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中经明帝刘庄、章帝刘垣、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到灵帝刘宏时出现亡国征兆,最后到献帝刘协建安二十五年(220)灭亡,总计12帝,历时195年。
西汉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皇帝。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
符龙飞个人资料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
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即位后,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等,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加重租税等,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他还剪除异姓诸侯王以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败亡,于是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他还接受娄敬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10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
秦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侵扰汉的边郡,高祖六年(前201),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险。此后,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
。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他命萧何重新制订律令,即“汉律九章”。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
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对,只好作罢。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而逝世。
汉惠帝刘盈(前213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
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
汉前少帝 刘恭(前188年-前184年)被吕后所杀.
汉后少帝 刘弘(前184年-前180年)吕后死后和兄帝梁阳、常山王同时被大臣所杀
化妆品牌
文帝 刘恒 (前202-前157)
刘桓,高祖中子,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一八○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桓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他好「黄老之学」,在位二十三年,对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文帝与其子景帝的两代统治,历来被视为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并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等地方吏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他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常颁布减省租赋诏令。前一七
八年和前一六八年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从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前一六七年又下令尽免民田租税。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田税定制。同时,每年的算赋,也由过去每年每人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此外,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向人民开放土地和山林资源,任民垦耕;并除盗铸钱令,开放金融,实行金融自由政策,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无不流通,商品迅速发展。农工商业的发展,使文帝时期畜积财增,户口渐多,国家的粮仓钱库溢满,海内殷富,天下家给人足,社会经济繁荣。
文帝对秦代的苛刑峻法在高祖、吕后改革的基础上,又作了重大改革。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者处死,轻者没入官府为奴,称为「收拏相坐律」。文帝即位初,于前一七九年颁「尽除收拏相坐律令」。前一六七年,又将黥、劓、刖左右趾这几种「肉刑」,分别改为笞三百、五百。秦法还规定,判为隶臣妾以及比隶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没有刑期,终身服劳役。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规定服役期限;罪人服役期满,可免
为庶人。文帝还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吏的断狱,如对廷尉张释之的几次断狱,虽曾有不同意见,但最后还是认为「廷尉当是也」,接受了张释之的决断。晁错为内史时,他「惩恶亡秦之政」,对法令进行更定,「论议务在宽厚」,于是在文帝时期「禁网疏阔」,「是以刑罚大省」,每年天下断重罪者仅四百,人民所受压迫比秦代显着减轻。
文帝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友好的政策,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吕后时,由于对南越采取了不和好的政策,致使南越王赵佗一度自立为南越武帝,役属闽越、西域,又乘黄屋左纛,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文帝即位后,为赵佗修茸祖坟,尊宠赵氏昆弟,并再度派陆贾出使南越,赐书赵佗,修好和善,于是赵伉去帝称号,归附汉王朝。文帝初年,匈奴在边地骚扰加剧,文帝前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右贤王进犯河南地,至上郡杀略吏民,抢掠牲畜,丞相灌婴奉命率八万轻骑将匈奴驱逐出塞,初步取得胜利。此后匈奴虽屡犯边地,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守备;并亲自出巡,视察边境军营,对治军严饬的细柳营,大加称赞,对防备松懈的霸上、棘门军营,提出批评。他还采纳晁错「募民徙塞下」的建议,把一些奴婢、罪人和平民迁徙到边塞屯戍,将他们以什伍编制组织起来,平时进行训练,有事则可应敌。这种做法既起到了「御胡」的目的,也起了开发边境的作用,为汉代屯田之先河。
为加强同匈奴的作战能力,文帝大力推进鼓励养马的政策,「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并在西北边境设立了三十六个牧马所,用官奴婢三万人从事牧养、繁殖战马。这些措施对防备匈奴大规模入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后来武帝开展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提供了物质保证。
在生活方面,文帝崇尚省俭克奢,他在位二十三年,史称其「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他曾计划造一露台,令工匠计算,需用百金,觉得花费太大,对臣下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遂作罢。他所宠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郭碧婷整容「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临终前,针对当时盛行的厚葬风气,要求薄葬省繁。他对死,反映了朴素的观点,认为:「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莫可甚哀!」对厚葬,他认为「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产,重服以伤生,吾其不取」。他下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无发民哭临宫殿中」,并要求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由于汉初刘邦大封诸侯王,诸侯王国地盘过大,至文帝时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成为稳定政局的严重问题。济北王刘兴居首起叛心。他趁文帝至前线督战之际,在后方举行叛乱。文帝闻讯赶回长安下诏宣布:叛军凡投降者「皆赦之,复官爵」。结果,叛军迅速瓦解。接着,淮南王刘长「自以为(与文帝)最亲,骄蹇,数不奉法」,无视法制,也起而叛汉。后淮南王死于流放途中。
前一五七年,文帝去世,终年四十六岁。
汉景帝 刘启 (公元前188~前141)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的儿子。
平定藩王,加强中央集权
刘邦在基本上灭掉异姓王后,封了很多同姓王,但这些同姓王逐渐成了地方上的割据势力,他们有行政权、司法权,所属的官吏也是自己任命,基本是一个独立王国。等到汉文帝的时候,不断有谋反的同姓王出现,直接威胁到了中央的政权。刘邦原来想让这些同姓王来保护中央地区的愿望也落空了。大臣中如贾谊、晁错等人都极力主张将这些同姓王除掉,以免后患。但文帝没有采取措施,将这项任务留给了儿子汉景帝。景帝用了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同姓王们的封地。
汉景帝在即位后,先提拔晁错做内史,然后又升到御史大夫,为三公之一,是当时的重臣。晁错经过分析,告诉景帝要特别提防最强大的吴王刘濞。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刘邦封他做吴王之后不久就后悔了,但已经分封又不好立即撤掉。刘濞到达吴后便开始准备以后攫取皇位。他的儿子进京时和当时做太子的景帝抢道,结果被景帝的车误伤,最后因伤重而死,这使刘濞一直记恨在心,等景帝正式即位后,刘濞已经暗中准备了四十来年,他私自铸钱,又煮盐贩卖,为了积蓄力量,他还招纳逃犯,谋反之心越来越显露出来。所以,晁错极力主张景帝削夺各王的封地,即历史上说的"削藩"。
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决定先削夺吴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见朝廷开始动手,不愿束手就擒,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诛杀晁错、国家的旗号反叛作乱。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为"七国之乱"。
和晁错有恩怨的另一个大臣袁盎趁机劝说景帝杀掉晁错,以保国家安全,平息叛乱。景帝最后牺牲了
晁错,然后派兵平叛。但他招降吴王刘濞的诏书却没有起什么作用,刘濞笑道:"我现在已经是东方的皇帝了,谁还有资格对我下诏书?"景帝对错杀晁错悔恨不已,赶忙调派周亚夫等将领领兵平叛。周亚夫采用截断叛军的粮道然后坚守不出的战略,最终击溃了叛军,仅用三个月便将叛乱彻底平定。
继续休养生息政
景帝继承了父亲文帝的休养生息政策,赋税很轻,刑法也不重,汉朝的国力继续得到增强。
为了使百姓都能有地可种,以提高农民生活,景帝及时地调配了人口和土地。他改变了当时不准百姓迁移的政策,允许百姓从土地少的地区迁移到土地多的地区,一能开发土地资源,二也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景帝还下令将田租减掉一半,也就是将十五税一降到了三十税一。为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景帝也很节省,在位时他极少兴建宫殿楼阁。
再一个惠民措施是减轻刑罚。在文帝时开始了古代残酷的肉刑制度改革,将古代的奴隶制五刑制(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割鼻子,刖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向封建五刑制(笞、杖、徒、流、死)转变。文帝时将肉刑改成了笞刑,但打的次数很多,如劓刑改为笞三百,应当断左脚的改为笞五百。这本来是为了废除肉刑,但次数太多又出现了经常打死人的现象,不符合原
来体恤百姓的初衷。所以,景帝又逐渐减少了次数,同时规定了刑具--竹板的长短、宽窄,竹节也要削平,中途也不准换人。这样使文帝开始的刑制改革终于完善了。对于官员的审案断罪,景帝也经常训导要宽容,不准随意错判人的罪名。
对于思想,景帝也不再严厉禁止其他学派的发展。当时的西汉初期,朝廷流行的黄老学派,即以黄帝和老子命名的学派,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景帝在提倡黄老的同时也让包括儒家学说的其他各派存在、发展,这为后来董仲舒学说的发展以及被汉武帝的重视采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翟天临高考成绩除了内政的成绩以外,外交方面景帝主要是继续和匈奴和亲的政策,对匈奴进行安抚。对于匈奴的小股骚扰,景帝也没有大规模地反攻,而是以大局为重,注重的是积极的防御。同时在匈奴的边界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匈奴的骚扰。
景帝的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使汉朝的经济日趋繁荣,和秦朝相比,国泰民安显示了文帝和景帝的突出政绩,所以后人称之为"文景之治"。
正直贤明的皇帝
景帝的善于用人是很出名的,为了治理京城的众多皇亲国戚和官僚贵族,景帝任命执法严厉的宁成做中尉。结果宁成到任不久就震慑住了胡作非为的权贵们。对于敢大胆进谏的程不识,景帝让他做太中大夫,负责评议朝政。
对于外戚的任用,景帝也能辨别是非,恰当使用。窦婴原是外戚,在七国之乱时,景帝经过比较,觉得其他外戚比不过窦婴,就封窦婴为大将军,镇守荥阳配合平叛,窦婴很出地完成了任务。景帝
的母亲窦太后好几次让景帝封窦婴做丞相,景帝不顾母亲的埋怨,觉得窦婴不太稳重,所以一直没有答应。最后还是让更合适的卫绾做了丞相。
在公元前141年,景帝病死在未央宫,将一个强盛的国家留给了儿子汉武帝刘彻。景帝的谥号是"孝景皇帝",所以史称汉景帝。
刘彻(公元前156~前87)
汉朝第六代皇帝。景帝子,十六岁即皇帝位。在位五十四年,庙号世宗。
武帝即位时,汉王朝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残破凋敝的社会经济已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地主阶级和封建国家所积累的财富有了显著增长。同时,由于吴楚七国叛乱的平定,同姓诸侯王的势力也大为削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
元朔二年(前127),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推恩令,使诸侯王得以分户邑封子弟,结果从王国里不断分出许多改由郡统辖的小侯国。随后,因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
之法,严惩仕于诸侯王的犯罪官吏,严禁朝臣外附诸侯王,限制诸侯王结党营私。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不足,夺爵一百零六人。经过这一系列打击,诸侯王、列侯的势力日益衰落。为了加强皇权,武帝于北军置八校尉,又设期门、羽林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常备军(见南北军)。他在裁抑丞相职权的同时,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提拔许多贤良文学或上书言事的士人做侍中、给事中,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又把京畿七郡之外的郡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派部刺史一人,按六条问事,考察吏治。此外,还任用一批酷吏,打击各地的不法豪强,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前世情人武帝即位不久,就着手准备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元朔二年,卫青奉命率大军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王、白羊王,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置朔方郡、五原郡,并从内地移民十万到那里定居。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带兵出陇西,过焉耆山,获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又越过居延泽,攻至祁连山。匈奴浑邪王率部降汉,汉政府在河西地区先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又分兵出定襄、代郡,追击匈奴至□颜山和翰海。匈奴经过汉军这几次打击,被迫远徙漠北,此后再无力进行严重骚扰。为了对匈奴发动攻势,汉武帝还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此行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却沟通了汉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常联系。
对闽越、南越少数族政权,武帝利用其内部矛盾,分别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