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经营效益分析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分析
 
   
 
谢楠八卦
 
 
 
 
 
 
     
 
 
 
陈小纭前男友歌手张睿 
 
(一)资本状况
2003年,监管当局开始推行严格资本管理。按照银监会的规定,2006年底之前,所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到4%。在此情势下,资本金约束将成为各家股份制银行实现进一步规模扩张的瓶颈,并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
从整体上看,2004~2005年,以注资、冲销不良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和海内外上市为主要内容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使得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了根本性提高,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或超过了8%的监管要求,工行、建行、交行甚至达到了10%的稳健水平(见图18-1)。据中诚信估计,2003年初,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能
够达到全球标准的银行资产占全部银行资产的比例只有0.56%,但是到2004年底,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的资产占比达到了47%以上。我们估计,在2005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随着交行、建行、中行、工行相继改组上市,农行、广发行以及城商行的改革和财务重组的进展以及整体银行经营业绩的提升,这一比例还会有显著的提升。但我们注意到,资本严重不足仍然是中国银行业的突出问题,按照2004年银监会颁布的新的资本监管口径计算,从资本中剔除专项准备、其他准备及当年利润等传统项目,并且对尚未提足的贷款损失准备也从资本中扣减,同时不考虑国内外风险资产发生变动的情况,要使整体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最低要求,则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依然巨大。因此,要达到监管要求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金缺口。
快乐大本营霍汶希就股份制银行而言,缺少政府政策的支撑以及资本补充渠道相对有限,如果资本约束与业务发展尚不能有机结合,面临的资本瓶颈愈来愈大,8%的监管标准的硬约束逼迫着股份制银行2005年开始进行大力度的业务转型。从资本充足率情况看,较早进行战略转型的招行开始凸现其优势,尽管规模扩张仍保持相对较高增速,但资本充足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的水平。交行2005年完成IPO在港上市,资本充足率高达11.52%,国际融资市场的便利,为交行今后数年业务高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信于2005年年底获得集团注资,资本充足
率上升至8.18%,达到监管标准,中信集团强大的谈判能力为银行未来上市、资本金补充提供了强大支撑,我们对中信未来数年业务发展持乐观态度。
画壁演员
图18-1 2005年度全国性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
比较浦发、民生、兴业、华夏这几家绩效不错的银行,浦发2006年有A股增发计划;民生计划发行46亿元混合债同时可能赴港上市,寻求补充资本金的长效机制;华夏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稍高,2006年还有空间发行次级债,此外德意志银行参股完成还能获得资本金支持;作为非上市银行的兴业银行,资本压力显然要大得多,目前可用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基本都已用足,在未来数年中,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扩张资产规模,尽可能地扩大市场份额,仍然还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目标。因此,尽快在境内外上市,建立起可持续的资本金补充渠道,是一个相当迫切的任务。
在三家资本远未达标的股份制银行中,光大的前景较为明朗,清产核资完成后,2006年若能顺利完成汇金注资和引入渣打银行,各项指标会有质的改观;广发行重组究竟花落谁家,究竟算中资行还是外资行,目前还是未定之数;比较起来,我们对于深发展的情况更为担忧一些,2004年新桥入主深发展后,历时近两年的整合,依然没能为深发展到成功的资本金补充的解决方案(见表18-1)。
表18-1 股份制银行近年来资本金补充情况(1999~2005年)
手机root权限
续表18-1
(二)资产质量
近些年,中国政府曾对国有银行系统实施了三次重要的救助,以降低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和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1997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充实资本金。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并接受了四大国行剥离的1.4 万亿
家驹语录元不良资产。四大行以这些不良资产换取了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此举提高了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但没有提高其资产的流动性。2004年和2005年政府先后又对中行、建行和工行实施了第二次财务救助,从中国外汇储备中先后拿出600亿美元注入三家银行,总共剥离7300 多亿元可疑类贷款和核销4500亿元损失类贷款(表18-2)。上述政府对国有银行的救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解决了国有银行的历史包袱和沉重负担,但国有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还有赖于其自身经营机制的转变和公司治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