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
[民间音乐]
National folk music
江
中秋节好词好句南丝竹正式命名于20世纪50年代,此前又被称为“丝竹”“清音”“国乐”“细乐”
等,20
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研究高潮,对比其
他地方性音乐的研究情况,江南丝竹音乐是我国目前研究较为完善的地方性音乐。通过对其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在渊源方面诸家各抒己见,大致分为三种说法:一、魏良辅、张野塘———太仓说;二、器乐曲牌——昆曲说:三、十番锣鼓说。本文针对江南丝竹音乐渊源的这三种说法进行综述与探讨,对今后在江南丝竹音乐的各方面研究均有意义,愿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更多的帮助与参考。
■魏良辅、张野塘———
太仓说关于江南丝竹音乐起源于太仓这个说法,是三种说法在学术界中争议最大的一个,主要人物是魏良辅和张野塘。魏良辅出生于江西南昌,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的开创者,被奉为“昆曲之祖”。张野塘出生于安徽寿县,明朝著名戏曲音乐家,协助魏良辅对太仓昆山一带的戏曲唱腔进行整理加工,将南北曲融
合为一体,使之成为“昆腔”,是昆曲音乐创始人之一。魏良辅主要是戏曲歌唱家,并善于作曲,不擅长弹奏。在明代李开先创作的戏曲批评《词谑》专著中提及“魏良辅,长于歌而劣于弹”。而张野塘善唱北曲,善弹三弦。在明末宋直方的《琐闻录》提及,为了配合昆曲细腻婉转的演唱形式,张野塘与魏良辅一起改革了当时的昆曲乐队形式,加入了弦乐、管乐和鼓板,形成了新的伴奏乐队形式。
陈友觉、高雪峰在《中国音乐》(1997年第4期)的《江南丝竹发源初考》中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江南丝竹就是明朝嘉隆年间协助魏良辅改革昆曲、组织伴奏乐队的张良辅创世的”,分别是江南“弦
索”诞生于昆曲改革中,吴中新乐弦索正是江南丝竹和江南丝竹的流传。作者认为丝竹音乐乐队形式的传播是由于昆曲为主的戏曲音乐,昆曲在改革中为了能使伴奏音乐更贴近南音,将三弦的形制重新进行改进,创建了弦乐、管乐、鼓板3类乐器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因昆曲的风靡,为其伴奏的丝竹乐队也随之迅速流传,形成了新乐种吴中新乐的“弦索”。作者认为无论从乐队形式还是乐曲,江南丝竹就是吴中新乐弦索,
江南丝竹音乐渊源综述
■陈彦西(云南艺术学院)
发源地民族音乐审美的认同,同时各民族也使用这一
乐器作为载体创作了大量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的音乐作品,这一乐器逐渐成为各民族、各地区所认同的一件乐器。在广泛的运用、创新、传承中,这一乐器得以更好地发展传承,成为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现象。今天的葫芦丝所具有的音乐味道不仅仅是起源地德宏的民族音乐味道,而融入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音乐之味。民参考文献:
品牌化妆品[1]庞浩然.葫芦丝传统制作方法的调查研究
[J ].艺术品鉴,2020.07.
[2]杨翰全.葫芦丝文化探析[M ].德宏民族出版社,2019.
世界杯半决赛2022时间[3]龚家铭、龚茂莉.葫芦丝演奏实用教程[M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4]钟小勇.傣族民族民间音乐美学研究[M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24
2020·
6
[民间音乐]
National folk music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江南丝竹为张野塘创始,起源地点为太仓。
剑术张进在《四川戏剧》(2012年第4期)的《<;弦索备考>对江南丝竹发展的影响》中,作者主要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指出弦索为江南丝竹的雏形,而弦索为明代张野塘所创立的吴中新乐“弦索”,并认为1814年清代嘉庆年间由荣斋于抄编的《弦索备考》中记载的《十六板》《清音串》《海清》等曲目与江南丝竹诞生有着纵向的必然联系,对江南丝竹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谢征、李世军在《作家杂志》(2007年第12期)中的《江南丝竹研究综述》里第一章《江南丝竹的源流研究》中综述了陈友觉、高雪峰的论文《江南丝竹发源初考》,并赞同了此文章中的观点,指出由于明代万历年间王锡爵组建家乐,张野塘、魏良辅及他们的弟子赵皓云为主要组建人,家乐中演唱昆曲和演奏丝竹乐,逐渐形成了吴中新乐弦索,成为江南丝竹音乐的雏形。
陆钟其在《苏州日报》(2019年9月14日第B 01版)的《江南丝竹出太仓》和武慧敏在《音乐论坛》(2010年第11期
时光荏苒是什么意思)的《江南丝竹音乐之文化背景探究》中的第一章中均表示江南丝竹诞生于太仓。
许志安个人资料■器乐曲牌———
昆曲说昆曲说在3种说法中文献较少,虽然昆曲说的主要人物地点与太仓说一致,但太仓说是以人为主要研究,而昆曲说是以戏曲为载体,因此笔者认为“昆曲说”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经过整理研究现有文献,主要论点在以下两篇文章。
石铭在《四川戏剧》(2015年第6期)的《江南丝竹和昆曲的今世前缘》一文中指出“昆曲孕育了江南丝竹,江南丝竹又成为昆曲音乐的物质载体”。主要从两点去说明:第一,是时间。江南丝竹流行于20世纪40年代,50年代时被正式定名,而昆曲诞生于元末,盛行于明清年间,为昆曲伴奏的乐器“弦索”,是江南丝竹的前身。第二,是音乐形态。昆曲伴奏乐队是丝竹乐队组合,标准
的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模式。作者认为江南丝竹乐曲很多来源于昆曲曲牌,在音乐特点上也极其相似,“各个声部之间形成‘镶嵌’‘互补’的旋律,以形成疏密相间的格局”。
朱杰文在《剧影月报》(2018年第6期)的《江南丝竹与昆曲的渊源》中指出“江南丝竹的起源与发展、兴盛与衰败等等始终与昆曲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作者通过昆曲与江南丝竹的起源以及它们发展的区域、江南丝竹与昆曲使用的乐器略同、曲目和演奏特点等方面来论述:首先,作者通过对昆曲改革的叙述,得出江南丝竹与昆山腔的创始人张良辅、张野塘,昆曲的发源地及昆曲南北曲牌密切相关。其次,作者指出昆山腔起初只有清唱,由于乐队编制的改革,加入了三弦、笙、二胡、琵琶等,形成了新的乐队形式,不仅丰富了昆曲音乐的舞台效果,也为丝竹音乐形成独立乐种创造了重要条件。另外在江南丝竹曲目大多数来源于昆曲的唱腔曲牌,作者认为“民间丝竹演奏家洗去了昆曲中的垫、带、滑、擞以及橄榄腔等等的抑扬顿挫,创造了一整套江南丝竹的演奏特点”。
■十番锣鼓说
十番锣鼓始于明万历年间,初流行于苏州一
带,是民间乐俗的一种形式,又称“吹打”或“苏南吹打”,十番以鼓、板、笛为主要乐器,一般的演奏形式为管弦和锣鼓相结合,在演奏中锣鼓为主,管弦为辅。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又分为两种:清锣鼓与丝竹锣鼓。清锣鼓只用打击乐器,丝竹锣鼓兼用管弦乐器,演奏人员既有民间乐器爱好者,也有民间职业性乐手及寺院中的道士。
金祖礼、徐子仁在《中国音乐》(1983年第3期)的《上海民间丝竹音乐》历史渊源一节中指出上海民间丝竹音乐分雅、俗两流,其中的俗乐就是“江南丝竹”。作者从时间线切入论述,19世纪中叶江南地区的民间器乐合奏主要代表形式为《苏南吹打》(也叫《十番锣鼓》
),江南丝竹尚未形成体系,同时在上海西郊流行的套曲《锣
25
2020·
6
[民间音乐]
National folk music
鼓四合》为“笛吹锣鼓曲”的形式,通过谱例记载分析出《锣鼓四合》中部分曲目里的曲调与十番锣鼓相似,锣鼓四合为承前启后的乐种,在20世纪初期十番锣鼓逐渐衰退,丝竹乐迅速发展,从而可证明上海民间丝竹音乐的曲调是在“苏南吹打”的基础发展而来。
谢建平在《艺术百家》(1999年第2期)里的《“吴中新乐弦索正是江南丝竹”—说质疑》中针对“吴中新乐弦索正是江南丝竹”一说立论中所持依据涉及的若干方面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辩证,在第二章《“张野塘组建丝竹乐”的提法不能成立》中作者指出在苏南地区的丝竹乐种中最早传承昆曲伴奏形式的是“苏南十番音乐”,江南丝竹正是通过十番锣鼓的形式进行了传承及延续。
许青彦在《中国音乐》(1983年第3期)的《从十番锣鼓到江南丝竹———试论江南民间业余器乐创作传统的继承性》中指出十番锣鼓和江南丝竹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从锣鼓程式演变为丝竹音乐的写作方法这一微妙和有趣的过程中,贯穿着一条历时两百余年的业余器乐创作传统的弦索”。作者从十番锣鼓的盛行时间,到锣鼓音乐形式的局限所在,再到业余十番爱好者对于锣鼓音乐的改造,说明了十番锣鼓音乐到江南丝竹音乐的转变与传承。
陈重、陈小鲁在《音乐爱好者》(1983年第2期)的《江南丝竹浅谈》中第一章节《江南丝竹的形成》中指出自宋代起就出现了“细乐”的音乐形式,主要乐器有箫、管、笙、嵇琴、方响等明清时代出现了以鼓段为主的“十番鼓”音乐形式,演奏时与粗细丝竹相间,更迭翻奏互成对比的“十番锣鼓”。“这些音乐艺术中细乐部分的旋律因素和演奏形式与今天的江南丝竹有着密切的联系”。
王子展在《人民音乐》(1989年第9期)的《谈丝竹音乐之源》中指出在明代已经形成了丝竹音乐的演奏形式,“据明末清初上海叶梦珠所撰的《阅世编》记载:‘吴中新乐,弦索之外,又有十不闲,俗讹称十番,又曰十样锦。……’”,表明江南丝竹有300多年的历史,并在十番的影响下丝竹走上了独立乐种的道路。
阮弘在《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的《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嬗变同异概观》第一章《江南丝竹音乐的历史沿革》中表示十番锣鼓的音乐形式被业余十番爱好者与丝竹爱好者所吸收和消化形成了《四合锣鼓》,从江南丝竹的曲目来看,业余十番乐曲《四合锣鼓》确实与江南丝竹的一些乐曲关系密切。
詹皖在《艺术百家》(2004年第5期)的《论江南丝竹音乐的艺术特》中第一章《江南丝竹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指出在20世纪初期苏南吹打逐渐没落,上海流行的《锣鼓四合》在苏南吹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江南丝竹则由于请客串的推动逐渐兴起,“1985年以乐队分谱形式记载了《锣鼓四合》《三六》等乐曲,并正式使用了‘江南丝竹’的名称”。
江南丝竹从被命名直至今日,一直都是热议的学术话题,在起源上更是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一个乐种的形成不应该是因为某一种原因,这个观点在阮弘的《论江南丝竹音乐的历史沿革》和徐帆的《浅谈江南丝竹乐种的传承与发展———徐帆硕士毕业音乐会作品解析》中也被提及。江南丝竹起源发展于江南一片这一点毋庸置疑,在伍国栋的《一个“流域”两个“中心”———江南丝竹的渊源与形成》中充分表明了江南丝竹起源于环太湖流域,始发于民国前的姑苏,发展于民国后的上海,而江南丝竹可以在历史中脱颖而出,是江南人民的选择。蒋薇的《江南丝竹探源》中表示“江南丝竹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侧重于形式大于内容,说明了江南人民的经济发展从古至今都很繁荣;有着“细、小、清、雅”的特点,展示了江南人民吴侬软语的语言特点;无论是乐器的选择、戏曲的发展还是乐种的改变,都表明了江南丝竹音乐的形成是被当地文化、历史发展、语言及人民综合影响的因素,不管是太仓说、昆曲说还是十番说,都是形成江南丝竹的过程。民
2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