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win7显示文件后缀名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 B.公欣然曰(样子)
C.白雪纷纷何所似(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如)
[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
朱迅老公近照曝光
B.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C.俄而雪骤 翻译:不一会雪突然停了。
D.公大笑乐 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3]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
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的关系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
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
[4]这篇小古文主要告诉我们(   )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盘古①开天
天地混沌②如鸡子③,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④,神于⑤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⑥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⑦天去⑧地九万里。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
①盘古:古神话中人名,传说他开辟天地,死后身化万物。
②混沌(hùn dùn):传说中指天地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③鸡子:鸡蛋。
④九变:复杂多变。九,泛指多次。
⑤于:表示比较。
⑥日长(zhǎng):每天增长。
⑦故:所以。
⑧去;相差,距离。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营业执照办理网上申请
(1)盘古日长(cháng zhǎng)一丈  (2)盘古极长(cháng zhǎng)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天地混沌如鸡子  (2)天日高一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天去地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文中成对的反义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汤汤乎____   锺子期____
[2]解释加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____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_________________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这个传说,人们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用(_____)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承宫①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寻之。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少孤。   (______)
A.丧父              B.孤独,孤单
C.辜负 D.古代帝王的自称
(2)遂通其经。   (______)
A.田间水沟   B.顺利地做到   C.于是,就   D.最终
(3)门下生共禁。   (______)
A.不许,制止  B.拘押
C.避忌    D.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B.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C.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D.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3]“猪主怪其不还,寻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_________。 通过文言文中的故事可知承宫最突出的品质是_________。
6. 阅读理解。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
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用原文填空。
北人食菱的方法是“_______ ”,当别人告诉他正确的食菱方法 “_______” ,他却“ _______ ” ,为自己的理由是“_________”,结果闹了笑话。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_________”,否则,只能让别人取笑。
[2]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B.设酒杀鸡做食 C.不食五谷
7.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
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今年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读短文完成练习。
建议尽早带爸妈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古人谈读书
(一)《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三)曾国藩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加点字注音
不耻(______)下问 默而识(______)之   诲(______)人不倦
[2]解释加点字
敏(_______)而好(_______)学 ,不耻(_______)下问。
默而识(_______)之,学而不厌(_______),诲(_______)人不倦
盖士人(_______)读书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_______)。
[3]解释句子意思
(1)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文中哪个读书法对你有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理解句意,说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了《两小儿辩日》,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雏燕
吾弟爱鸟,日思得一雏。今春,有燕自南来,竟日①衔泥,筑室于檐下,劳甚。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②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母闻之,曰:“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趣③弟遽④释之。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雏飞于巢,与其家人熙熙而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