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
河东,历史文化悠久,有“戏曲之乡”之美誉。早在金元时期,院本、杂剧在这里的演出非常繁盛,故至今这里地上、地下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戏曲遗存,且不断有新的发现,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稷山马村、化峪、苗圃三地金墓戏剧砖雕,永乐官潘德冲石椁线刻杂剧图、万荣孤山风伯雨师庙元代舞台残柱刻字,运城西里庄金元墓戏曲壁画,垣曲、芮城、运城、闻喜等地出土的汉代百戏乐舞俑等等,更显示了古河东早期戏曲的风貌和原型。明清以来,梆子戏、眉户、道情、线戏等许多富有韵味的小剧种又在此蓬勃兴起。
第一节、河东戏曲研究现状
一、蒲剧研究
什么的月光1、发展史的研究
墨遗萍《蒲剧小史》和《蒲剧史魂》。行乐贤、李恩泽《蒲剧简史》、《运城文史资料》1991年3期《蒲剧春秋》载有《蒲剧发展史》。2007年出版的《蒲州梆子志》,分综述、图表、志略、人物四大部类,对蒲剧的发展历史、现状、剧目、舞台艺术及人物传记史料进行朴树的老婆
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是迄今为止研究蒲剧资料最为翔实的志书。
2、剧本的整理、研究
临汾地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编《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20集收入197个剧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整理了《山西地方戏曲汇编》,其中第二、第七、第八集为蒲州梆子专集,收录剧本26个。1959年10月山西省晋南戏剧协会刊印《晋南戏曲剧本选》,选录了流行于晋南的各剧种最有代表性的优秀剧本,其中有6个蒲剧剧本。临汾蒲剧院1982年编印《剧目汇编》收录了14个传统折子戏剧本和1个现代戏《巧劝父》。1983年运城行署文化局编印《蒲剧传统剧本选》收录24个。1985年运城行署文化局编印《河东剧作选》,选录全区1984年创作的10个优秀剧本。1992年由崔浩、任国成等编《河东优秀剧作选》,收录运城地区1979年至1990年各演出团体创作上演的现代戏、新编古装戏和改编传统剧14个。《蒲州梆子剧目辞典》统计有1400多个剧目。《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辞典》也收录了一些剧目。
3、研究刊物
专门的刊物:《蒲剧艺术》1980年10月创刊以来,成为蒲剧研究的主要阵地。《戏剧艺术》
1980年10月创刊,1983年停刊,共发行9期。《戏剧之乡》1986年11月创刊,至1989年12月共4期。
其它的一些刊物上也零星有一些文章,对蒲剧进行研究,如《戏剧》、《戏曲研究》、《中华戏曲》、《寻根》等。
4、其它研究
树先生解析细思极恐包括班社、演员、演出场所、演出习俗、轶闻传说、文物古迹、行规谚诀等,有不少的论述。
二、其它小戏研究
对河东小戏的研究50多年来,成果较少,大多是一些简单的介绍,《戏曲志》、《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等。
1984年,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室(今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对全省剧种进行普查后,出版了《山西戏曲剧种概说》一书,该书收录了全省52个地方剧种,其中流传于河东的有眉户
、永济道情、平陆高调、夏县蛤蟆嗡、弦儿戏、平陆花鼓戏、临猗锣鼓杂戏、万荣青阳腔、芮城线腔、扬高戏、拉胡戏等12种。《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统计有蒲州梆子、平陆花鼓、高调、永济道情、夏县弦儿戏、蛤蟆翁、芮城扬高戏、拉呼戏、线戏、万荣清戏等10种。
锣鼓杂戏的研究较为全面:有剧本的整理、研究,演出的研究,班社、艺人的调查研究,与宗教关系的研究等。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研究生李瑛对锣鼓杂戏作了较全面的考察后,并写了硕士论文《民间仪式戏剧的活化石——晋南锣鼓杂戏研究》。
三、文物的研究
河东的戏曲文物非常丰富,有戏台、碑刻、雕塑、壁画、抄刻本、舞台题记等。
山西万荣人卫聚贤的《元代演剧的舞台》(《文学月刊》第二卷,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1931年12月15日出版),开启了中国戏曲文物的研究。该文介绍了万泉的古戏台碑刻,罗列了万泉宋元明清古戏台的八种名称,试图通过对名称的考察探求历代戏曲的不同特征。墨遗萍的《记几个古代乡村戏台》,介绍了万泉桥上村后土庙、太赵后土庙、西景、四望和孤山风伯雨师庙等五个戏台。
《河东戏曲文物研究》是河东戏曲文物研究的专门性论著,书中收录文章27篇。从戏台、雕塑、抄刻本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戏曲文物与戏曲发展的关系。
《中华戏曲》、《戏曲研究》、《蒲剧艺术》、《文物》、《考古》等刊物上发表一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和研究了河东的戏曲文物。
第二节、河东戏曲剧种
运城地区素称“戏曲之乡”,盖因戏剧起源早,剧种繁多,且戏剧活动广泛普及。早在汉代,就有百戏活动,运城侯村、弘芝驿北古村和芮城、平陆相继出土的百戏楼,宋金时期稷山金墓形象的舞台演出,明嘉靖年间,就有“义和班”演出的金石之据。到清末民初,戏剧班社风起云涌,更为昌盛。除古老的蒲州梆子外,还有眉户、杂戏、线腔、道情等10多个新老剧种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戏剧演出已成为遍及全区的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不但村村社社都建有戏台,且大多备有戏箱,以便农闲时演出。主要剧种有:
蒲州梆子
这是产生较早的梆子声腔剧种,俗称乱弹,土戏,清代称“梆子腔”或“山陕梆子”,民国初年
称“蒲州梆子”,20世纪30年代始称蒲剧。因起源于古蒲州(今永济市)而得名。据诸多出土的戏剧文物和有关资料记载,蒲剧由山、陕地区的民歌和说唱开声,先演变为民间小戏,后又在民间小戏的基础上,接受了元杂剧等的艺术成就,逐步发展成为大戏。蒲剧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三角地带,远及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民国以来,陕西省的西安、延安、延长,河南省的灵宝、卢氏,甘肃省的定西等市县,都曾建有蒲剧团。明嘉靖年间,蒲州就组建有义合班,进行演出。清嘉庆时有“永乐班”、咸丰时有“三义娃班”。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全区有蒲剧班社20多个。同时涌现出郭宝臣(元元红)、王来(老三盏灯)、祁彦子(白菜心)、王存才等一批著名演员,推动了蒲剧的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末,蒲剧五大名演员阎逢春、王秀兰、张庆奎、筱月来、杨虎山出现后,蒲剧艺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既有火爆激昂的一面,又有典雅细腻的一面,形成了长于抒发激情和凄楚的情绪,具有豪迈奔放的特。
眉户
起源于陕西省得的眉县、户县,清嘉庆、道光年间传入本区(一说是明代即传入本区)。由“清唱”(俗称“地摊子” )艺人吴小宝等搬上舞台演出。本区13个县(市)均颇流行。眉
户曲调丰富,有72大调和35小调。搬上舞台初期,演出剧目多为小生、小旦和小丑扮演的小戏。本区艺人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蒲剧的音乐和表演手法,逐步发展为能够表现历史故事题材的戏曲剧种。新中国成立之初,逐渐起运城专区眉户剧团,以演历史剧目为主,后运城与临汾地区合并,剧团改称晋南地区眉户剧团。演出剧目有《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三进士》等。主要演员有杨海生(须生)、程根虎(小旦)、卫本善(小生)等。1957年临猗县眉户剧团成立。该团自组建至今40多年来,一直坚持编演现代戏,被誉为文艺为工农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一面旗帜。演出剧目有《梁秋燕》、《涧水东流》、《一颗红心》等,《涧水东流》和《一颗红心》先后被搬上银幕。主要演员有任洪、李英杰、张俊芳、范琳、郭高计等。
运城眉户原称迷胡,又称曲子清曲,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而得名,是一个以民歌的连接而发展起来的,由地摊说唱过渡到舞台演出的戏曲剧种。晋南眉户的历史主要经过了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四个阶段。清乾隆年间,所载的十二首民歌曲调中[两头忙][银纽丝][醉太平]等,是运城眉户保留下来的主要曲调。这些曲调被一些肓人和贫民以三弦伴奏、四页瓦击节,走街串巷,打地摊演唱和为人婚丧、喜事助兴,用来谋生。音乐表现丰富,流传地域较广,主要剧目有《烙碗记》、《如意店》、《打经堂》
、《三进士》、《卖水》、《四差捎书》、《张连卖布》等。唱腔有72大调,36小调。表演程式吸收了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运城眉户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南北两大流派。南路以临猗一带为中心,1952年临猗县成立了眉户剧团;北路以临汾一带为中心,形成了临汾地区眉户剧团。两路剧团在音乐改革和剧目排练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临猗眉户剧团先后三次拍电影,六进北京,三进中南海,为周恩来、朱德、、李先念、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涌现出程根虎、任宏、李英杰、郭高计、张俊芳、范琳、闫慧芳等一批优秀的眉户表演艺术家。听眉户,唱眉户已成为老百姓婚庆、丧葬、嫁娶、庆典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2006年,“眉户(运城眉户)”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高戏
流行于平陆、芮城两县沿黄河一带的地方小剧种。因伴奏时用两把同调板胡,故民间俗称“弦子戏”。它腔调高昂激扬,音乐节奏快,故名扬高戏。据平陆县已故扬高戏老艺人邢永泰回忆,抗战前,扬高戏极为盛行,在当地可与大戏蒲剧平分秋。平陆县岳村、涧东
村一带有“扬高戏窝子”之称。上演的剧目有《花柳林》、《金瓶梅》、《武家坡》、《白玉兔》等60余出。主要演员有三娃(小生)、邢永泰(小旦)等。
蛤蟆嗡
活动于夏县祁家河西山头村、西庄、东庄一带。祁家河乡位于夏县东,是中条山麓的一个山区乡镇,距县城70多公里,东与垣曲接壤,西与平陆交界,北邻夏县泗交镇,南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平均海拔898米。西山头村位于祁家河以西4公里处的石板山破上,全村120余户,600多口人,多数为杨姓,皆由外地迁居而来。这里山环绕,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蛤蟆翁形成于光绪初年。当时,这里煤窑林立,又有陶瓷业,因此,山东、河南、陕西、湖南等地的商人和劳工来往不断,聚居于西山头村。工余节日,商人、劳工聚集一起自娱自乐用【花鼓调】、【莲花调】、【扬高调】、【二簧调】等混杂演奏。后胡琴艺人杨学银自制成一种独具特的胡琴为其伴奏。该胡琴以梨木为琴杆,长约男主心狠手辣占有欲强的现言2尺,用桐木作琴筒,直经郑爽和张翰的关系3寸左右,琴筒蒙蛇皮或蛤蟆皮,用丝弦。拉奏时声音如同蛤蟆叫一般。至今当地民间流传有:“杨学银,胡琴拉得好,上下倒把真热闹,拉悲人掉泪,拉喜人欢笑,声音就像蛤
蟆哇哇叫。”该剧即以此乐器特点,取名“蛤蟆翁”。
清末民初,夏县西山头村购置戏箱,组成20多人的蛤蟆嗡班,到附近村庄和平陆县及河南渑池、灵宝的一些地方演出《蓝桥会》、《小寡妇上坟》、《黄桂香哭墓》、《闹马房》、《张古董借老婆》、《打缸》等20多个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1930年前后,由于战乱,演职人员背井离乡,使得这一小戏逐渐衰落。特别是1941年以后,日本侵略中条山,加之顽伪部队的破坏,戏班被迫解散,老艺人在逃难中相继去世,致使这一剧种基本失传。解放后,夏县政府为了抢救这一民间小戏,曾先后配人上山挖掘整理,1979年,在运城地区文化局和夏县文化馆组织西山头村一带的老艺人杨红俊等,排演了《小寡妇上坟》、《渔舟配》等戏,参加了1980年和1981年本县春节文艺汇演。2006于小慧个人资料年,夏县政府申请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已故较著名的演员有小旦杨小栓、老旦杨长发、小丑杨茂盛等,杨小栓以在《蓝桥会》中扮演兰玉莲著称,唱腔有娘娘腔味,艺名“小旦爷”;杨长发以《黄桂香哭墓》中之黄母名噪一时,表演富有生活气息,人称“老旦红”;杨茂盛在《小寡妇上坟》中扮演小小,诙谐幽默,可爱可笑。鼓师、琴师有杨玉娃、杨石林、杨丙午等。现健在的老艺人有杨五才、杨赵忠、杨宝生等三人,曾参加1980年和1981年的文艺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