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的三⾸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描绘的是秋之⾊,展现了⼀幅动⼈的寒⼭秋⾊图;《赠刘景⽂》写的是秋末的景⾊,让⼈从残败中看到⽣机、看到希望,寄意深远,让⼈回味⽆穷;《夜书所见》写诗⼈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抒发了⼀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以及客居他乡、归⽆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课⽂原⽂
  ⼭⾏
  【唐】杜牧
徐璐老公  远上寒⼭⽯径斜,
  ⽩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花。
  赠刘景⽂
  【宋】苏轼
  荷尽已⽆擎⾬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金荷娜老公>王者荣耀虞姬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灯明。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教案1
  教学要求:
  1.⾃主学习本课⽣字,能⼯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课时
  ⼀、说话训练,进⼊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句或⼏句描写秋天景⾊的句⼦吗?(⽣说话练习)
  ⼆、故事导⼊,揭⽰课题:介绍杜牧、岳麓⼭。
  1.下⾯请同学们先听⼀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位⽂学家,他从⼩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他的诗⽴意新奇,优美隽永,⾻⽓雄劲,在当时⽂坛别具⼀格。他⼜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安做过⼏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虽⽂武全才,却⽆⼈赏识,所以他的诗⼤部分较为低沉,但⼀⾸诗除外,这⾸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就是________
  2.“⼭⾏”是什么意思?这座⼭在哪⾥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课件:岳麓⼭)
  岳麓⼭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脉的⼀部分,其峰海拔297⽶。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成为观赏红叶的之处。
  特⾊:岳麓⼭脚下,是我国宋代四⼤书院之⼀的岳麓书院,古⽊森森。在岳麓⼭腰青枫峡⾕中,建有⼀座以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长着⼀⼈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连⼀⽚。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岳麓⼭景区秀如琢⽟,⼭上遍布名胜古迹,⾃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就成为观赏红叶的之处。让我们⼀起跟随诗⼈去湖南长沙的岳麓⼭观赏红叶似⽕的枫叶吧。三温暖是什么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让我们⼀起来跟着朗读,⾃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出来,准备提问。
  3.⼩组交流诗意。
  4.检查⾃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家的⾃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XX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5.预设问题:
  (1)诗⼈⾸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径。
  ①什么叫寒⼭?什么叫⽯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看到了什么?
  ⽩云、⼈家。
  ①“⽣”是什么意思?
  ②第⼆句是什么意思?
  (3)诗⼈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由读古诗,体会哪⼏个字⽤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的地⽅都可以提出来。(⽣提问)
  2.⽣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研究再⼩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仿佛看到了……
  “⽯径斜”的“斜”给⼈以⽴体的感觉,把⼈们的视线引向⼭顶。
  (2)“⽩云⽣处”说明⼭⾼,“有⼈家”使整个画⾯充满⽣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诗⼈在⼭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径、⽩云、⼈家)是啊,画⾯上苍茫的⼭,洁⽩的云,隐约可见的黄⼟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红⽕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诗⼈置⾝这红艳艳似⽕的满⼭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此时的⼼情──“爱”。
  (课件:枫树林)下⾯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起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突然觉得这枫叶⽐什么还红?(⼆⽉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阳映照下的枫叶⽐⼆⽉的鲜花更红艳。诗⼈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红吗?诗⼈更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叶”的“霜”。经霜打过的枫叶⼀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在赞美⼀种怎样的精神呢?)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的追求吗?
  五、指导诵读诗句。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六、课外作业。
  改写《⼭⾏》或画⼀幅⼭⾏图。
  ⼀⾸好诗是美的,⼀幅好画是美的,⼀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麓⼭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第⼆课时
  ⼀、介绍引⼊。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所以他⼜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位诗⼈,叫刘景⽂,苏东坡写了⼀⾸诗送给他,我们⼀起去欣赏⼀下这⾸诗,好吗?
  ⼆、初读课⽂,⾃学⽣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
  2.⾃⼰读,借助拼⾳,读准字⾳。
  3.⾃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
  1.⾃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组内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拔。
  3.师⽣交流。
  4.教师读,学⽣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想,议⼀议。
  你认为⼀年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苏醒的女朋友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看。
  2.⽣抄写⽣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以旧引新,激趣导⼊。
  1.说说⾃⼰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离开故⼟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叫叶绍翁。有⼀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在外。⼀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情,便提笔写下了⼀⾸诗,⼤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诗。(课件显⽰课题——夜书所见)
  ⼆、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张幻灯⽚)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主学习,初步感知。
  1.⾃由朗读。借助拼⾳读准字⾳,读通、读正确这⾸诗。
  2.出⽰⽣字卡⽚检查学⽣认读⽣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重点指导⽣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夜深/篱落//⼀灯明。
男生长腹毛代表什么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再读准节奏,让学⽣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师范读古诗。要求学⽣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画⾯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诗中描写了哪⼏种事物?
  问题⼆:这⾸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四⼈为⼀⼩组进⾏讨论,各⾃对上⾯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画⾯出现参考答案:)⽼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童、灯明。
  答案⼆:⼀是动思乡之情,⼆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
  《⾈夜书所见》(清•查慎⾏)《泊船⽠洲》(宋•王安⽯)
【篇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教案2
  【教学⽬标】
  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和⽣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和⽣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和⽣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和诗⼈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丰富的想象⼒和语⾔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新课。
  1.交流古诗,体验情趣:同学们⼀定⾮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瑰宝,⽤最凝练、简洁的语⾔表达出美妙的境界。⼤⾃然的花草树⽊、鸟兽⾍鱼都是诗⼈作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的美景在诗⼈笔下变得更加奇妙。请同学们交流⾃⼰积累的描写四季景⾊的古诗。(学⽣⾃由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交流情况进⾏评议和⼩结。
  3.(课件出⽰2—5)描写四季的古诗,⿎励学⽣阅读积累。
  咏柳
  (唐代)贺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