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1842年) | 《马关条约》(1895年) | 《辛丑条约》(1901年) | ||
背景 | 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 |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 |
内容 | 割地 | 割香港岛给英国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 |
赔款 | 赔款2100元 | 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 | 赔偿4.5亿两白银(海关税作保) | |
通商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增辟通商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帝国主义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中国人不准居住。 | |
特权 |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获得此项特权) | ||
影响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特点 |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侵略发展到资本侵略。 (此条约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此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在帝国主义国家军事控制之下; 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 |
在第二次战争前后,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割占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一次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 ||||
中国近代史的时期划分:
革命任务 | 社会性质 | 政权 | |||
中 国 近 代 史 |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至 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战争 至 1919年五四运动)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清朝统治晚期 (结束于1912年2月,溥仪宣布退位。) | |
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成立;1949年南京解放垮台。) |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结束于1928年。)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 至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结束于1949年南京解放。) | |||||
现代史 |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又称为过渡时期) (1949-10-1至1956) | 新政权巩固时期 (至1953年) | 新民主主义社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成立至今) | |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至三大改造完成) |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至今) |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 社会主义社会 |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时期 |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附其他会议)
会议名称 | 时期 | 大会内容 | 历史意义(作用) | ||
中共一大 (1921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党 创 立 时 期 | 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第一任总书记)。 |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
中共二大 (1922年) | 提出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 |||
八七会议 (1927年) | 十 年 内 战 |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 ||
遵义会议 (1935年) |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周恩来负责指挥。 |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正确领导。大会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
中共七大 (1945年) | 抗日战争 | 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向什么道路,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 团结、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 ||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 解放战争 |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使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 |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 ||
中共八大 (1956年) | 社会主义 探索时期 | 大会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阶级矛盾基本解决,转变为人民的需要与当前发展水平不足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的需要。 | 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但党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建议没有在实践中坚持。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 ||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时 期 | 大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始。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韩国女星潜规则 | ||
十二大 (1982年) | 提出“建设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现代化的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 关于建设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在这段时期逐步形成为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 |||
十三大 (1987年) |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现阶段基本路线。大会据此作出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
十四大 (1992年) | 大会高度评价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核心。 | ||||
十五大 (1997年) | 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 |||
国民党一大 (1924年) | 国民革命 时期 | 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 国共正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 ||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 | 解放战争 |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即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 | 建国前夕 | 大会通过《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主席);大会确定国旗、国歌;北平改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建立新中国的筹备会议; (《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 | 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 |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 ||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比较:
明治维新 | 戊戌变法 | ||
时代背景 | 国内 | 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统治陷入极端孤立地位。 | 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扼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 |
国际 | 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 |
领导者 |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 |
参加者 |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 |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 | |
改革措施 | 政治 |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
经济 |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
社会生活 |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
军事 |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 训练新式军队。 | |
结果 | 改革成功,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 改革失败,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面貌。 | |
影响 | 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转折点,摆脱了 沦为殖民地的命运;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平安夜贺卡 | 虽然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传播,但是中国仍旧被列强欺凌,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不同点 | 革命力量对比不同;中国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改革的落实不同;中国戊戌变法并没有实施改革措施 改革的时期不同; 结果不同; 对所在国的历史影响不同,日本发动了两次侵略中国的战争。 | ||
相同点 | 任务相同,都是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 领导阶级相同,都是资产阶级; 改革措施相同,都是在各个方面,实行全面、资产阶级改革; | ||
新中国的土地政策(农村生产关系)的演变:
三大改造中的农业改造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978年农村改革 | ||
时间 | 1950年,颁布《法》,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 1953年,河南安阳县开始,1956年,基本完成。 | 1958年,党中央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分田到户,后得到党中央的肯定。 |
内容 |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制度。 | 国家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农民把土地交给国家。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所有制 的变化 | 由地主私有制改变为农民私有制。 | 有农民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 国家所有制 | 国家所有制 |
对生产力的影响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由于生产、分配实行统一分配(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挫伤。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
影响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是三大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 迈出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 |
结论 | 适合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不适合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
中国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 | 戊戌变法杭州旅游景点大全 | 辛亥革命 | 新文化运动 | |
背景 | 第二次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使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 辛亥革命失败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时,封建思想反扑。 | |
时间 | 1860年开始(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1895年失败(北洋水师在威海卫战役覆没) | 1895年开始(公车上书);1898年失败(慈禧等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 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标志着运动的开始。 |
领导阶级 | 封建地主阶级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资产阶级革命派 | 先进的知识分子 |
代表人物 | 奕 、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 康有为、梁启超 | 孙中山 |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
指导思想 | 师夷长技 | 维新变法 | 三民主义 | 前期科学与民主, 后期马克思主义 |
(并没有推翻封建帝制的政治要求) | ||||
报刊 | -- | 《万国公报》(后改称《中 外纪闻》强学会的机关报。) | 《民报》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 《新青年》、《每周评论》 |
政治团体 | -- | 强学会 (维新变法的领导机构) |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是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 |
性质 | 地主阶级改革 (封建自救运动) |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
主要内容 | 前期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后期引进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兴办近代教育。 | 百日维新,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武昌起义, 建立中华民国。 | 前期主要是反对封建思想(四提倡、四反对);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
重要贡献 | 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 代企业;一定程度上抵 制西方经济侵略;促使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 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传播(思想启蒙作用) |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传播马克思主义。 |
变革方面 | 学习西方的技术, 国考报名费(是经济工业化的开端) | 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英) | 试图实行总统制(美)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思想“西”化) |
学习西方的制度(政治民主化) | ||||
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汇总:
时期 | 代表人物 | 作品 | 特点 | ||
years是什么意思 文学 | 五四运动以后 | 鲁迅 | 《狂人日记》、《孔乙已》 | 此阶段以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学家的神圣使命。 | |
美术 | 徐悲鸿 | 《愚公移山》 | |||
音乐 | 抗日时期 | 聂耳 | 《义勇军进行曲》 | 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 |
冼星海 | 《黄河大合唱》 | ||||
文学 | 郭沫若 | 《屈原》 | 表达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怨愤 | ||
赵树理 |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 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批优秀小说 | |||
丁玲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