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论述题:
1.第一次战争的主要影响及清政府失败原因论述。
答:主要影响:   
1)经济上的变化: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政治上的变化:政治上,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4)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战前,中国社会阶级主要为地主和农民两大对抗阶级,战后,五口通商区又出现列强培植的买办商人,充当列强的经济人,是近代买办资产阶级的前身,同时也出现近代中国最早产业工人。
5)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具体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分析。
答:相同点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内容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都未得到真正实践
不同点
1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废除私有;而《资政新篇》的核心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维护私有
2《天朝田亩制度》在内容上带有空想性和落后性;而《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历史潮流
3韩国素媛案件详情《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近代中国关税主权沦丧过程评述。
答:1)通过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等,列强或等了片面的协定关税权。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关税主权开始沦丧
2)随后制定《望厦条约》又规定改变税则须经美国“议允”,西方列强完全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8月7号几点钟立秋3)为进一步获取在中国的利益,美国趁英法发动第二次战争之时,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海关税则》,从而得到了大量在清政府海关关税方面的特权。
4)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不仅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而且逐步获取了中国海关的行政管理权,使其从保护中国海关利益的国家机关逐步变为列强侵略中国的附庸机构,包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从而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
4.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及评价。
答:(1)直接原因——内部矛盾激化。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洪秀全把精力用于宗教神学的著述,其余领导结成自己的集团明争暗斗反映技艺高超的成语。争权夺利的都正日益尖锐。1856年秋,领导集团内部因争夺权势而分裂,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接着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
(2)间接原因——敌人破坏颠覆的影响。太平天国内部成分日益复杂,其中不乏暗藏的敌对分子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还有一些人是被迫参加的。这些人在军队中挑拨离间、煽动逃亡、叛变,甚至与清军暗通消息,给太平天国带来很大危害。
蒹葭苍苍怎么读
(3)根本原因——农民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的思想作风发生了变化,沉醉于胜利喜悦中,革命进取心日益减退,开始了对权力和生活的追求,生活上的腐化已相当严重。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评价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搞垮了领导核心,削弱了革命力量。加剧了政权的腐败。摧折了太平天国的信仰支柱。导致战局急剧逆转,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5.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分析。
答:相同点:都是近代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
都是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都被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从运动的进程看,太平天国运动有统一的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而这一切,义和团都没有。
从斗争的主要对象看,太平天国运动指向国内的封建主义——清王朝;而义和团运动则指向外国帝国主义。
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看,对太平天国运动,清王朝至始至终坚持“剿”;而对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
从对西方的态度看,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列强的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而义和团则盲目笼统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6.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主要评价。
答:背景:清政府内忧外患,内有人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侵略——第二次战争,清朝统治集团不得不积极寻巩固统治的出路。
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他们技术的先进。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已经产生,为统治集团寻出路提供了参考。
统治集团中少数先进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自强”,形成洋务派,在中央以
奕欣、地方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第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
第二、创办民用工业。洋务派在后期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第三、筹划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正规筹建海军的活动。到80年代中期,近代海军初步建成,它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第四、创办新式学堂,第二次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
评价:首先,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其次,洋务运动有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
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7.简述戊戌变法的背景,为什么说它是一场进步的运动?
答::(1)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重要原因是清政府腐朽统治。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1894年公车上书”)
(4)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王蹈、郑观应等人马天宇图片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展开商战;文化上学习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进步性的原因: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在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具有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积极作用。
8.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历程评述。
答:(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洪秀全阮小仪身高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洋务派顽固派论战。
(2)特点: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洋务派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的新阶段。
(1)内容: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特点: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革命派更为彻底;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9.简述19世纪60至9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结果及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答:主要表现:1西北边疆: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勾结沙俄入侵新疆,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收复;
2西南边疆:英国势力侵入西藏、云南;
3东南边疆:1874年日本侵略我国宝岛台湾,后向中国50万两白银才撤军。1879年3月,日本兼并琉球琉球国灭亡,其侵略锋芒直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