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亦作Hung-shui Ho或Hongshui He。中国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在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间。源出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称南盘江,南流至开远折而东,至望谟县与北面来的北盘江相会,始称红水河。红水河因流经红砂贝岩层水红褐得名。至天峨县接纳格凸河,折而向南进入广西,至象州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後改称黔江,与郁江汇合称为浔江,浔江过梧州改称西江。
河池市位于云贵高原南部边缘,东连柳州,南界南宁,西接百,北邻贵州,是重要的西南出海通道。全市辖金城江区、南丹、天峨、凤山、东兰、罗城、环江、都安、大化、巴马等一区九县,其中有5个自治县、13个民族乡,并代管宜州市。总面积33540平方公里,有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等8个世居民族,总人口379万人,是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民族文化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在民族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广西是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铜鼓遗存丰富,种类齐全,其最早的铜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据资料统计,全世界现存古铜鼓共2400多面,其中馆藏古铜鼓1600多面,在中国出土的有win7管理员身份运行1400多面,而广西各级文物、博物馆单位收藏的铜鼓就有610余件。河池作为当今仍保留着使用铜鼓习俗的地区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民间传世铜鼓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铜鼓之乡”和“中国铜鼓之乡”。国家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项目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项目已落户河池。
河池享有“铜鼓之乡”、“刘三故乡”之美誉。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1999年,中共河池地委、河池地区行署决定举办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每年举行一次,由本地区11个县(市)轮流承办。1999年由现金城江区成功地承办首届后,至2004年,第二、三、四、五、六届分别在宜州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南丹县、天峨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举行。
2.革命老区
河池是全国著名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程、梁志宗、李明瑞等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形成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名胜景区: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和东兰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东兰武篆魁星楼、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西山弄京村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韦拔牺牲的地方香刷洞、有如狼牙山五壮士悲壮彩的芭暮拉号岩、恒里红军岩、红七军河池整编宿营地、东兰革命烈士陵园等等。这些历史名胜和古迹,既是对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又是一项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高开发价值。
3.长寿之乡
大陆人口突破14亿 河池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绿食品极为丰富,“绿野仙踪”似的怡人环境,造就了世界上第五个长寿之乡。199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国际自然医学会宣布:中国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成为继原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和中国新疆之后的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该县有3160位80至99岁老人,74位百岁以上的寿星,其中最大的是116岁,每10万人中有百岁以上长寿者30.98人,居世界第一。
经中外专家长期研究认定: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中心的盘阳河流域(包括东兰、凤山等县),
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其中巴马百岁长寿率为29.5/10万,为世界之最,巴马瑶族自治县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长寿之乡。现健在的百岁以上寿星达81人,1991年在东京举行的第13次国际自然医学会上,被列为世界第5个长寿之乡。长寿主要因素在于这里的空气、山水、草木、禽畜、鱼虾、农作物和各类土特产品,以及饮食习惯、民族风俗,其中最为珍贵的是该流域内空气中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阴离子,其含量高出其他地方几十倍。此外,盘阳河流域有罕见的岩溶洞穴,其中以百魔洞最著名,被中英联合探险队称为“天下第一洞”。加之该流域壮、瑶等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等,可建成度假、疗养、保健为主,观赏、科研、探险为辅的独树一帜的长寿旅游度假区。
生物资源
河池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形地貌复杂,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生物资源丰富。
1.植物
全市已发现植物种类有203科、697属、1850种。其中,森林树种就有84科、250属、劳5
32种,森林树种中属常绿树种143种,落叶树种9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树种有60种;药用植物有162种,主要药用植物22种,油脂植物16种,饲料植物20种,牧草植物240种,纤维植物14种。动物资源有60多种,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0种,二类保护动物23种,三类保护动物11种,稀有动物2种,经济动物16种。
2.农作物
河池农作物品种资源种类繁多,种植业系列品种达400多个。除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外,尤以甘蔗、桑、木薯、烟叶、蔬菜、瓜类、旱藕、菌类、水果等作物为大宗经济作物。稻谷品种有100多个,被列为特异品种的有香糯、红糯、深水糯、黑糯、香粳,其中东兰墨米、环江香糯、香粳享誉区内外。玉米品种近100个,其中被列为珍稀品种有黄糯玉米、红糯玉米。甘蔗品种有10余个,种植面积3.60万公顷,年产糖22.05万吨,有条件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芝麻、火麻等,花生、油菜籽年产量均达3千吨。2007年起,宜州市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项目工程和自治区实施由蚕业大省向蚕业强省迈进的发展战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在桑园基地建设、细化服务工作、强化科技创新、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实施重点突破,栽种和改造优质桑11.5万亩,使全市桑园面积累计达28.6万亩,成为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
3.水果
水果有200多个品种,亚热带水果占80%以上。具有开发优势的种类有柑桔、李、梅、梨、柿等。目前,全地区果园面积达31412公顷,水果产量达12.91万吨。沙田柚、红七柚、腊月橙、酸梅、无核柿、李、山葡萄、白果、龙眼、大果山楂等为主要名特优稀果品,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发展前景广阔。
4.森林
河池是广西主要林区之一。据地区森林资源调查,全市有森林面积101.7万公顷,其中用材林59.3万公顷,占71.5陶渊明诗%,活立木总蓄积2616万立方米。林木树种资源丰富,共有84科、250属、532种,其中乔木241种,常绿树种143种、落叶树种98种。在广阔的林区里,分布着白豆杉、南方红豆杉、穗花杉蚬木、擎天树、小叶红豆、金丝李、马卦木、南华木、香果树、木银鹊树、青钱柳、马尾树等10余种珍贵树种。
人工林主要有杉、松、杂木、竹等。杉树是河池大面积造林和现有森林中的主要树种,现有杉木林面积27.1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达116.03万立方米。松树有16.02万公顷,活立
木总蓄积量423.14万立方米,年产松脂3千多吨,杂木林44.4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998.46万立方米。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八角、板栗、玉桂等,总面积13.3万余公顷,以油茶、油桐种植面积最大,年产油茶籽1.83万吨,居广西第7;油桐籽年产量 1.51万吨,居广西第2;八角也称大回香或大茴,是我国的特产和重要出口物资,河池现有八角0.8
万公顷,年产八角近1000吨;全地区现有板栗0.8万公顷,年产板栗6457吨,居广西第一位,已成为全区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
四大旅游区
(1)宜州旅游区。包括宜州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宜山县志》记载,"刘三,相传唐时下枧村壮女,生性爱唱歌,今其落崖高数百尺,上有木扁担斜插崖外,木匣悬于崖外,人不能到,亦数百年不朽。" 宜州城北面下枧河畔的下枧山下,有个美丽的下枧村,村里出了个刘三......
(2)河池旅游区。包括金城江区、南丹、环江等县。
金城江区土地富饶,气候适宜,全区跨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年平均气温20.4°C,年降水量为1470毫米,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区森林覆盖率为44.42%,植物种类繁多,为绿产业开发创造了条件。特农业主要有桑蚕、果蔬、糖蔗、生姜、水果、中草药等,此外,甜茶、茶油、八角、沙田柚等名优产品也闻名在外。
金城江区旅游景点星罗棋布,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征,山青水秀,洞奇石怪,是鬼斧神工杰作之大展厅。既有自治区级风景区珍珠岩和闻名遐迩、令人流连忘返的六甲小三峡;又有风情万种的流水岩和幽静秀美的壮王湖。坐落在河池镇的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七军宿营地旧址,至今保存着全国较为完整、集中的红军标语,真实记录着、张云逸、韦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这些独具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旅游胜地,成为广西旅游西线的热点之一。
(3)红水河库区高山湖泊旅游区。包括大化、巴马、东兰、天峨等县(自治县)。
东兰县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南缘,红水河中游;东傍金城江区,西界凤山县,南傍大化
、巴马县,北邻南丹、天峨县,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08公里,距河池市金城江镇130公里。全县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万亩。现辖9个乡5个镇,总人口27.8万人,其中壮族占85%。
东兰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四乡”之美称。一是广西的“将军之乡”——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在这里创办了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点燃了革命斗争的火距。二是“就是要香恋吻戏铜鼓之乡”——据资料提供,全世界仅有2400oa打不开多面铜鼓,而东兰县就有612面,收藏量堪称“世界之最”,学术界称东兰为“铜鼓之乡”。三是“板栗之乡”——东兰县种植板栗历史悠久,现已有21万亩板栗,产品畅销全国十三个省(市),是中国重要的板栗生产基地之一。四是“三乌鸡之乡”——东兰三乌鸡因羽、肉、骨呈黑而得名,经科学测试,鲜肉中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该县于2001年8月被授予“中国三乌鸡之乡”。
东兰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土壤属亚热带阔叶林红壤地带,成土母岩有浅灰砂岩、粉砂岩夹岩、钙质页岩、石灰岩等。林业资源,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17953.3棉花糖最早是谁发明的公顷。全县有大小河溪250条,年均径流量总量为17.28亿立方米(不
包括红水河),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47万千瓦(不包含红水河),可供于发电用1.18万千瓦。东兰县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褐铁矿、铜、铝土矿、辰砂、锑、水晶、黄铁矿、磷、大理石、石灰岩、方解石、粘石、铁钻岩、沙金。全县已建立有轻工、建材、棉纺、食品、饲料、酿造、电力、制药、印刷、果品加工等门类的地方工业、中西成药、泡沫玻璃、聚胺脂、水泥、人造板、墨米酒和墨米速食品等。名优特产品:墨米、香粳米、三乌鸡、红七柚、腊月橙、八角、板栗、三华李、酸梅、火麻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