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是指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主要指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高考全国卷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中,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主要考查常见的“以、而、之、其”等18个虚词。鉴于虚词在理解文意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掌握文言虚词的推断技法,学会辨析易错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一、文言虚词推断六大技法
1.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可根据这些特殊句式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用“者”“也”“乃”“为”表判断,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用“之”“是”表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2.对称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称,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和“而”处于对称位置,句中的“以”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由此可推断“而”也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3.语法分析法
同一个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之”,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则译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染什么颜“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之”。
4.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
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两个句子“秦伯说,与郑人盟”和“失其所与,不知”,前一个“与”是介词“跟、同”;后一个“与”是动词“结交、亲附”。
5.位置推断法
同一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其”,用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代指项庄)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用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用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如“秦王恐其(代指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在名(代)词后一般作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6.句意推断法
理解句意是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前提,因此,可以根据句子的大意来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师说》“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吾后”表“生”的时间,所以“生乎吾后”的“乎”应为介词“在”;“其闻道也”的“其”是主语,为代
回族开斋节词,指“生乎吾后”的人,“也”为助词,表句中的停顿语气,不能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也”,因为后面的“亦”是现代汉语“也”的意思;“先乎吾”的“乎”,根据“先”(早)的意思,可判断为介词,比;“吾从而师之”的“而”连接“从”(跟随)和“师”(把他当作老师),表达了先后顺承的关系,所以“而”为连词,表顺承关系。
二、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以
1.介词。
(1)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骂女人的脏话……身份”等。
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李湘前夫李厚霖(《汉书·西南夷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两个动词之间语意连贯接续福州哪里好玩,“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小米无线充电器”,或省去。
如: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如: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即时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