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
-51-
环境的治理与修复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宜昌为例唐装男款
望 晨,马婷婷
(湖北文理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摘要]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必将影响地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
宜昌市为例,将宜昌市的整体发展划分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环境治理与修复阶段和绿发展阶段三个阶段,探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其产生的影响。前两个阶段基本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发展,诱发的突出环境问题引起了政府的干预,导致众多企业不得不在环保产业理念下选择转型升级。当前,宜昌市正处在绿发展的阶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力求和谐统一发展。
[关键词]生态保护;绿发展;产业升级;宜昌市[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早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的,尽管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地区环境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当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能与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相匹配时,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的需要高出了对于物质发展的需要,因此,短期内对于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必然会优先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当环境恢复到适当水平之后,环境的治理与地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则相对缓和,此时则可以体现出环境治理对于地区的发展的长远意义。
宜昌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是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以水电、磷矿产资源以及重化工业兴起的资源型城市,2011年及以前该城市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GDP 逐渐增长且增速较快,但在2011年之后,宜昌市逐渐开始转型,并开始倡导绿发展,发展以环境为重的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增长模式,GDP 增速减缓(图1)。现阶段,宜昌
市正处于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加速阶段。
图1 宜昌市2008—2019年各年GDP 总量及增速
1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1.1 产业发展概况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作为一个因水电而兴、矿产资源和航运资源丰富的区域重点城市,宜昌沿江分布了大量化工企业,丰富的磷矿产资源被开发利用并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整个宜昌市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大部分力量,并且在宜昌市逐渐形成了以磷、煤、盐化工为主导,其他硅化工为补充的产业格局。这也就决定了宜昌市在一定时间段内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并且重化工业将是宜昌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1年是近十二年内宜昌市GDP 增速最快的一年,就这一年而言,宜昌市工业增加值910.9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82.77%,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5.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4%,经济发展大部分来源于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中重化工业发展又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2011年宜昌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4:57.5:31.1变化为11.2:60.6:28.2,由此可见,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宜昌市的第三产业发展并不充分,并没发挥出旅游业的优势。
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之下,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就必然会引起大量的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化工产业较为集中,沿江15km 范围内化工企业的数量约占工业总数的40%左右,给长江的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1.2 环境概况
磷矿产资源作为宜昌市重要的资源,其开采以及加工的相关产业势必是分布较多且较广的,磷矿开采企业大都分布在河流附近,分布最广的是黄柏河流域,虽然几乎所有的开采企业
都有污水处理设备,但由于管理的不到位以及处理工艺较为落后,部分企业将没有处理以及处理不合格的污水直接排放至河流中,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2013年小溪塔和平湖河段工业
科技公司名称大全[收稿日期]2020-08-19
阿信女友蛋蛋[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2019年度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自然科学类(2019KYPY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143);2020年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     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20016)。
[作者简介]望晨(1999—),男,湖北省宜昌人,本科在读。
望 晨,等:环境的治理与修复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资源·环境-52-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1期(总第497期)
污染源数量约为2010年的2倍,工业污水排放量为2010年的5倍,黄柏河城区段工业污染逐年加剧。
大多数开采企业都采取地下深部开采形式,开采规模大,产生大量的井矿涌水,部分企业对于含磷颗粒的井矿涌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并且尾矿堆放占用大量的土地,露天堆放也会造成大量粉尘,有害物质经地表水下渗流入地下污染地下水体,进而对周边水体产生严重危害。
工业的迅速发展,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也急剧增加,这也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酸雨问题。2010年底,宜昌市中心城区在用工业锅炉85台,工业窖炉45台,能源结构还是以煤炭为主。2011年,宜昌市城区降水pH值年均值5.05,酸雨发生频率为77.5%,相比2010年上升了26.2个百分点。
2011年,宜昌市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总量是2590.81亿标m3,其中城区538.94亿标m3。工业废气主要来源于建材、化工和电力三个行业;同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是32251.47万t,其中工业废水占据19987.52万t,城区全年废水排放总量为12497.12万t,其中工业废水占7202.29万t;同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66.96万t。
蓝牙耳机怎么连接电脑
2 环境的治理与修复阶段
2.1 市场调节起诉欠钱不还的程序和费用
近几年来,宜昌市多次曝光了由工业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2014年7月,宜昌楚韵建材公司被举
报不规范排放蒸汽冷凝水、烟气除尘废水的违法行为,被环保部门处罚。2015年4月,宜昌蒙特锰业被暴露出企业污水直排清江江,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2017年11月,4家宜昌大气污染企业被揭露出企业工地扬尘、废气直排等严重大气污染问题。宜昌市工业产业迅速发展,但也给其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现如今对已被破坏或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需要大量的环保投入,只有在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的情况下,才能基本解决环境问题,才能让社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市场失灵意味着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造成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学表明:市场机制可以实现企业与产品以及消费者之间的高效生产要素分配以及产品的高效配置。但在现实情况下,因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环境保护积极外部性、环境资源的公共性质、交易成本、环境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市场失灵情况的出现,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让企业造成环境污染。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应强势介入市场,主动纠正并干预市场,由于市场失灵,政府必须直接介入经济和社会。在政府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对于市场失灵的情况,有必要用相关政策和举措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出现,关注到环境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人与环境的矛盾愈发突出,政府管理职能逐步向环境扩张。
环境的进一步污染,就需要政府加强对于工业对于企业的干预,以此来治理和修护环境。宜昌市在2017年预计对全市化工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和产业升级推动134家化工企业“关停、搬迁、转产、改造”,
而2017年宜昌市GDP增速再次跌落谷底。短期来说,市场机制的调整对于宜昌市重化工业以及经济发展是一次打击,但对于环境的治理与修护来说是一次长足发展,对于之后的产业转型与升级,以及绿发展是一次推动。
2.2 环境保护与修复倒逼产业转型与升级
早期宜昌市依托磷矿产资源以及靠江的航运优势,大力发展化工产业,并逐渐形成沿江的高密集度的产业布局,化工围江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并且化工产业作为宜昌市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存在着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科技含量低、产品优势不突出、对环境破坏大等问题,随着“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化工企业也就面临着未来发展问题,这就需要宜昌市第二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绿转型与升级,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化工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具体来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用途管理要求,对现有化工园区进行分类整治,划分多个不同功能的区域,最后依法关闭或搬离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长江及其支流岸线1km范围内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化工企业。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利用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对国家产业政策和宜昌市相关政策明令禁止的产业、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并化解过剩产能。限制传统化工产业规模扩张,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有
机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端工业产品,推动并发展石墨烯等特资源的发掘利用。三是实现产业的绿转型,引进先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提升企业现有的产业装置,加快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推动磷矿产资源生态堆存和综合利用。
在这样的产业转型与升级之下,短期内势必会对宜昌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2014—2016年,化工产业未完全进行转型升级时宜昌市国民生产总值稳居全省第二,作为支柱产业的化工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之后,产值大幅减少,2017年宜昌市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在湖北省属于垫底水平,2018年才得到恢复性增长。但从长期来看,环境、资源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通过控制布局、调整结构、引进技术,促进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业集规模的扩大,企业会得到长足发展,进而带动第二产业再次发展。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下,整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会不断提升。
3 绿发展阶段
3.1 绿发展思路
宜昌市现在正处于绿发展阶段,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必然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结合环境的绿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以此来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共
(下转P77)
畜牧·水产
根廷、乌拉圭、伊朗、安哥拉等国家有过洋性渔业合作。有待开发合作的国家尚有东帝汶、基里巴斯、巴布新几内亚、汤加王国等。北冰洋及其周围的边缘海,蕴含大量的低温环境鱼类,也可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姚丽娜,刘洋,等.我国远洋渔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兼对浙江省的
解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07):94-102+112.
[2] 朱文斌,陈峰,郭爱,等.浙江省远洋渔业发展现状与探讨[J].渔
业信息与战略,2016,31(2):112-115.[3] 蔡啸涛,石桂华,周挺,等.西南大西洋公海鱿鱼探捕产量及销售
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231-232+238.
[4] 王吉腾,姜欣,颜显辉,等.新形势下远洋渔业经济发展分析及对
策建议[J].现代营销,2016(11):185-186.
[5] 孙建富,王丹,等.辽宁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辽宁
经济2015(04):36-39.
同的发展。在绿发展的方式之下,宜昌市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宜昌市作为长江中上游的分界处以及中下游结合处,拥有较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在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初步形成了以化工产业、特经济作物种植、食品加工业以及水电气基础设施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并且旅游、物流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同时,宜昌市也有着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所占比例较大等问题,并且第三产业占比为32%,较全国51.6%的平均水平来说偏低。
在目前资源与环境两个条件的约束条件下,推动产业绿发展、转型升级,以提高发展质量和环境效益为中心,动能改造和动能培育同时进行,并坚持以生态为先的绿发展,依靠技术改革、区域合作以及产业集的发展策略,构建绿产业发展体系,并积极探索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道路,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此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统一,根据各产业的发展水平提出对应的发展方案。
表1 宜昌市各产业发展方案
发展水平涉及主要产业类型方案
落后产业建材、化工、矿产资源淘汰、转移
与先进水平存在
差距轻纺、化工、医药、装备
制造、冶金建材
技术革新、产业
集、绿改造
有竞争优势及发
展潜力旅游、物流、食品
集发展、区域
合作
基础薄弱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
区域合作、技术
引进、智能制造
3.2 绿发展方式
在不断推动落后产业淘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要不断培育新兴绿产业,寻绿经济增长极。持续扶持并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高科技产业。充分利用本土化工产业优势,让化工产业向高端产能发展,集聚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产业资源,以军工、新能源等领域的高端需求为发展目标,推动化工产业向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方向发展,升级改造为以智能化和绿化为目标的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地方主导产业,争取让宜昌成为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基地以及国家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结合自身制造产业优势,建设现代制造中心,大力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电子材料制造业等。依靠天然的航运优势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建设长江中上游产业转移的承载地,并且发展园区合作共建,吸纳下游上海,中游武汉,上游重庆、成都等地的高科技产业,营造高起点的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中心,积极承接长江经济带及长江三角洲电子产业转移。
在生态产业方面,发展生态农业,以宜昌市资源方面的相对优势为基础,以食品加工业及特农业种植业两大产业为支撑,不断开发柑橘、茶叶以及绿蔬菜等经济作物及其他本地优势资源,构建以农、林、牧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集。发展综合物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增强三峡枢纽港的综合枢纽功能,建设集仓储、保税、贸易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大型中转港口,以港口为中心以各县区为补充构建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城市,逐步发展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物流城市。同时,利用长江航运优势发展临港经济,推动港口、物流园及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长江经济带战略,长江中游城市建设,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和三峡后续工作开展等重大战略形成叠加效应,为宜昌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依托生态文化资源,突出“三峡大坝”的引领优势,以香溪河、清江流域等为主体,以旅游带联结各个节点产品的方式,进行联动开发,以全域旅游为路径,结合打造特小镇、建设美丽乡村等路径,发展三峡香溪国际旅游休闲区、宜昌清江康养旅游试验区、宜昌旅游文化创意基地等生态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旅游”跨界经营成为可能,也有助于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宋莉.生态文明背景下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研究[D].武汉:无线信号放大器
华中科技大学,2019.
[2] 马晓瑜,彭琦,刘晨雪.宜昌市磷化工产业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建
议[J].法制博览,2019(06):125-126.
[3] 毕雪,杨梦斐,田志福.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污染特征及防治措施
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04):99-103.
[4] 黄羽,张利.宜昌市酸雨现状浅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
(S2):435-437.
[5] 王乐凡. 宜昌市政府环保投入绩效评估研究[D].宜昌:三峡大学,
2018.
[6] 李锟,韩振超,朱娟,吴平.区域绿转型发展策略研究——以湖
北省宜昌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8,20(03):21-29.
(上接P52)
闫佳雯,等:浙江省远洋渔业发展有关问题探讨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