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生产工具的进步    B.水利工程的发展    C.农耕文明的发达    D.隋唐盛世的繁荣
2.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罗马文明等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千年之间,它让瓷器和茶叶成为了永久的中国名片。这段材料强调了“它”(  )
A.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    B.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使中国经济领先世界
3.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你说我容易吗上辈子欠你的
时间(年)
创办人
企业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类型
1861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军事工业
1865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军事工业
1872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民用工业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民用工业
1890
张之洞
湖北织布官局
民用工业
王李丹电影
A.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4.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备废弛    B.观念落后    C.资金短缺    D.制度腐败
5.五四运动发生后,天津商会发表声明:“用特电恳诸公力为主张,勿稍退让,必将青岛收回,以保领土。”苏州市民致函苏州总商会,要求商会抵制日货,“莫畏强梁”。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商人是运动的领导者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违约责任条款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D.目的是要抵制经济侵略
6.某回忆录记载:“离开瑞金后,……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撤销。”这本回忆录的下一个章节最可能是(  )
A.生死攸关的转折  B.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C.陕甘军民传喜讯    D.百万雄师过大江
7.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
定,解放区的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  )
A.广大农民众分得了土地      B.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赵雅芝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9.“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公私合营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台湾。”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这说明(  )
A.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B.美国已经断绝一切和台湾的联系
C.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布置“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场馆时将屠呦呦、袁隆平的照片放在了一起。这一展台的标题应该是(  )
A.国防建设的成果    B.科学技术的成就    C.文化事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改善
12.“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三国杀2013标准版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13.“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了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这些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产品。”直接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事件是(  )
A.三角贸易    B.新航路的开辟    C.租地农场出现    D.人文主义的影响
14.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此后人们相信”影响宪政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政本身内部到”。符合麦考莱观点的是(  )
A.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B.工业革命是英国近代的最后一次革命
C.《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D.1688年后英国没有对宪政进行任何改进
15.“19世纪中期,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此时,这一“联合王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国家重归统一扫清发展障碍    D.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
16.“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这本书”有关的人物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巴尔扎克    D.马克思
17.“1922年的一天,莫斯科的街头市场上到处都是做生意的小商贩,他们贩卖着皮毛、瓷器等各种生活用品。”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苏联模式的推行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8.《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一书中写道:“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这个“灾难”具体是指(  )
A.美国从此走向了衰落    B.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各国都反对美国    D.经济全球化美国处于不利地位
19.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此外,联合国还对冲突后的地区采取和平建设的措施。材料强调(  )
A.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联合国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已经无可撼动
20.面对如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直接采取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治理污水排放    C.停止工业生产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上述材料,比较两个人物的思想有何异同点?
(2)思想影响着社会发展。请你再列举一例,来证明此观点。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自19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大致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000万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征……(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1)请你根据材料一在下面的年代尺上标出象征着民族工业“出现”和“短暂的春天”对应的时间,并指出在1895-1898年我国出现兴办实业浪潮的思想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征”?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你认为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哪些前提?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正如学者们所说,中国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农民)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1978年开始,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灌溉面积达10.08亿亩,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各类新型主体达330万家,农药使用量连续负增长,从传统到现代,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指出农民生活的变化。并回答促使这种变化出现的政策原因是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
(3)综合材料一、二,面对“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你对农业发展有何建议?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640-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