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过程与方法
搜集、讨论、整理传统节日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
重点
1.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素材
铜仁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管理系统
1.搜集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等图片资料。
2.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2.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趣导入, 走近课文。
  师: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请同学们猜猜诗中所写的是什么节日? (课件出示2)
生:重阳节。
  师: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实,祖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请和老师一起,来了解祖国传统节日到底有多少。
   由古诗句来猜节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
1.要求:朗读本课,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课件出示3)朗读本文的时候,以轻快的声音,亲切的语气反复诵读。 三字一句,三字一句,再七字一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在读的时候,大家仔细体会。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师点评。
2.一,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课件出示4)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①师: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喜欢过春节吗?
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生交流)
(课件出示5)(师播放春节有关图片)春节俗称“过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惯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②请一年当中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生自由说)
师出示节日名: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节日,大家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传统节日?为什么?
说说各节日的时间,引导比较:从各个节日的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日历上有两种日期——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我国古代人民采用的是农历纪年法,用公历,农历是区分传统节日一个好办法。
这些节日是从古代就已产生并流传至今,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就把它叫做中国传统节日。(板书)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把它们记在心里。
③同学们在课文中一,画一画,看看每一个传统节日人们是怎么过的。
生: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生:元宵——看花灯。
生:清明——扫墓
生:端午:吃粽子,赛龙舟。
生:七月七——乞巧
生:中秋——吃月饼
生:重阳——赏菊 登高
④大家去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课件出示6-11)(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相互补充,师相机板书:风俗、食俗、由来、传说、诗词)
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清明节的扫墓、踏青、诗词;春节的对联、扫尘、守岁等,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诗;元宵节的猜灯谜、逛花灯、吃元宵、庆团圆……
大家阅读后,填表。(课件出示12)
支付宝蚂蚁森林
节  日
风    俗    习    惯
春节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节
扫墓
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乞巧节
春节祝福语四字牛郎织女相会
中秋节
吃月饼
重阳节
敬老、踏秋、赏菊、登高
 
朗读指导,为学生诵读本文,背诵本文打下了基础。
课伊始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明确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
搜集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节日活动等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传统节日了解,然后让学生填表,系统地整理传统节日知识,让学生在心中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总结: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生活习性、民族心理的有力体现,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同学们会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究丰富多彩的节日,了解有关传统节日更丰富的内容,也希望下节课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收获!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音节补充完整。
l            x                t                t 
郎          巷                            统   
j            x                b                t 
            宵                            贴
2. 认真读课文,背诵课文。
 
【答案】
1. ánɡ ànɡ ánɡ ǒnɡ ú iāo ǐnɡ
2.略。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背诵课文。
准备
非诚勿扰谢羽亿微博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一、识字写字
    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课件出示14)出示菊花图,让学生认识菊。由小船的图片,认识舟。
2.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课件出示15)
----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课件出示16)
①爱惜粮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②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一起吃团圆饭。
钟响,我知道要起床了。
④星期天,我们班的同学义务去
4.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后鼻韵母的字比较多,如“统、巷、堂、郎、饼、赏”等,学生一起反复读几遍。
相近的字:
般-船-舟  扫-雪  团-困  闹-闯  传-转
(2)观察发现。难写的字:
  (3)重点讲解。
撇捺都要写得舒展,上面横画一定要写长点,撇捺交角稍微大点,这样字就写得美观。
下的四点排列要注意方向,第一点向左,二、三点向下,第四点向右第一是斜撇,第二个撇要写成“竖撇”。
写的时候要注意“车”的下面横画变成提。
二、拓展实践
我国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刚才说到的还只是最具影响力、最普遍的几个,除此之外,许多少数民族也都保留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请同学们课外多去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吧
 
运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去识字、记字。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并巩固了学生识字。
对读音不同、字形相似、书写困难的字重点进行讲解,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质量。
由课文中的传统节日延伸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拓展了课文内容,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
板书
内容
                
识字2.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   风俗习惯
春节  贴窗花 放鞭炮
元宵  蔡健雅 抄袭看花灯
清明  扫墓
端午  赛龙舟  吃粽子 艾香
七月 
  吃月饼
重阳  敬老   登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tuán duì    rè nɑo     dà jiē     sǎo dì        ài yè
                                                 
2.比一比,再组词。
  团(    )  舟(    )  贴(    )  转(    )  艾(    )
圆(  )  船(    )  占(    )  传(    )  父(    )
3.读一读,做后面的题目。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叫做“年”。
年住在山洞里,它是山中霸王。老虎、狮子、黑熊一看到它,便吓得逃命。每当新春快来的时候,年便跑下山来,进村吃人。
有两个放牛的孩子,一个叫阿山,一个叫阿水,他们很有心计。
  这天,年来了,两个小牧童真够大胆,他俩不断地挥动牛鞭催牛快走。牛鞭声劈哩啪啦地响,年逃窜得更快了。 “原来年害怕牛鞭声!”
  阿山和阿水赶着牛进村,远远看到年窜到吴公公家门。吴公公家门前晒了一件大红衣裳,年吓得扭转头,朝村后头跑去。
  那边也有一个村子。此时,夜幕降临了,年一见家家户户的窗口明亮亮地闪着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又扭转头跑了。这时,阿山和阿水已经把牛赶进棚里,又追过去。他俩故意把鞭子甩得啪啪响,年惊恐地怪叫着,跑上山了。
  阿山和阿水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回到村里,他们对乡亲们说;“原来年怕响、怕红、怕火。咱们知道它的弱点,往后可以抵御它了。”
电影普罗米修斯  从此,人们便把正月初一叫做“过年”。每当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鞭炮,点红蜡烛,穿红衣服,以“红”为吉利的象征。据说这些风俗都是当年抵御“年”的办法逐渐演化过来的。
①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临  A.jiàng    B.xiáng
②选出下面这些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凶恶(  )[反义词]   A.丑陋    B.善良    C.美丽
故意(    ) [近义词]  A.特意    B.意思      C.有意
③过年的时候要放鞭炮,读了本文,你知道放鞭炮的来历吗?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答案】
1. 团队  热闹  大街  扫地 艾叶
2. 略。
3. ①A ② B A  ③因为年怕甩牛鞭的响声,后来,人们用放鞭炮来赶走年。
教学反思
过节,对于每一位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在吸引大家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等等。但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也还停留在表面。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什么呢?因为春节贴春联、放烟花;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亮吃月饼,这些内容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民风民俗,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教师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中合作交流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多种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有关美丽传说和神秘故事中的文化内涵,教师适时引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各省贺岁对联和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以丰富活动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体验节日文化的乐趣,感悟民风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大团结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