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团队合作和执行力
                  ---------读《解放战争》有感
近期看了王树增著的《解放战争》,重温历史,解放战争仅仅打了三年就结束,结果是解放军大败国民党军。分析起来,共胜国败的因素有很多,有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但国共双方在战略,团队合作和执行力上的差异,于今公司发展亦不乏借鉴之意,试论之如下。
战略上的差异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的总兵力为430万。其中包括:正规军陆军86个军()248个师()200万人,特种兵36万人,空军16万人,海军3万人,后方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所属部队以及其他军事机关和院校共约101万人。以上正规军总共约356万人。非正规军74万人。而此时,中国共产党军队没有海、空军,只有陆军,其总兵力约127万人。其中野战军约61万人,辖有纵队及相当于纵队的师共22个,旅及相当于旅的师共94个。地方部队及后方机关约66万人。对比国共两党总兵力,不难看出,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
不仅在数量上具绝对优势,国民党军装备也大大超过中共部队。以国民党主力整编第11师和中共部队装备最强的东北第快乐学习1纵队(兵力相当于国民党军整编师)相比较:整编第11师有各种11520(),其中冲锋2370支;各种火炮440门,其中105毫米口径榴弹炮8门、火箭炮()120门;汽车360辆。第1纵队有各种13991(),其中冲锋92支;各种炮46门,其中口径最大的是75毫米山炮,只有12门。两者支数量大体相当,但自动火器拥有量前者是后者的26倍;火炮的数量,前者是后者的10倍,且口径大、射程远。
由于具有多方面的绝对优势,以致19461018日在南京召开的秘密军事会议上,蒋介石狂妄地宣称五个月之内打垮共产党”。于是之后其战略有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再到全面防御,继之重点防御的转变,直至最后溃败台湾。
相反,中共从一开始就抱定“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而以消灭有生力量为目标”的战略:解放战争之初,面对着数量和装备均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1946720日,中共中央明确指出:“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以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 916日,中共中央特别强调:“以歼灭敌
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有些时候,为着集中兵力歼灭敌军的目的,或使我军主力避免遭受敌军的严重打击以利休整再战的目的,可以允许放弃某些地方。只要我军能够将敌军有生力量大量地歼灭了,就有可能恢复失地,并夺取新的地方。”
这样在解放战争的头4个月,共产党损失105座城市,却换来了歼敌32个旅的胜利;而国民党方面:一方面没能在野战中消灭或削弱共产党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又使自己背上了守备的沉重包袱,分散了自己的力量,导致占地越多,被牵制的兵力就越多,机动兵力越少,无力作运动战。以守土为目的,则处处设防,处处薄弱;以攻势歼敌为目的,则部队星罗棋布,无法适应战机,集中转用。”
由此可见,组织在设定目标和制定战略的时候,切忌好高骛远,单纯追求大规模,高成长,而忽略自身的能力和资源与之匹配。
团队合作上的差异
    国民党军素有中央军和杂牌军之分,就连中央军嫡系中也还有黄埔系,土木系等派系之
争。这些派系使得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嫡系看不起旁系和杂牌,作战时总让杂牌充当炮灰,杂牌则为自保,出工不出力。在同一系统中又有争权夺利而产生矛盾。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嫡系与杂牌之间的互不信任,和同系与同系间的面和心不和,从而给了解放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如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围于孟良崮,因师长张灵甫与同系同僚李天霞不和,导致李天霞的整八十三师不以全力解围,其他两路的旁系整二十五师和桂系第七军也是出工做个姿态而已,以致张灵甫直接向外围的嫡系第八军和整十一师求援。远水解不了近渴,整七十四师的覆没就这样成为了定局。
中共方面,虽然由红军时期的一二四方面军以及地方部队改编而来,也承认::“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但共产党军队为配合整体战略而表现出的团队合作却是国民党军所无法比拟的。1947年是解放战争中的关键一年,国民党军队倚仗装备精良、兵力较多的优势,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占领了延安。在当时形势下,不动声地下出了一招险棋:从国民党伸来的虎口般的钳铰处中央突破,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同时将主要进攻方向指向敌人战场上最敏感而最薄弱的地区大别山,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邓大军。须知,进军大别山,自断后路,向敌人的心脏地区千里跃进,确是一步险棋。作为解放军主力兵团之一,、统率的晋冀鲁豫解放军的
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9师,在战略反攻前,组建有1O个纵队和一个军共28万人。战略进攻开始后,刘邓率12364为什么下载不了东西个主力纵队13个旅共12qq空间背景音乐怎么设置4万余人渡河南征,可谓兵强马壮,但在转战大别山的斗争中,刘邓所部却遭到严重削弱。从19478月到1948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艰苦转战6个月,部队减员5万余人,加之在进军大别山途中通过黄泛区时,被迫将重武器全部丢弃,致使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然而,正是刘邓所部作出的牺牲,尔后,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 于是,战争的车轮在这里扭转,历史的轨迹在这里转弯。根据中央和的指挥,刘邓、陈谢、陈粟三个棋子,均部署到位,在北黄河、中淮河、南长江、西汉水之间的中原地区,结成了一幅字形状、互为犄角的有利的战略态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吹响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嘹亮号角。这是中共方面团队合作的典范。
  由上可见,若个体或小团体仅为一己之私利,忽略团队合作,导致最后整个组织的失利,不仅贻笑大方,更会遗恨千古。
三.执行力上的差异
国民党军将领对上级命令阳奉阴违,执行不到位。如上述孟良崮战役中,李天霞在南京方面的严厉命令下虽然派出了增援部队,但仅派出一个团去增援,就是这一个团上去了也不好好配合七十四师。如果李天霞派出的不止一个团,战局的发展和结局或不可料。反观解放军,同样在孟良崮战役中,当黄百韬的整编25师不遗余力地执行蒋的命令。凭借武器之利,到14日上午他们将战线推到黄崖山、狼虎山一线。黄崖山距孟良崮6公里,两地隔一段开阔地带而相望,这道山峦自然成了整编25师通往孟良崮的最后障碍,甚至可以说,谁占有了黄崖山,谁就把握了这次大战的主动权。华东野战军616师奉令昼夜行军,开始夺取黄崖山的行动。48团作为其前锋部队,克服疲累、饥饿之苦,一边行军,一边睡觉(比赛规则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特殊能力);一边跑步,一边嚼炒米,终在武汉天兴洲大桥15日的拂晓抢到了黄崖山主峰的山脚下,这时候,黄百韬的一支先遣部队也刚好开到了西面山脚下。胜败就在毫厘之间展开了比拼!冲!”39连连长翟祖光毫不犹豫地带人从东坡攀援而上,国民党军则从西坡匍匐而进!比速度!比耐力!比毅力!50分钟后,当翟祖光他们登上峰顶,抢占了制高点时,这时国军离山顶仅有30米,1分钟的行程!打!翟祖光一声令下,百十支汤姆、步一齐朝国民党军扫去,打死一大片。黄崖山主峰因此控制在了48团手里,16师的其余部队则相继占据了黄崖山附近的猛虎山,万泉山等要点,尽管黄百韬随后出动营
、团级的集团冲锋,企图夺回这些阵地,但地形上的劣势使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劳,他只能听着整编74师在炮声中沦入灭亡而联想昭阳e42莫能助!32年后,当年的6纵司令员王必成在武汉回忆这一段历史时,对抢夺黄崖山之战仍然感慨不已:倘使国民党军先我1分钟到达山顶,阻击25师的战斗,乃至整个孟良崮战斗恐怕就是另一番场景了。
综上,能否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哪怕是错误的命令),执行到位也是影响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前程发展到今天,要做成百年老店,基业长青,战略定位,团队合作和执行力将是决定事业成败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