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
事业单位面试中国的现代歌曲是上海开埠以后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发端的。1850年英国人在上海就成立了业余剧团进行演出,1879年上海公共乐队成立。在上海发端的流行交际舞,总是有乐队现场伴奏。1896年以后,中国人自己也创办乐队。1905年废科举立学堂后,留日人士引入了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学堂乐歌”,也开始填词编写最初的小学堂歌曲,沈心工、李叔同创办《音乐小杂志》,便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通俗音乐杂志。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十分重视美育,1919年1月,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改名为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20年3月《音乐杂志》创刊。现代音乐创始人之一萧友梅自日本和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回国,成为中国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的骨干。1
租界的音乐文化推动了中国第一所国立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1927年11月在上海法租界成立,萧友梅是创建人之一,1928年9月任院长。冼星海曾是该院学生。后来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是音专的四位著名作曲家,他们开始了创作歌曲,并担任音乐教师,贺绿汀、刘雪庵便是黄自的作曲科中优秀学生。
雅俗共赏的民间流行歌曲是那些中国第一代现代音乐开创者首先创作的。
此歌后又有“胜利”、“大中华”两家唱片公司再制成唱片,可见其流行程度。此外,赵元任还谱过《海韵》、1935年摄制的影片《都市风光》主题歌《西洋镜歌》等。早期还有将国外的流行曲填词成歌的,
如李叔同根据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约翰·奥德威的曲调填词的《送别》
黄自是庚子赔款公费留美生,1930年进萧友梅任院长的上海国立音专,是理论作曲组唯一的教师。从黄自作曲,他的学生刘雪庵作词的《踏雪寻梅》中,也能看到中西结合的创作传脉
中西音乐家的广泛交流,培育出上海音乐的海派风格。缤纷的爵士乐,结合着江南丝竹,洋腔洋调,加上古古香,词文又进而通俗,使音乐在民间走向普及,同时也很快走上商业化之路。音乐会在工部局乐队演出带动下,与上海的夜生活很快结合起来了。1929年第一位与工部局音乐会合作演出的中国人便是马思聪。1931年聂耳加入了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改名的明月歌剧团,成了小提琴的首席。黎锦晖曾在北京大学音乐团学习过西洋音乐,他在1929年开始用笔名发表了《毛毛雨》、《特别快车》、《桃花江》、《妹妹我爱你》等通俗歌曲,并称为“新型的爱情歌曲”。2这是在都市的发达商业文化大背景下应运新生的流行歌曲。这些歌曲迎合市民
多样化的文化趣味和要求,越来越多,风靡于大街小巷,当时被称为“时代曲”。
宠辱不惊的意思这些“时代曲”以后在上海的十里洋场,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艺人如云之中,前后20年间,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之音”,上海也就成了世界流行曲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1947年出版的《新大戏考》中,收录了制成百代、胜利、丽歌等公司唱片的歌有316首,其中250首刊有歌谱。没有制成唱片的歌曲还有更多。这些生机蓬勃的流行歌曲,融和在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应时掀起的前卫文化——电影、剧院、
游乐场、唱片、电台、舞厅之中,成为博大多元的海派文化的一片奇丽风景
在这个多灾多难、动荡不安的20世纪里,上海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奋,以宽宏博大的胸怀,努力克服困窘时境,并享受着生活的欢乐,创建和维系着都市的繁荣文化。这种海派文化,是中西融合的,博大多元的,雅俗同赏的。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市民的生活和情感需求也复杂多样,文艺趣味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感情。
这些流行歌曲中的佳作,如《渔光曲》、《天涯歌女》、黎锦光曲、陈歌辛词、周璇唱的《五月的风》等等,流行面广、普及率很高,现在还健在的不少老人至今都还能诵唱。这些歌之所以在上海市民中颇为流行,就在于歌的内容贴近众的生活和喜怒哀乐,唱出了市民的种种人生际遇,表达了他们的气息和心声,符合民众的多层次的工作倾诉、休闲情调和浪漫追求。歌曲创作的艺术水准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优美自然的曲调打动着人心。否则,不可想象它们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站稳脚跟、深入市民生活并迅速流传发展。上海的流行歌曲中,似乎没有发现内容情颓废的歌。事实上,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流行歌曲的家喻户晓,加上各种民间戏曲的繁荣,这样的文化生态,与历史上的宋词元曲时代完全可以媲美。
但是到50年代以后,除了少量的救亡歌曲以外,其他的流行歌被销声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更为极端的是,把这些流行曲看成代表“殖民地”身份的靡靡之音,或一言以蔽之——黄歌曲。特别是那些流行于旧上海歌舞厅中的伴舞歌曲,更成为重点的批判对象。 好听男孩名字
2、如何看待“民通”和“美通”现象?
袁佳怡献b门·民通:以民为主,加杂通俗味道。比如祖海
美通:以美声为主,加杂通俗味道。比如尼古拉.巴斯科夫。
,事实上流行音乐在国际上已成了全民的音乐。也许是时代的影响,我国仍有不少音乐工作者歧视流行音乐。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少搞美声的人为了不甘心于失去的阵地,而提出了“只有学好美声才能唱通俗唱法”的口号。这不是把通俗唱法置身与美声唱法之上了吗?有些声乐教师本身看不起通俗唱法,又不愿去研究它,又想插一手,无非为了经济利益的触动。于是又提出了“美通”,“民通”的新口号。唱法的融合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悲的是中国现在只有两种官方通用唱法模式。美声唱法是:声音靠后,气息向下;民族唱法是:清一金铁林模式。真正的“美通”应该是音乐剧唱法,美声去掉“掩盖”,通俗强化共鸣。而中国的“美通”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只不过上述的“假洋鬼子”唱法生搬硬套到通俗唱法中来而已!至于“民通”,事实上这种唱法早已存在,像:费玉清;奚秀兰的唱法就是。这是一种相当受欢迎的唱法。而我们现在的“民通”是什么呢?用“金式”唱法唱流行歌,有人曾向我提出过谭
晶的唱法问题,我认为谭晶的唱法和“民通”毫无关系,她不过更口语化一点的民歌而已,和通俗唱法沾不上边。根本问题是概念问题,究竟什么是美声唱法?什么是通俗唱法?什么又是民族唱法?这三大前提本身在我国声乐界还没有得到解决,佘谈什么唱法的融合,实在太无稽了。
·“跨界”这个词,从字面理解自然是从一个领域跨越到另一个不同的领域。至于跨界唱法的具体“含义”,也正是我最想了解的。
我个人理解,一般情况下,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谱曲风格,一首歌曲通常会有一种唱法最适合它,这种最适合的唱法就决定了歌曲本身的类型。我最想搞明白的其实就是,国内这个“跨界”唱法,到底是指“人”跨界,还是指“唱法”跨界?抑或是“人”和“唱法”任一跨界都属于“跨界”唱法?比如说“美通唱法”,是美声歌唱家用通俗唱法演唱通俗歌曲(人跨界),还是美声歌唱家用美声唱法唱通俗歌曲(唱法跨界)?
民族、美声和通俗三类唱法本应不分优劣。只是为何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通俗属于最低等,原因恐怕不只是民族、美声界强行说教那么简单。关键是现在的流行歌曲,大多仅为了追求流行和普及,内容太直白浅显,缺乏让人回味的内涵和深度、缺乏更高层次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就如同一个人一样,肤浅可以忍受一时,却无法长久,又何谈“欣赏”呢。当然也有一些流行乐曲很出,最终成为经典,但肯定都是融入了时代背景或传承了文化内涵的。
不过我并不是说越高深就越好,“曲高和寡
”的道理大家都懂,再好的东西没有一定规模的传承,其发展和繁荣就一定会受阻。所以,才有当今的所谓“跨界”现象,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前提下,融入新的能被更多受众接受的元素——要么是演唱方法的微调,要么是乐曲编配的改变。
3、以“西北风”作品为例,分析流行歌曲和传统民歌的关系?
·近30年流行音乐发展第二阶段1989年到1998年的10年表示,这个阶段流行音乐的主题是文化反思,代表作是“西北风”。谷勇认为,这个阶段是中国流行音乐至关重要的10年,“1988年刚好是改革开放10年,那个时候全国出现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集中在讨论中国的文化究竟怎么走,是全盘西化还是走中国自己的有特的道路。这一时期的电影以《黄土地》、《红高粱》为代表,音乐上则出现了‘西北风’。如《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胡月、杭天琪、范琳琳是这一风格的代表歌手。
在“西北风”猛烈地刮过之后,音乐上出现了一个间歇期,在1992年到1993年,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红经典歌曲的翻唱,比如《红太阳颂》,刘欢、毛阿敏等大腕都唱过这类歌曲,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上的回归。“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不再专注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寻心灵的平静。这一时期的歌曲不再是呐喊和震撼,而更像是文化上的按摩,安抚人们焦躁不安的心灵。”谷勇说。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民族化的音乐再度出现,谷勇认为这一阶段是“西北风”的后效应,“如《回到拉萨》、《青藏高原》、《天堂》等,都是受‘西北风’的影响,‘西北风’是用陕北民歌,而它们是用藏族、蒙古族的民歌。可以说‘西北风’影响了整个上世纪90年代的创作风格,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本民族的音乐,流行音乐开始民族化了。”
·传统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积累中产生和发展的,它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民歌的艺术特点鲜明、语言丰富,在民间广为流传,广泛深入地反映了人民的社会生活。传统民歌在传统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伴随着人民走过了一个个历史阶段,但是现在它却呈现出衰微之势。
对于流行音乐,一个前提性的看法是--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
从具体的音响特征、音乐形态(节奏法--节奏的切割与组合、旋律法--不同的旋法)、乃至结构上,作为有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们的确有很大差异。民歌就是民歌,流行歌曲就是流行歌曲,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我想我们可以先从对"流行音乐"这个概念的具体分析入手。什么是"流行音乐"呢?流行
林子闳女友>离婚后复婚音乐的风格类型并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音乐的流行与传播是分时间、空间和深度(或强度)的。首先从时间这个维度来看,在不同历史时期里流行的音乐风格显然不同。在古典时代,古典音乐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这是从音乐史学的角度切入。再从空间这个广度来看,流行的方式也分为封闭
性和开放性的。在一个封闭的山村里,山歌就是山民们的流行歌曲。这是从民族音乐学和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切入。至于深度或强度则没有客观指标,它是指人的主观感受和音乐形成社会共鸣的程度,这是从音乐美学和音乐心理学的角度进入。从具体的音乐传播内部环境看,影响音乐传播的因素很多,有自然性因素(性别、年龄、地域等)、社会性因素(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等)。有的音乐适合在二十几岁的青年间传播(比如摇滚乐),有的则适合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阶层传播。有的音乐适合在酒吧这类城市商业场所传播,而有的则适合在农村。正因如此,有学者提出了分众的概念,认为在当代信息与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实际上已不存在一个无差别的一体化的受众。"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过去的,是指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的、乡村的、自然形态的(仍保留原始形态)。今天的,是指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的、城市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造音响。国外研究流行音乐的音乐学家曾有一个著名的"模仿说"观点,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流行音乐的实质:流行音乐本质上是对传统民歌的模仿。当然是"变形模仿",可是要当心,模仿得不好就会露出马脚,比如:《999朵玫瑰》和《彝族舞曲》、《白桦林》和俄罗斯民歌、《好汉歌》和《王大娘补缸》,有时模仿与抄袭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分,弄不好就人我莫辨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从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流行音乐本身也是起源于民歌。今天的流行音乐,其本质依然是民歌--工业时代的民歌、都市民歌。
·1.流行歌曲脱胎于民歌。
我给学生这样通俗的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大多是以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小城故事》、《原乡人》、《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等,广泛流传的如《采槟榔》则是湖南民歌,《娜鲁湾情歌》、《阿里山的姑娘》更是一首稍加改编的台湾高山族民歌,《999朵玫瑰》和《彝族舞曲》、都源于民歌的灵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知道,他们喜爱的这些流行歌曲中,有许多是由民歌改编而来的,我国的民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