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挖宝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李鸿章
陈乔恩曾伟昌
晚清权臣李鸿章,他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铜章,安徽合肥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同时,受业曾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在中国封建制度中,自秦始皇立郡县制到雍正帝设军机处,中央政权最大限度的集中到了皇帝手中。专制制度在神州大地上历经二千余年的发展达到顶峰后,终于走向了衰败。而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终于摆脱了中世纪的枷锁,释出虎狼本性,以肆志于东方。青年李鸿章天资过人,志向高远,这可以从李鸿章20岁时所写的一首诗中看出:“丈夫事业最当时,一误流光后悔迟。壮志不消三尺剑,七彩欲试万言诗。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李鸿章:《二十自述》)在军事上,李鸿章东征西讨,剿太平军,定捻军,以其实际行动维护着在风雨中飘摇的清廷。而在平定内乱的战争中,李鸿章更是认识到了西洋军事的厉害,极力将自己的军队西化。招揽人才,购买先进武器,雇请外国教官,学习西人军队的战争方式。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数千年来未有之时代。西方的入侵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混乱。
犹如生来高贵的皇家贵胄,一夜巨变之后成立人人可贱之的贫乞儿。这样巨大的落差,让整个封建社会上层都无所适从。面对如此巨变,有人固守成规,有人崇洋媚外。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志士,明智的看到固步或媚外,都不能真正解决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结症。对于学习西方,李鸿章从不含糊。从淮军的建立到北洋水师的建成,再到“求富求强”的洋务企业。李鸿章竭尽所能的修补着清廷这艘破败的龙船。
自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开始步入他人生额高峰期。1865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1866年,接替曾国藩成为钦差大臣,督办剿捻;1867年,被任命为湖广总督;1868年,加太子太保衔,升授协办大学士;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873年,被授武英殿大学士;1874年,改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清朝,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丞相,是内阁首辅。李鸿章荣升后曾得意地自撰楹联:“已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可谓士当朝最年轻的要臣。然而“能者多劳”,在那个时代,李鸿章除却一身荣恩后,剩下的,就只是一个忙忙碌碌,劳心劳力,却受尽责骂的背影。
作为清廷的首辅大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义不容辞的为清廷担负起与洋人打交道的重任。外交家,在当今看来是一份光辉灿烂,万人欣羡的职业,但在当时的中国则是“卖国贼”的代名词。
奥尔良烤翅图片
李鸿章的外交方式,可从一段对话中看出,李鸿章奉命接手“天津教案”时,曾国藩问李鸿章:“你准备
如何与洋人交涉?”李鸿章说:“与洋人打交道,我首先要同其打…痞子腔‟。”所谓“痞子腔”就是“往顾左右而言他”,就是“说话不算话”,就是偷梁换柱,暗度陈仓。这是典型的弱国外交手段。正面交战不敌,只好虚与委蛇,以谎言对谎言,以欺骗对欺骗,已乔装好客对虚伪的友谊。其实,这样的手段对于李鸿章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此为基础,李鸿章斡旋于几个大国之间。虽然如此,然而“弱国无外交”。李鸿章接到手的外交任务,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注定了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天津教案、秘鲁换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李鸿章被推上清廷这艘破败龙船的船头,直面着呼啸的狂风暴雨,默默为清廷承受着一切责骂;无论是清廷将他推向前方的信任,还是国人的谩
骂唾弃,都化作利刃一刀刀割在这个渴望“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治世能臣”的人的心上。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当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招来耻辱和责难时,那种“人情最难堪之事”对他的重压时别人难以想象的。直至1901年,一生颠簸劳累,身心焦虑疲惫,痛苦不堪的李鸿章走到了人生的尽头。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八国签订啦《辛丑条约》,那文件上虚弱无力,辛酸悲苦的三个字,成了他的催命符。临终前,他写下了两首诗:“四十年来百战身,几回此地息风尘。经营庶富羞言我,纽握机权耻授人。尽一分心酬圣主,收方寸效作贤臣。诸君努力艰难日,莫误龙华会里因。”“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了,请君莫作等闲看。”道尽了辛酸苦楚,却仍不忘告诫后生为国奋进。
祛痘痘产品>成都批发市场
李鸿章的一生波澜起伏,意气风发过,没落失意过;受尽赞誉和辱骂。现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因为以李鸿章为主体的清末外交上的失败,人们毫不犹豫的将他钉在了“卖国误国”的耻辱柱上。我个人认为,这对于他也是不公平的。封建王朝已没落,受辱于正在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封建王朝的罪过不能一咕脑的推到清王朝的身上。清相较于前代任何一个王朝都不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这样一个转型的悲剧社会恰巧落在它头上而已;而它的不逊与悲剧,却又是前代历史发展所积累付与的。同理,在那个时代,对于李鸿章的失败,也不能把过错都推在他一个人头上。积重难返,失败是必然。对李鸿章来说,他只是封建王朝里,一个以忠君爱国为行为原则,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普通士大夫而已。历史机缘与巧合,把他推到了风尖浪口,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一个时代的人,做一个时代的事。李鸿章这个封建时代的普通士大夫,怎可苛求他锐意资本主义改革,甚至叛君叛国,做个“乱世枭雄”以天下为己任?他只是个传统的士大夫罢了,他的切身利益和道德观念,都只注定他一生对这个封建王朝忠心耿耿,呕心沥血;也注定了他的悲剧人生。这就是一个弱国之相的无奈。
>广播体操第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