能在不经意间从中发现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流光异彩。
  国外影片到了中国,一般在以下三个地方大规模上演:祖国大陆、香港(包括澳门)地区和宝岛台湾,由于文化背景的大同小异和历史沉淀的差异,译名也大致可以分为这三类。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大陆译名基本上平白朴实,多是由英文直译而来,力求忠于原义,比如把《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将《The Pearl Harbor》译为《珍珠港》,一般不会让人产生歧义,却往往因此落于俗套。香港,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其文化也有中西合璧、灵活贯通的特点,翻译时常以意译居多,不拘泥于原文,力求表现影片主题,往往有点睛之作。比如中影公司引进过的《The Rock》(大陆译《勇闯夺命岛》),讲的是尼古拉斯·凯奇与肖恩·康纳利合作进入一个孤岛击败利用生化武器威胁美国政府的故事,香港将其译成《石破天惊》,很受好评。至于台湾译法,见的不多,但第一印象就是只求看起来“触目惊心”,不惜大搞噱头,属于典型的眼球经济,很多时候总是离题千里,让人摸不着头脑。举个例子,动作明星施瓦辛格的《终结者》系列,在台湾一律叫《魔鬼终结者》,连他改变戏路后出演的家庭喜剧《一路响叮当》也被翻译成《魔鬼大帝》,根本八杆子打不着,可怜的老施真是鬼上身了。
  要说明三者区别,举一部影片的不同译名可能会比较有说服力。《Pretty Woman》,一部经典的好莱
坞影片,讲述的是茱莉娅·罗伯茨主演的应召女郎和李察-基尔扮演的高层白领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大陆译法很老实——《漂亮女人》,乍一听是不错,基本意思都表达对了,可就是缺点儿什么。香港译为《风月俏佳人》,耐人寻味:“风月”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职业,“俏佳人”既是对女一号的誉美,更是对那段姻缘的赞颂,相当不俗。至于台湾,叫《麻雀变凤凰》,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它是指女主角由风尘女子最后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可是没看过的人多半会以为是安徒生童话呢!况且以麻雀比喻“大嘴美人”,实在欠妥。
  又如黛米-摩尔主演的《G·I·Jane》,反映了一名美国女兵的艰难成长。大陆照旧翻译为《美国女兵》,也算不赖。香港人就比较会动脑筋,抽取其中简刻苦锻炼,最终成功的精华,浓缩为《壮志
雄心》,让人不禁联想起阿汤哥的《壮
志凌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台湾就不行了,愣是给翻译成《魔鬼女大兵》,后三个字倒还有商榷余地,却不知“魔鬼”二字从何而来?难道是说军营的魔鬼训练?
  当然,三种翻译中并不是说香港译法就总是最恰当的,再举一部荣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The English Patient》为例。大陆直译为《英国病人》,很能反映剧中人物心态;香港译名改了两个字,叫《英伦情人》,多了几分西洋式的浪漫,却少了对人物内心的关注。台湾译法这次也还可以,套用了王馨平的一首成名曲——《别问我是谁》,我猜想多半是暗指剧中毁容那一段吧。相比之下,港台
都太过虚无缥缈,倒是大陆译法更合适些。
  当然。说是这三种译法也不绝对,更不是一成不变。尤其是大陆,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博大的兼容性,吸取各家之长,往往会译出一些经典的名字。早些年的《The Waterloo Bridge》就翻译成了《魂断蓝桥》,而不是直译为《滑铁卢之桥》,否则人家还以为是有关拿破仑的电影呢。不过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是“蓝”桥呢?难道那座桥是蓝的?当时看的是黑白片,不甚清楚,希望能有高人不吝赐教。再如《阿甘正传》,本来片名叫《Forest Gump》,是傻阿甘的名字,中影公司这次别出心裁,仿鲁迅大叔的《阿Q正传》而做,赢得满堂喝彩,令人拍案叫绝。。还有,比如将《Speed》译成《生死时速》,将《Blade》译成《刀锋战士》,都是相当不错的。然而我一直有一个小小的遗憾,为什么人们把《Gone With The Wind》翻译成《飘》或者《乱世佳人》,而不翻译成《随风而逝》,窃以为后者更贴切也更伤感些。
  说了国外影片翻译成中文的,下面谈谈中文影片译成外文的。相比之下,走样的就更多了,也更搞笑。依旧是分三类。大陆以前的电影不太向国外出口,近几年好了些,不过翻译还比较谨慎,这里只举一个例子——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译为《Farewell My Concubine》,什么意思?再直译回来就是《再见我的妾》,意思是不错,可那种豪情、悲壮、凄美、缠绵一下子全没了,感觉怪怪的,而且据我所知,虞姬是项羽的原配吧?怎么就硬是做了偏房呢?
  在香港,历来是中英文通用,也比较重视电影的对外推广,英文翻译相对来说好一些。但有时候也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我最喜欢的《东方不败》,港译《The East Is Red》,说白了就是“东方红”,外行人一看,还以为是革命影片呢!同样是徐克导演的另一部影片《梁祝》(吴奇隆、杨采妮主演),翻译成《The L
overs》(爱人们),倒也还可以接受。最近几年香港大概受了周星星同学无厘头
风格的影响,翻译也古怪起来。黎明等主演的《甜蜜蜜》,香港对外翻译成《Comrade,Almost A Love Story》,我是始终不能很好地理解。至于舒淇的《情男女》,英文名竟然叫《Viva Erotica》,中文可以说《万岁,黄书刊》,勉强凑合吧!还有《风云——雄霸天下》愣是译成《The Storm Riders》——《暴风骑士》,风是有了,那步惊云呢?再有就是星爷的经典之作《大话西游》,译名叫《Chinese Odyssey》——《中国的奥得赛》,我有读过《荷马史诗》,对这个翻译不敢苟同,意思上有一点那个味道,但感觉实在离谱。
  说到台湾电影,平时接触的不如香港、大陆的多,前一段时间《花样年华》很火,我们来看一下它的译名《In The Mood Of Love》,中文应该叫《在爱的氛围里》吧?有点不妥,也不至于太荒谬。再来看王家卫的另一部知名作品《重庆森林》,翻译为《Chung King Express》。Express在英语里有多个意思,基本的有两个:表达、表达方式或者特快专递。老外若是理解为《重庆表达式》倒还好些,万一以为是《重庆特快专递》呢?我实在不敢想象。
  英语水平不高,看的电影有限,手中的资料更是少的可怜,对其中某些译名可能在拼写、理解上有误,所谓的三种分法也是一时心血来潮,希望能有爱好电影的同道高人指点一二。
电影译名我不知道你是谁
改到你不懂?
近期上档的电影中有一部《我知道你是谁》,它的名字让我听了完全没有掏腰包买票的冲动,孰料看到海报才愣了———这部电影居然是《CATCH ME, IF YOU CAN》(你能的话就来抓我)。原名颇有点儿捉迷藏的味道,挺贴合警匪斗智的内容的,但译名就显然没了那种调侃的味儿了,译名让人感觉“我不知道你是谁”了,不免叫人意兴阑珊。
李小璐胸围《我知道你是谁》在部分地区上映时,曾被译为《猫鼠游戏》《神鬼交锋》和《逍遥法外》。现在观众的眼界越来越宽,欣赏水平越来越高,电影改不改名,改成什么名直接影响到票房收入。就在《我知道你是谁》定名后,有关人士忽然又有点后悔:按照剧情,完全可以把中文译名翻成更引人入胜的《抓的就是你》。只是此时影片的中文译制工作已经结束,片名已无法更改,只能让这部精彩的大片带着一丝遗憾上市了。
现在最热门的专业
近期还有几部大片同时上映,其中的《当树枝折断时》乍一看绝对让人以为是一部文艺片,其实这部原名为《第七只断手》的影片是一部地道的悬念片,而改成现在这个富有
诗意的译名恐怕会赶走不少观众。当然也有改得不错的,拉丁天后詹尼弗·洛佩兹领衔主演的《曼哈顿女佣》现在被改成
《曼哈顿灰姑娘》,就使原先毫无文采的名字增添了几分鲜活。 赵温柔
其实引进大片因译名不当而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例早已屡见不鲜。前年年底引进的歌舞大片《红磨坊》被改名为《梦断花都》就令所有的影迷感到一头雾水: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个片名?当得知就是《红磨坊》一片后,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这个片名改得多此一举。
《红磨坊》这部已经在世界各地公映并产生广泛影响,尤其在华人地区已有现成译名的影片,改成现名至少有两个负面作用:其一,对已有片名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损失;其二,给盗版商创造了第二次机会,影片上映时他们把原有的“红磨坊”封面改名为“梦断花都”,继续扩大“生意”,影片无意中为盗版作了一回广告。
另一部美国进口大片在引进前被大多数媒体译为《兵临城下》,引进后译名却被确定为《决战中的较量》。很多观众获悉“真相”后对该片改名很不理解:《兵临城下》忠实于原名,上口、传神,观众又熟悉,为什么引进后还要改呢?他们认为《决战中的较量》有些“土气”,不像进口大片的名字。这样的改名,明显是有点“化神奇为腐朽”了。
电影译名有点乱
说起《我知道你是谁》这个电影名,倒是让我顺带想起了近期一系列流行的电影名模式———《我的 XXXX》,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兄弟妹、我的野蛮女友、我的黑道老婆、我的失忆男友……甚至俞钟导演的《我的兄弟妹》狂赚了人们的热泪,又把《北雁南飞》也改为《我的美丽乡愁》…… 怎样给文档加密
为什么是“我的”,而不是“你的”“他的”“大家”的呢?曾经有人说过,电影是最华丽最完美的。要诱观众落入导演意图中的圈套,自然是从”正名”开始———用第一人称将那种强迫感套给观众。 新埂结衣
高凌风离婚这样的电影名字倒也罢了,毕竟也算是贴题。但有些电影译名还真是大众化得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西区故事》别名为《梦断城西》。爱情片基本上就叫《 XX情未了》《 XX情人》《情迷 XXX》;史诗片无非就是《惊世 XX》《绝世 XX》;特工片干脆就叫《 XX特工》,或者《碟海 XX》《碟影 XX》,如今年年初的《临时特工》( BAD COMPANY)、《碟海计中计》( THE RECRUIT)——而让人纳闷的是,这些片子似乎原名都算比较切中要旨,译名就实在有点“耍太极”了。
香港对电影的译名有时又戏谑得过分了。比
如奥斯卡提名最佳片直译为《关于斯密特》,港译居然是《薯麦先生》(”薯麦”:粤方言,愚蠢得如番薯的意思)———取斯密特的谐音,这样的译法其实就是
重搬同为杰克尼克逊主演的另一部影片《猫屎先生》(《 AS GOOD AS IT GETS》)———毕竟《猫屎先生》还有点贴题,说明猫屎先生惹人厌,可是《关于斯密特》是一部关于老年人生活的片子,并没有太多滑稽的场面,用“薯麦”来形容斯密特先生难免会让人对这部严肃题材的片子错误定位——当然,也引来了不少想傻笑一番的观众。不过译名中也不乏神来之笔的。例如,取其深意命名为《她比烟花寂寞》的《HILARY AND JACKY》就被赋予了寂寞而璀璨的诗意。 然而就在不久前,《钢琴别恋》曾被译为《*货,我砍掉你手指!》,真是令人感到难以置信。
西方电影小说的名字都比较含蓄,如人名地名什么的。中国的名字总想一语道破,结果弄不好就俗了。试想用现在流行的方法给以下的影片取名《简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没准就是丑女恋和一个男人和五个女人的故事了。
比起小说,电影更大众化一点,取个平庸的名字可以理解。同是一个“Gone With The Wind”,“飘”是很传神的译名,而“乱世佳人”也凑合了。其他一些解放前的译名在贴近中国人口味的同时总有一些考究。感觉是香港的电影译名一味从商业化考虑,极端媚俗,但也有不错的如《石破天惊》。台湾较承袭旧风格,大陆的从前绝大多数直译,现在也开始学习香港和台湾的做法。
其实不好处理的直接译音有何不可。类似的还有《卡萨布兰卡》就比《北非谍影》更好,这种内容丰富的作品是不能用四字伪成语来概括的。在通常情况下,直接叫原名更容易让观众接受。但许多人限
于英语的水平不佳,瞪着有些名字就是叫不上来 开始养成了看哪个中文译名舒服叫哪个的习惯。相对来说,在港译没有开始走套路XX战士、捍卫XX之类之前的港译还是比较收观众喜欢的。象《人鬼情未了》《风月俏佳人》《壮志凌云》等,感到特别的传神。近两年最为欣赏的是《这个杀手不太冷》,虽然本来叫《里昂》也有不在名字上的意思,但毕竟属于又有新意、又传神,还带上那么点深度。
译名的产生,还跟当地的文化背景有关。毕竟译名是为本地观众取的,必须符合本地观众,特别是那些有可能买票入场的观众的口味。在一个地方受欢迎的译名,其它地方的观众可能很不习惯。在这个意义上,把港台的译名作为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