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河南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河南民间艺术博大厚重,资源繁多,是中原母体文化的精髓体现,是彰显和延续中原精神的重要载体,而河南的民间音乐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众多的民间音乐形式中,河南民间音乐属于佼佼者。河南民间音乐是河南人民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化结晶。河南民间音乐植根于河南本土,是中原文化发展的集中展现,并拥有广大的众基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
一、河南民间音乐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从考古发现可知,河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如果从舞阳贾湖出土的古老乐器“骨笛”来看,河南民间音乐应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在中原人民辛勤的劳动实践和丰富的社会活动中,逐渐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其中包括戏曲、乐器、说唱、乐舞、音乐著述等多种音乐形式,并最终形成了河南省独具特的中原音乐风格和传统。
以往的调查显示,河南民间音乐门类繁多,然而各种音乐门类之间的发展程度差别较大,有些得到了发扬光大,而有些则日益沉沦,甚至濒于失传。例如,洛阳海神是一种古代音乐,据说,武王伐纣统一中
国建立周朝,在洛阳大封天下,受封者除内陆诸侯外,还包括遥远的东西南北四海之神,宫廷每年都隆重祭海(神),于是便产生了配合祭海的音乐,这种音乐就是洛阳海神乐的源头。隋唐以来,洛阳海神在中原以及全国音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古时曾被誉为“国乐”。海神明清时期曾在洛阳盛行,建国后面临失传危险。
二、网络时代下河南民间音乐的发展形式
网络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发达的通讯技术和网络传媒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民间音乐作为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网络时代带来的巨大变革,经济的迅速发展,再加上外国音乐
和流行歌曲的冲击,导致民间音乐固有的地域禁锢被打破,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承与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网络传媒技术和社会变革使得民间音乐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状况:极个别种类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扩大了影响,从地区性的音乐逐步广为人知;大部分却是发展日趋衰微,面临生存危机。
徐若瑄15门照艳全集>查询房产在当今这个时代下,河南民间音乐出现了适应新形势的编制。在河南民间音乐中,有一部分从内容出发,选择适当的曲调填词而成。填词是利用旧曲调,但反转来又给原来的曲调以影响,使它发生变化
、得到发展,成为一首新曲。一首老歌,一般只是在某些人、某个地区中间流行,但是经过填了新词之后,它的流行区域就会变得更广泛,唱的人也更多。在填词的过程中,从内容的要求出发,对原来的曲调必然会有所增删、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个就是“内容决定形式”。旧曲调和新内容产生了矛盾就要改革旧曲调,使它适应新的内容,在新的内容上解决矛盾,成就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河南一些民间音乐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而获得了新的表现生命的。河南省女高音歌唱家黄慧慧演唱的新编版《编花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首众所周知的歌曲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经过改编后,加宽了乐曲框架,丰富了歌词内容,既有强调河南地方语音语调的小段落,又有华彩的章节,整首作品深刻体现了浓郁的河南地方特,令人耳目一新。加上演唱者淋漓尽致的精彩演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个例子的成功,反映出了河南省在音乐创作和演唱上的能力,只要我们勇于积极尝试,加强创新,大力发展河南民间音乐,定能为其提供肥沃的土壤。
另外,民间音乐及歌手正走向舞台。正当河南的民间音乐处于萎缩状态之时,20世纪80年代一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使一慧眼人发现了正在丧失生存土壤的民间音乐所潜藏的巨大商机,于是一种河南民间音乐的新型演唱便应运而生了。这种“新演唱”的演唱者主要是广大农村的农民。唱民歌能赚钱、能致富,这是自古靠土地而生的农民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情,他们又开始唱响久违的家乡歌曲,在家乡日益兴旺的旅游、商品交易甚至是电视台崭露头角。例如商城县原生态歌手付大坤演唱的《车水歌》、《栽秧歌》,让人闻到了青枝绿叶的山野味。大力培养民间音乐歌手,定能为民间音乐的创新发展打好基础。
三、河南民间音乐的困境
随着机械化在农村生产中的应用,机动船代替了帆船,收割机代替了人工麦收,磨面机代替了老石碾,黄河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无用武之地了。插秧时,农民们先是自己唱自己听,之后他们把收音机别在腰里,自己不唱了。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及国外文化的传播,流行音乐成为当今音乐市场的主角,并得到广大青年的青睐,而民间音乐因为各种原因正慢慢地被人们所忽视和冷落,甚至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日益消失的文明。前人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面临着传承的危机,甚至到了急需保护的境地。
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遭遇到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空间小。民间音乐多源自于农村,是在相对自然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地变化,歌舞队、音乐会、鼓乐队等曾经的主要娱乐方式已日渐稀少,而且年轻人除了对其感到新奇之外,极少有人愿意去学唱这些。这就使得民间音乐的传承遭遇瓶颈,生存空间在变小,甚至于出现后继无人的境地。
2.生态环境的破坏。民间音乐活动因民俗的存在而存在,民间音乐活动离不开民俗。正如伍国栋先生所说:“民间音乐从一开始即包含在民间风俗当中,如用广义风俗观来看待任何民族的民间音乐,那么,每一民族的民间音乐都是风俗音乐。因为任何民间音乐都不可能脱离某种土风民俗而独立生存和
传播。”所谓民俗就是指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当地传统的民俗活动在慢慢消失,原生态艺术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濒临灭绝。
北京廉租房申请条件3.经济因素的制约。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撑,经济发展带动了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传统的民间音乐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越发显得脆弱,甚至有被淹没的危险;同时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经济的推动力。目前河南省地方民间音乐的发展就处于两难境地,农民自发募集的资金非常有限,加之地方政府拿不出足够的资金用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间音乐会所用乐器、道具因得不到及时更新,早已老化严重、破旧不堪,这对民间音乐的生存与发展是致命的。
郎朗李云迪四、河南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非诚勿扰18号女嘉宾
今天,如果只认为可以顺其自然地传承,势必造成将来传统音乐演唱失传的悲哀。从当今大众的欣赏程度来看,新鲜、幽美、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作品才更有流行传唱的动力,而歌词陈旧、缺乏新意、曲调单一、缺乏现代元素的传统音乐很难打动人心。这就需要我们音乐工作者结合河南省的实际,保护好我们河南民间音乐。笔者认为,要保护好河南民间音乐,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是谁1.努力提高众保护意识。众所周知,民间音乐文化和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它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寻常百姓,是民间百态这块丰饶的土地为民间音乐提供了给养。我省现阶段有相当数量的民间音乐生存环境堪忧,如郑州新密的超化吹歌、焦作的黄河河工号子、三门峡黄河船工号子等,这些曾在当
地广为流传的民间技艺已越来越不为人所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当然除了政府正确的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广大民众参与和保护的意识。
2.借助网络科技,搭建民族民间音乐传承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电脑等现代化的大众传媒工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这些都为传播民族民间音乐创造了良
好条件。我们应着力搭建民族民间音乐传承载体,通过大众媒体宣传、传播民族民间音乐,让人民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节目,从而增强人民众对民族民间音乐蕴含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人文主义等价值观的认同,激发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发展氛围。
3.将民间音乐纳入学校教育。河南高校作为河南文化传播的高级载体,在传播和传承河南民间音乐等传统文化中作用至关重要。同时,河南民间音乐走进大学校园也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有力地协助了和谐校园的构建,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民间音乐产业化。民间音乐的产业发展对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它不仅是传承河南传统音乐文化、实现民间音乐生产性保护的需要,也是延续和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中原的需要,还是促进河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河南音乐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更是在河南人
口众多、资源有限的不利条件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中原崛起、实现文化强省的需要。如南阳通过与旅游产业结合,实行产业化运作,定期举行展演,增大其影响力,把当地传统文化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为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平台,使民众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度进一步了解,从而唤起了民众对其的保护意识,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对民间音乐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5.加强政府扶植力度。政府在传承民间音乐文化上,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把其同样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长效、全方位地来保护和传承。要定期进行民间音乐的资源调查,掌握各地民间音乐发展动态。河南省的民间音乐种类多,分布广,而且很多民间音乐形式临近绝迹,这给调查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所以在这方面政府还要下大力度,选调精兵强将,对我省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清查摸底,同时逐一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建立相应的数据档案,及时了解民间音乐的发展动向。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谐价值和教育、认知、审美等功能。河南,一个拥有深厚音乐文化底蕴的地区,它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大力宣扬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绝不可忽视对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它作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我省这些璀璨的民间音乐文化才能重放异彩,为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