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10*1’
名词解释  5*4’
简述      4*10’
分析      1*30’
1、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P1)
口语
印刷
电子传播
网络与新媒体
2、“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其严谨的表述应该为“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互动性,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家庭主要成员情况*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信息发送和接收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进行。
*概念: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化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本书中讨论的新媒体主要指互联网
3、一个新的传播媒体 从普及到5000万用户(P2)
收音机——38年
电视——13年
互联网——4年
微博——14个月黄有龙 赵薇
…….
4、新传播革命的本质(P2)
*即时、海量、互动的特点,解决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从技术上赋予了公民公开表达的权力。
*法律赋予了公民传播的权利,技术赋予了公民传播的权力
传播权利——权力,新传播革命本质内涵
一、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第四次传播革命首先打破的是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源的掌控。
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三、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很长一段时间的传播研究都是为传媒服务、为研究传播行为如何控制受众服务的。包括美国战时建立的战时新闻局等,都是专门为权力机关或者说政府研究和制定宣传政府意图的计划,研究如何传播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5、第四次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P4)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取向。
这一次传播革命,本质上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力的全民化,通过解构国家对传播权力的垄断,使传播力量由国家转移到社会,从而消弱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信息形态上的主导地位,因而,它所带来的不是国家组织和治理能力的强化,而是对国家组织和治理能力的严重挑战。
“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中自上而下的层科制组织结构。
一、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二、社会关系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三、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6、新传播革命的挑战(P7)
一、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二、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三、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四、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7、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P10)
全球化——现代性
个人化——后现代性
现代性的突出特征是全球化,而后现代性的精神特质是碎片化。
8、2019-2020互联网16个趋势(《企鹅智酷》)
1.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红利正在向新板块迁移;在一二线城市,18-40岁的核心用户中,互联网红利日益稀少;
2. 老年网民的增长比我们想象的更快,不论规模还是消费能力,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红利中最大的一块;
3. 在低年龄段上,红利从年轻流向低幼,更多10岁以下儿童及其父母,在互联网上消费内容、购买服务;
4. 庞大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对手机很依赖。互联网不仅为他们提供娱乐,还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和认知;
5. 五线及以下城市,包括农村,是互联网新热土。那里的年轻人同样习惯了熬夜,拥有更多需要填满的时间;
6. 中国互联网未来族化将进一步加速。包括亚文化带来的圈层消费,追星带来的偶像经济;
紫微斗数入门
任斯璐微博7. 宏观经济的走势,将影响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消费选择(升级或降级),和消费密度(进一步网络化);
吴亦凡整容8. 母亲身份网民体扩大和消费导向转移(从个人到孩子),会给互联网母婴、教育等消费带来更大利好;
9. 随着新网民进入,移动互联网消费将从“碎片化”转向“板块化”,超长和超短内容收缩,中型内容崛起;
10. 新技术普遍成熟,将在基础层给互联网创新提供更高效率,但在前端,模式创新的关键还是抓住新网民;
11. 移动支付将全面普及,把线下零售高效接入互联网体系,整个市场将开启线上线下一体化阶段;
12. 绕过中间渠道,直接与消费者兑换获客成本的模式会更流行,新网民更分散,更依赖收益驱动的社交触达;
13. 轻度娱乐,包括休闲类游戏和低门槛视频,在低幼、银发等新网民中更易落地,在接下来有更大机会;
14. 智能手机对新网民(低幼、银发等)还是复杂,更简单交互,提供特定内容的智能硬件,将迎来机会;
15. 互联网将孤岛连成大陆,但信息冗余日益严重。未来,服务关系链的“岛式”产品,有机会崛起;
16. 视频对图片/文字的侵蚀还将持续并极有可能加速,在新网民中,视频可能是他们触网的第一介质。
 9、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P13)
*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是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The US Defense Department’s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 )制定的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又称“阿帕网”,标志着网络时代的开始。
*互联网的第一次快速发展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1983年,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P( Internet Protocol )协议,成为美国互联网的标准通信协议。
随后全球普遍采用这一系统结构,标志着全球互联网的正式诞生。
*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5年,Internet彻底走向商业化。
*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加速器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即WWW)的出现。
1990年,提出了万维网概念,采用超文本标识语言。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0、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Web1.0,门户时代。 典型特点是信息展示,基本上是一个单向的互动。
Web2.0,搜索/社交时代。典型特点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双向的互动。
Web3.0,大互联时代。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真正的3.0时代一定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
11、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P17)
一、数字化的优点:
(1)数字化意味着媒介文本内容可以和物质载体相分离。
(2)数据压缩到很小的空间。
(3)可以非常快的速度和非线性的方式处理。
(4)与模拟格式相比更易为人们所处。
二、数字化之于媒体:
(1)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数字化特征拓展了传输手段、接收终端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2)数字化的新媒体打破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的壁垒,使得同一内容具有了多介质传播的可能,大大增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联性,传播呈现出立体化、全景式的特点,媒介融合得以可能。
(3)数字化技术为海量信息传播提供基础。
12、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传播特征(P18)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代传者和受者的严格界限传播方式由单线性向线性传播发展到双向甚至多向交流
*点对面——点对点  面对面——所有人对所有人
*交互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传播的方向上,还体现在整个信息形成过程的改变带来了信息控制力的变化(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
*交互性还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
13、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外部效果特征。
一方面,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能够轻易做到即时传播。
突破地理区域的局限,具有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14、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15、新媒体的优势
(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3)零成本全球传播
(4)检索便捷
(5)多媒体互动
(6)超文本
(7)互动性
16、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化:数字技术走向大数据时代
*数字化是互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
二、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从Web1.0到Web 3.0
Web1.0 时代(1995-2004年)
第一代窄带互联网PC端,单向线性传播的网络新闻门户媒体、搜索门户媒体,(新浪等)
Web2.0 时代(2005-2009年)科比最经典的一句名言
第二代宽带互联网PC端, 基于人与人之间社会网络关系连接的“个人门户”传播模式,(微博等)。门户、社交时代
Web3.0时代(2010至今)
大互联时代
三、移动化: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5G
17、互联网的功能与应用
(1)信息传播的通道——BBS(电子公告板)、超级链接与门户、搜索引擎
(2)知识生产的平台——RSS(信息聚合)、Wiki(网络百科)、社会化书签
(3)人际交往的平台——E-mail、IM(即时通讯)、VOIP(IP电话)、SNS(社交网络)
(4)娱乐新天地——P2P(对等网络下载)、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视频分享、图片分享
(5)商务活动的平台——B2B/B2C/C2C/O2O
(6)意见自由市场——博客、微博、
*开放性与易接受性是互联网技术区别与其他技术的显著特征
“互联网在社会中,社会在互联网中”
18、电子公告板的主要功能
(1)供用户选择若干感兴趣的专业组和讨论组
(2)定期检查是否有新闻的消息发布
(3)“张贴”供他人阅读的文章
(4)“张贴”对别人文章的评论
19、“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成为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互联网成为海量共享的社会化知识生产平台。
20、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
(1)六度分隔理论
在一个充分发展的现代人类社会里,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2)150定律——人类智力允许人类维持的稳定社交网络人数的容限是1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