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我很热爱自己的母校,很怀念自己的大学时光,虽然大学四年给我的决不仅仅都是快乐欢笑,可我回想起那段日子我依然在内心里充满着幸福。我爱踢球,看到体育赛场里不再有我曾经熟悉的面孔,我觉得石油大学真的成为我的记忆了,感慨日子过的真快。
我记得我毕业的时候工作的很辛苦,也得很快乐,最终我的努力加上运气让我签到了一份那时足以令很多人羡慕的工作,我毕业年了,呵呵,到了正是大家经常说的职场三年之痒的时候了,我看了看就业论坛也看了看毕业生,我发现中海油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的单位,这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于是我很想跟我的校友们交流一些我的感想。
记得我毕业的时候,曾经踌躇满志,详细的打听了哪个公司好,哪个公司有发展前途,这个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那个公司的是如何体制改革演变而成的,呵呵,太多了,那个时候真的是有点站的高看的远的味道。当然,我绝不是说这样不对,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尤其是行业问题很重要。我觉得现在大家很幸福,可以知道海油的很多事情,很多已经毕业的校友们,都给大家介绍了海油的很多情况,也很专业,我想我比他们很多都早工作,但是他们认识的就比我全面和透彻,我很汗颜啊,当然这也有专业的因素在里面。我现在经常跟我在上研究生的朋友在交流,我们在说,人到底为了什么生活啊?怎样的生活才更有质量呢?人是社会人,又很多的方面需要我们去打点去经营,工作是我
们的全部吗?我可以列几个问题可以让大家讨论讨论,拿北京来说,比如我们为了享受大城市的那种公益商品,我们可以周末去国家图书馆,可以去天安门看升旗,可以享受北京公益事业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好处,比如他的治安环境,他的医疗设施等等,但是大家也要考虑这点,正因为他的种种公益带给我们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要成存在这个环境里需要付出更多更昂贵的生活成本。我记得我毕业的时候看过一篇咱们在中石化总部校友写的毕业感触,我记得他那时已经28了,还没有谈恋爱,他说真的不是自己不想谈,可是看看自己的收入,又看看北京的生活成本,他不知道他拿什么来谈,他不知道如何让他的女朋友可以过的更好一些,他觉得他负不起那份男人应该负的责任。北京一定对于每个人都是美好的吗?答案显然否定。
很多人觉得海油怎样怎样,但是海油就能给我们一切吗?我毕业的时候,一个很好的朋友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
去了中石油的一个销售公司(他绝对没有任何关系),去年我有幸拜访他时,他已经正科级待遇,开着公司的车来接我。我们还有个同学去了下面的油田,前些日子已经提升副科级。还有两个也是在油田的同学已经被单位送来读在职研究生。但是海油里,处处都是大学生,研究生,没有人会觉得你怎么怎样,你不想干了,他会说:不干会有人干,想来的人一车皮一车皮的从市里往回拉。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没有成就感,那会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我本身也是海油的,我的意思不是说海油不好,中石油就好,只是觉得好公司不一定你发展就好,坏公司对你就没有好处。海洋有很多高收入者,确实是
这样,他们不乏很多出海的,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换来更多的金钱的代价是出海,这个公式决不会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一个小伙子,因为出海,没有女朋友,有好心人给他介绍了一个,他见完了就出海了,下海以后他给那个女孩打了一个电话,那个女孩说我都不记得你长什么样了。这不是玩笑,他是船员,一年能出300多天海。也可以这样告诉大家,海洋有很多这样的人,男人出海,年复一年,老婆最后跟别人了,这个在海洋圈子里绝不是什么新闻了,我有个同事,他哥哥的孩子一岁都不到,老婆就有别人了。这样的事情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一次就是一生的痛,那个时候你还会考虑你一个月是8千还是一万?我绝不是说出海不好,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海洋干,出海是资本,但是你若是出一辈子海呢?不要很天真的认为你干的比人家好就一定能获得提升回陆地的机会,当然你干的不好就一定没有。海洋是好,但是想想很多海洋子女都挤破头皮的想回来,你说他的人际关系会不复杂吗?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情:这个世界本身就不是公平的。一个朋友西南毕业的,他签到了海工,很不错的一个单位,但是一年以后他说什么都要跳槽。因为他觉得那个公司不适合他,虽然是上市公司。在海洋的班车里说话一定不能指名道姓,因为不知道谁跟谁就是亲戚,这是我一上班老职工就这么告诉我的。再说点实际的东西,海油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没有实行薪酬制度改革,有企劳企聘和社聘,很多公司前者和后者的差距是很大的,甚至两倍到三倍。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对你的心里承受能力是很大的一个考验,也为此流失了很多人才,但是有些公司会很不在乎,事实真的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这种制度早晚会改的,但是改之前就必须学会接受。呵呵,一口气写了很多,工作很重要,但是不能一味的考虑待遇甚至发展前途,尤其是国企
,什么样的工作也就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等等,人是社会人,需要我们考虑的方面很多很多。当然,还有一点跟大家说的是,工作经验也很重要,以前就是工作的时候我也求过职,困难重重,但是现在我明显感觉到了有工作经验的优势,大家也不妨可以走曲线救国的道路。海洋里,尤其是学机械和石工的人很多都用海洋为跳板去了科麦奇,康菲,斯伦贝谢等等很多外企,待遇问题就不是海洋能比的了。呵呵,上周我也已经开始办理我的辞职手续了,也要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我只是拿出自己的一些想法跟大家探讨,我希望能给尤其是本科快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当然,肯定我的很多想法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呵呵,那就求同存异。在这里祝愿大家生活愉快,工作的顺利。
楼主说的“海洋里,尤其是学机械和石工的人很多都用海洋为跳板去了科麦奇,康菲,斯伦贝谢等等很多外企,待遇问题就不是海洋能比的了。”那也是因为在海油跟这些公司接触的多。在海油里,只有往外企跳得,很少往其他两个石油公司跳德,大家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上市公司:油公司,海工和油服都已经完成雇员制改革,在这些已经改革完的公司里,对于老职工可以选择是雇员制还是沿用以前的企劳企聘制。之所以有企劳企聘和社聘就是因为没有上市,尚没有进行薪酬制度改革,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状况。况且我说的是相当一部分公司,没有说全部。
我的帖子不是说哪个公司好不好,主要是想跟大家说我们是这个社会的一个分子,我们要考虑的和应
该考虑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比如我们会有家庭,我们以后会有养老敬老的义务等等。我仅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每个人的实际个人情况是不一样的,不一定对于别人好的公司就一定适合你,也不一定不好的公司就对你的反展就没有帮助。
中石油中石化不好吗?尚若有这样一个选择题: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中石油的一把和中海油的一把你选择做哪个位置?如果没有错误的话,中海油排在世界500强之外。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选择的答案就不一样,但不代表哪个公司就真正的适合你。
排名,是因为中海油的起步晚,没有那两个公司的规模大,人还多呢。中海油整个人数才3万人,还没有中石油的一个小油田的人多。按人均的产量和资金(包括工资)估计其他的两个公司是所比不了的。我觉得既然在某个公司工作,就不要总这山望着那山高,比来比去的,没意思,我也同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想去哪就去哪呗
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像赌博一样,但是很难说哪个好而哪个不好。毕业
三重门事件快一年了,我对自己的工作还比较满意,起码不用出海,可以正常吃饭,工作,休息。其实待遇一样的工作可能会差别相当大,一周工作30小时和一周工作40小时不一样,坐在写字楼和风吹日晒不一样,做一项对自己有提高的技术工种和日复一日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熟练工种不一样。招聘会签一个单位但是到公司二分后的差别也可能很大。
我觉得现在我们刚毕业,
什么都不会,完全没有什么经验可言,
而海油的多项培训和工作的辛苦对还年轻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锻炼机会,
出海是有很多LZ说的很多方面的不足,
但是我估计在未来的几年或者相当长的时间里,
海上石油的发展是很有前景的,
现在陆地基本是差不多了,不仅中海油,现在中石油中石化的许多油田都相继开始了海上石油的勘探和开发,而且现在大批的国外石油公司都很看好中国的海洋石油资源,从我们学校越来越多的国外石油公司招聘可以看出来,毕竟我们国家目前海上石油开采还是处于发展阶段,只有部分近海油田在开发,深海开采基本上是零。
泰国女演员bee有前景就有机会,有挑战才有发展,
其实在海上工作的人员有许多回陆地的,通过一些渠道。
只是有的时候有很多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
薪水十万以上,每年只工作半年,每次海休的都是飞机报销,
工作充满挑战,每天都有激发你兴奋点的事情,
如果是你,会对这样的工作说不么?
有得必有失,上帝是公平的。
这是我个人对海油工作的理解,可能是错的片面的,黄圣依赵本山
毕竟我才刚工作一年不到,前面的路还很长,
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和大家分享。
我虽然毕业伊始就进了中海油的门槛,但是我的二级单位很不好,收入也不是很高,但是正因为那样的单位,给了我很大的平台,让我放手干了许多事情,自然而然的锻炼的机会就比较多,学到的东西也很多,出人头地的概率相对来讲就大一些,一位与我共过事的领导去了LNG,他想让我跟他过去,许诺给我D2级,对于海油系统改革完的员工都知道,对于一个工作三年都不到的本科生来讲,这个职
位只能表明这个领导很赏识你,若没有前期的那么多的锻炼机会和进步,我想跟他短短处的那两个月不会给他留下这么好的印象,当然由于地域的原因离家太远我还是婉言谢绝了。要是说走了什么弯路的话那就是这两年我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发了很多的牢骚,如果今天我再从石油大学毕业签到这样的单位,我不会再向当初一样牢骚满腹,会更加珍惜这个机会去锻炼和学习。当然这就是成长的代价,也希望这段文字给很多刚开始工作起点又不是很高的校友们一个信心,关
键是怎么看待和把握这个问题了,对自己树立信心,这个很重要。由于一些原因,我还没有离开原来的单位,还没到新的环境,不过很感谢祝福我的人。谢谢了。
另外,这两年海油,尤其是作业公司和一些外企对机械专业的需求量很大啊,再过两年不知道了,呵呵,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也就只能说到这里了。
关键是你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我可以去海油 但我选择了中石油
石油工程专业,我认为到中海油有限公司(分公司有天津、深圳、湛江、上海)和中海油服比较合适,因为海油工程主要是搞海洋钢结构的,所以石油工程专业到海油工程公司多少有点不合专业,而需要的主要是结构、机械、自动化、电气、仪表之类的,但是这几年海油工程招的人很多,每年近200人的大学生引进,石油工程每年还是有一些的。
中海油服主要是海上钻井、录井、完井、测井,其业务面几乎垄断整个中海油,中国海域都由他们做。因此,石油工程专业到中海油服非常对口。而且待遇很好,发展空间很大,但是要经常出海、不定期出海,可能比较辛苦。国家法定节假日2020
有限公司所属的这几个分公司里因为上海分公司比较小,每年招聘的人很少。其它几个公司招聘的量还是比较大的。天津分公司主要招聘研究生,本科生也招一些。到天津分公司的话主要是做油藏,做评价,因此和地质比较接近,办公环境好,出海很少,效益很好。深圳和湛江分公司每年招聘本科生的数量很大,石油工程专业非常对口,去了主要是到各个平台做操作,28天倒班,也就是几乎一个月海上,一个月陆地休息,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深圳分公司的平台大多为合资平台,拿钱很多,湛江分公司比不上深圳,但效益也很好。
除此之外,基地集团的一些公司(不上市的公司板块),比如采技服、采油等也需要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而且量很大。罗志祥旗下艺人
中海油上市的公司目前只有有限公司、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我说的专业上市公司就仅仅指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因为这两家公司属于专业公司,而有限公司所属的四个分公司属于油公司。
你说的海油再过几年就不会大批招人的说法我认为没有合理的根据,目前国际油价高扬,正是各大石油公司竞相加大力度开采的时机,而且油价短时间内不会跌落,所以人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招聘时的问题一般会问你对公司的了解,还有你的专业知识、英语能力如何,到公司的目的,等等。不一而足。
油田建设的前身就是所谓的"小海工",目前改革重组,包括油田建设,重工等几个公司.说这个公司是垃圾公司当然是不客观的,只是可能一些签到这个公司的人对第一年
的待遇不满意的一种宣泄.目前,油田建设包括渤海工程,南海西部工程等几块,主要业务是做海上油田施工,因为中海油这些下属公司中,海油工程(人称"大海工")在海洋工程领域的总包链条是最齐全的,也是中国唯一一家集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加工设计,陆地建造,海上安装,联接调试,维修于一体的海洋工程公司,所以海油工程一般做总包商,油田建设做一些钻机模块,生活楼等平台组块的一部分.这次亚洲最大的平台,因为水比较深,就在湛江场地做,总包商为海油工程,而油田建设南海西部工程公司为分包商,承担陆地整个组块和导管架的建造.至于待遇,渤海工程的待遇稍差一点,第一年每月拿到手的不到1000(基地的一些公司大多数都是这个水平),而南海西部工程公司的待遇也不错,拿到手的月薪不到2000,但是转正以后的待遇会有很大的提高.随着油田建设业务量的不断扩大,待遇和前途应该是不错的.
储运到中海油有限公司的话,天津分公司的很少,几乎没有,到深圳分公司和湛江分公司的比较多,去了大多数到平台上做操作或者陆地终端。南海西部工程公司(属于油建)每年也要储运的,去了做
配管或者加工设计。渤海地区的这些公司里,油服不对口,几乎没有要储运的。海工对储运得需求比较大,尤其到华东招聘很多的储运专业毕业生,据我了解,05年在北京要了2个储运的本科生,4个储运研究生,06年在北京要了4个储运的本科生。储运到海油工程主要是配管的加工设计、工艺设计、平台调试、平台维修、检验等。基地集团的油建招聘的储运毕业生也比较多。其它的公司要的很少
化工的可以说有很多公司都比较对口,到有限公司各分公司做油藏离不开化学,到油服可以做油田化学(钻井液),到海油工程可以做平台的工艺设计,到化学公司可以做化肥的工艺设计,到油气利用的话,特种沥青离不开化学,到南海炼化或者惠州炼化更对口。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海油2(转自工作人员)2008年07月23日 星期三 19:12我是海油工程的
关于你的问题,我觉得能够保送研究生的话,还是要上机械专业的研究生,首先,因为目前机械专业(包括机械制造、化工机械、自动化等专业)在石油领域是最紧缺的,中海油也非常缺这些专业,而安全虽然受重视(所谓的QHSE理念),但是从一个人长远的发展来看,到石油系统搞安全,没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因为一般都用的是JSA,也就是工作安全分析,在做一项工作之前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大都如出一辙,例行公事而已,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也没有很强的管理特性,所以对个人的发展不是很好。其次,做安全的风险比应采儿个人简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