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老婆是谁
贝多芬《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24第一乐章音乐形态学与美学分析
作者:***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1期
pdf打开方式        【摘 要】本文的研究着眼点是《F大调“春天”奏鸣曲》op24的第一乐章,并从音乐结构分析入手,继而揭示音乐作品的美学特征和情感内涵。
柱间
        【关键词】贝多芬;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音乐形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66-02
梅兰竹菊诗句
        贝多芬一生写有10首小提琴奏鸣曲,从写作的时间跨度来看,这10首奏鸣曲在前后15年间完成(1797年-1812年)。从人们对贝多芬一生创作的大致分期来看,这些奏鸣曲都涵盖在早期与中期之中。在这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最著名的要数《F大调“春天”奏鸣曲》op24与《A大调“克莱采”奏鸣曲》op47。本文的研究着眼点是《F大调“春天”奏鸣曲》op24的第一乐章。
        一、音乐作品介绍送领导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24,大致写作于1800年至1801年之间,是献给莫里茨·冯·弗里斯伯爵的作品。
        在体裁结构上与海顿、莫扎特的同类作品大致相同,由习惯的四个乐章组成。显然,“春天”这一冠名与他的其余作品一样,都是后人给加上去的。相信“春天”二字是基于作品第一乐章开头那个灵活舒畅的主题意境,就像《“月光”奏鸣曲》的取名,是基于第一乐章那个柔板的意境一样。
        本曲①属于贝多芬的第二时期作品,海顿、莫扎特的影响已全然抹掉。与具有强烈个性的作品23号相比,也可发现其套曲的整体结构已从三乐章扩展到四乐章,展开部形式的进步及小提琴的音乐也已迈向新境界,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倾向也愈发显著。
王思佳男友        二、音乐结构分析
        这是个以奏鸣曲式框架写成的乐章,乐章的全过程大致呈现为明显的四大板块:第一块,1-87小节,从所用的音乐素材和不同主题间的调高布局来看,具有典型奏鸣曲式呈示
部的基本特征。第二块,87-124小节。从其素材的引用及发展方式来看,这部分具有鲜明的奏鸣曲式展开部的特征。第三块,124-232小节。从这部分的素材及各主题的调高布局来看,表现出奏鸣曲式再现部的基本特征。第四块,232-247小节。从其音乐素材的选择及整个部分的调性与调高情况来看,具有乐章终结的收拢功能,那是尾声的常见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