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
一、复习策略
“近代化”是与“古代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走上与古代不同的领域,日益与世界同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从过程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中国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变化,是从战争后开始,随着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而深入的。经济方面,中国近代化主要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思想方面,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
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它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任何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众。因此,维新运动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归于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近代化的探索。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在中国近代史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
(一)考纲解读
1、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基础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了解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提高运用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了解“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强学会、百日维新、戊戌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结合课文,利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分析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这一史实。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能力;学习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爱国的、进步的,从而培养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像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4、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代表人物、阵地和基本内容;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分析,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革命思想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能力;通过阅读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对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二)策略设计
1、“中国近代化进程”是近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同时也因知识点多、史实纷繁复杂成为中考复习的难点。
2、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就是从战争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从被动防御西方国家的暴力征服开始,继而不得不主动学习西方,将自己融入到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之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都不断地发生着改旧换新的变化。
这是一个新的主题,也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近年来,各地中考对本主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康梁的维新变法活动,辛亥革命的性质、进步性及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等。本主题是中考命题范围的重中之重,每年都有考题出现,同时热点问题也不回避,图表寓于其中,历史与现实在本主题中存在着最佳结合点。本主题应是今后中考的重点命题所在,有可能向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展,题目也将从知识型向综合型过渡。
(1)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及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
(2)运用图示法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表示出来(如,从器物—制度—思想)。
(3)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历史知识,理解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4)运用整合教材的方法,如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以以“背景—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发展—历史意义”为线索,提高梳理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
(5)本主题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复习时应联系史实,总结经验教训。
复习本单元,一要注意事件中的人物不要混淆。如洋务派地方与中央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与“戊戌”的代表人物。二要注意中外历史的综合分析。如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中国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封建军阀割据纷争局面的形成;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等。中国在经济、政治上丧失了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同时中国在文化上的领先地位也丧失了。
(三)复习要点阐述
近代化(亦称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变化,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思想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社会生活方式的近代化。
我国的近代化进展较缓慢,随着列强侵华的加深,近代化进程也逐步深入,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一批志士仁人的抗争与探索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1、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①曾黎图片背景: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内外交困。
②派别:洋务派,即封建开明地主阶级代表。
③代表人物:奕沂(中央)、(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④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以实现“自强”“求富”之路。
⑤主要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⑥主要活动: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成立海军、创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等。
⑦历史作用:引起了西方科技,使中国出现了机器生产,为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对外国经济扩张起了抵制作用等。(如在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影响等方面也是很深远的。)洋务运动是开明地主阶级发起的一场学习西方科技、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方案破灭。
⑧失败根源:只学习西方科技,反对政治变革,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即洋务派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以学习西方科技来挽救封建统治危亡。)
(2)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①产生:
a.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运动会加油稿200字 b.原因:通商口岸的外国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刺激诱导;
期货技巧 c.表现: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
d.作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产生。
②初步发展:
a.时间:甲午中日战争后;
倩女幽魂69射手 b.原因: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c.作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代表人物——企业家张謇:
张謇的思想主张:“实业救国”,大力发展民族近代工业;提倡在不损害民族的前提下,引进外资;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的口号,即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
张謇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面粉厂、轮船公司、榨油厂、酒厂等,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④短暂发展:
a.时间:一战期间;
b.原因:内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外因——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c.作用:使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⑤日趋萎缩、奄奄一息:
a.时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抗战时期;
b.原因:合理调整工商业;
c.对策:三反五反运动。商细蕊原型
⑥改造时期:
a.时期:1953—1956年;
b.原因: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给校长的建议书 c.措施:没收官僚资本,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改造为国营经济,民族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2、政治上的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1)维新变法运动——政治近代化的起步
①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②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上层代表)。
③领导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④维新派的主张:通过维新变法,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权。
⑤主要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⑥主要内容:宣传准备活动(公车上书、创办报刊、建立学会、学堂、创办保国会)、实施变法。
⑦变法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改革(主要涉及经济、文化改革内容)。
⑧光绪帝为何支持变法:通过支持维新派变法,从后党手中夺取权力,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⑨变法性质、历史意义: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又是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最主要影响是在思想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技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了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
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