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小古文阅读。
勿贪多新冠疫苗第二针隔多少天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①勿贪多,则拳可出矣②。”
(注释)①汝(rǔ):你。②矣(yǐ):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瓶中/有果。
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 )
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C.瓶口 D.拳头
[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紧拳头就可以出来了。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词语
尝:_______________ 竞走: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主要讲了王戎在其他孩子争着去摘路边的李子时不为所动,并推断李子必苦的故事。
B.读文言文,要注意音节的变化,适当停顿。“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儿竞走/取之,唯/成不动”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无误。
C.看到路边李树果实累累,诸小儿“竞走取之”,而王戎“不动”,两相对比并结合王戎的回答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3]王戎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盂(______) 沧(______) 孰(______) 汝(______)
[2]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洪朝丰(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人有亡斧者(节选)
人有亡①斧者,意②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③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注释:①亡:丢失 ②意:猜想;怀疑 ③他日:另一天
[1]“视其行步,窃斧也;颜,窃斧也”中的“颜”的意思是( )。
A.彩,泽 B.穿着打扮 C.神态,表情
[2]“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的意思是( )。
A.不久,丢斧子的人在挖沟时到了自己的斧子
宝宝腹泻可以吃什么
B.不久,丢斧子的人在邻人家到了自己的斧子
C.不久,邻人的儿子在丢斧子的人家里到了斧子
[3]这个人丢失斧子时和到斧子后,邻人之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没有___________,只是这个丢斧子的人心理不一样了。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多选)
A.不要毫无根据地去猜疑别人
B.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时刻保持警惕
C.如果对别人有成见,就会影响自己对这个人的正确判断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1)兔走触株 (__________)
心的组词(2)因释其耒而守株 (__________)
(3)冀复得兔 (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外类文阅读。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所(zhuó)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zhé)令伐树。
——选自《淮南子·览冥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羿请不死之药 ②常斫之
③学仙有过 ④过故人庄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2]嫦娥为什么变成了“蟾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有一人”指的是________。
[4]短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月桂的神奇?请你用“ ”画出来。
[5]仿照“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介绍一下自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香蕉娱乐
滥竽充数①
齐宣王使②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为④王吹竽,宣王说⑤之,廪食⑥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⑦,好⑧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不会吹竽。充数:凑数。②使:让。③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④为:给,替。⑤说:通“悦”,对……感到高兴。⑥廪( lǐn)食:拿粮食供养他。廪:粮食。食:供养。⑦立:继承王位。⑧好:喜欢。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中“请”的意思是( )
A.邀请 B.请求 C.请示 D.请教
[2]根据句子的意思,下列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B.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C.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D.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3]“处士逃”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湣王讨厌南郭处士 B.南郭处士犯法逃亡
C.湣王不喜欢听吹竽 D.南郭处士不会吹竽
[4]“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拓展阅读。
故乡的芦苇(节选)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我们被这美妙的乐音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喊着……延政勋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剪下小片片,当做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盒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各自的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哆!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
[1]请在文中到符合下面结构的词语。
AB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ABCC式: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乡的芦苇带给“我们”哪些欢乐?试着写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延伸阅读。
钟毓、钟会少①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③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注释)①少:shào,年少时。②令誉:美好的声誉。③复:又。
[1]请问钟毓、钟会二人和钟繇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魏文帝时,钟毓的脸上有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_____);钟会没有出汗,魏文帝询问时,他的回答是(______)。
A.战战慄慄,汗不敢出
B.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3]你能把魏文帝问钟毓和钟会的话翻译过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钟毓和钟会不同的回答中,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是____________的孩子。我明白的道理是(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