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23期 Vol.12 No.23 2021年12月 December 20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文化类节目是一种以文字语言为核心,以视觉图像和听觉元素为辅助的一种影像节目,深受广大众青睐,其诞生与发展能够满足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观看需求,同时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河南卫视立足于文化底蕴浓厚的中原大地,其文化类节目的创作需要注重传统文化内涵,主动承担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文化类节目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和思想呈现出交织与碰撞的态势,对广大众传统文化消费观念以及行为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促进各个国家、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电视媒体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需要自觉肩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重任,进而有效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1]。首先,电视媒体是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主流价值观的重任,文化类节目不同于其他综艺类、娱乐类节目,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方面更具优势,有助于对众进行文化的普及与教育;其次,文化类节目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节目素材,能够推动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同时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从而有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二、文化类节目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优势
(一)样式新颖,不断延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文化类节目充分融合视觉图像与听觉声音两大元素,通过教育的形式进行传播,能够掀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潮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往单一的传播模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为注重新兴技术与流行元素的融入。
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能够融合先进技术与流行元素,使观众具有一定的参与感。比如《国家宝藏》通过对先进舞台技术的利用,充分展现国宝的故事。同时文化类节目通过对图像、声音符号的利用,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朗读者》嘉宾在朗读经典名著时,背景屏幕随朗读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带给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感,能够充分感受文本中人物的情感[2]。
另外,“人物+故事”这一表现形式在文化类节目中较为常见,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明显优势。
对你的爱一直很安静(二)通俗易懂,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文化类节目具有通俗易懂的特征,能够帮助观众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不但需要具有当代生活的底蕴,同时需要具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与过往娱乐综艺节目明显不同的是,文化类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传统与时代的连接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大正能量的弘扬力度。
比如《国家宝藏》不但介绍了国宝的前世今生,同时还宣扬了当代人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另外,对于不同身份、不同体的受众,文化类节目应坚持理性和通俗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释。
比如《中国诗词大会》邀请一些文化素养极高的专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
张宇波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寄语
(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做到有效继承与发展,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文化类节目深受观众青睐,因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而得到了广泛好评。电视文化类节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作方式的不断创新,文化类节目已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文章以河南卫视相关文化类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化类节目对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179-0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179
广电视角
180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家、学者作为嘉宾,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深入讲解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
(三)营造氛围,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发展模式,使文化类节目具备实时互动性对文化类节目来说,不但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微博账号、公众平台账号,同时加强了与其他视频平台的合作,开辟出弹幕、短视频等多种跨界合作路径,使更多的观众能够参与节目活动环节,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朗读者》开展了线下朗读活动,不仅节目嘉宾可以参与朗读,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可以参与朗读。
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经典咏流传》一改传统竞技式形式,通过流行音乐的形式传唱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不但能够使观众享受音乐,还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其精神世界,营造良好的文化、音乐氛围[3]。
三、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对传统文化发扬的具体体现
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立足中原,历经数十年的辛苦耕耘,陆续打造出《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经久不衰的节目,2021年的“中国节日”系列更是火爆全网。本章探讨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对发扬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一)根植本土文化
1.根植本土内容是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基础
在“内容为王”的背景下,极具特的本土内容便是节目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省级卫视来说,在选择节目内容时易受到地域、成本、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内容根植于本土资源才能有效扩大自身竞争优势。内容的独特性主要指节目挖掘与呈现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4]。地域性是河南地区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在念白、表演、唱腔等多方面与其他地区皆有不同。因此河南卫视开展戏曲类文化节目需要充分展现不同的艺术特与风格。文章以河南卫视热播戏曲类节目《梨园春》为例进行分析。
《梨园春》是一档以豫剧表演为内容的擂台竞赛式节目,以豫剧为主融合多个剧种,通过擂台竞赛的形式为普通戏迷搭建表演的舞台。豫剧具有抒情写意的特征,以通俗易懂的河南方言传唱,以人的形体媒介作为
主要特征。《梨园春》这一档节目实现了音乐与诗的融合,极具听觉和视觉感染力,将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美德通过本土戏剧的形式传递至家家户户。例如,《梨园春》中《花木兰》这一豫剧能够充分表达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保家卫国的精神;《朝阳沟》充分诠释了社会主义时代知识分子的时代选择,以上节目内容均因为极具地域性以及充满生活气息深受河南众青睐。豫剧是河南的主要剧种,因地域而扬名,因此这也是河南卫视所具备的本土资源优势,同样也是《梨园春》节目自开播至今仍然受到人们喜爱的主要因素。
自《梨园春》取得成功后,河南卫视又推出其他植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节目,如《华豫之门》与《武林风》。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宝藏,其中《华豫之门》以本土历史资源为节目内容,对散落于民间的文物进行讲解,帮助观众了解历史,增强其文物保护意识,弘扬爱国情怀。《武林风》以本土武术资源为主,充分融合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传媒技术,极力推广竞技武术,传承与弘扬武学文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地域文化是文化类节目创造的素材来源与重要根基,河南卫视注重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才能创作出《梨园春》等优秀文化类节目,实现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扎根本土受众,推动节目发展
中秋节的四句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文化资源丰富的中原大地,需要注重培养具有本土文化需求的受众[5]。河南卫视实现了独特本土文化资源与受众资源的连接,不但能够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自古至今戏曲均具备一定的“草根文化”特征,十分接地气,属于一种大众的、通俗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河南卫视戏曲类节目《梨园春》的主要受众体便是广大豫剧戏迷,能够满足其观赏豫剧、品味豫剧的精神需求。《梨园春》这一档文化类节目能够植根于河南地区的戏曲文化,通过大众媒介技术实现对中华戏曲艺术的传承,推动其发展。
《梨园春》主要通过豫剧、戏曲吸引观众,《华豫之门》通过文化瑰宝吸引观众,而《武林风》则通过
武术文化吸引观众。对《华豫之门》来说,该档节目的主要受众体为古董收藏者与爱好者,收集收藏者的名画、青铜器、瓷器等文物,邀请由鉴定专家组成的专业鉴定团队对文物进行鉴定,同时为广大观众详细介绍文物的来源、历史,深刻揭示其文化内涵。《华豫之门》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2卷第23期 Vol.12 No.23 2021年12月 December 2021
自开播以来获得不错的反响,受众体不断增加,拉近了文物与广大众之间的距离。《武林风》则以武侠精神作为节目的主要定位,通过擂台竞赛的节目形式为广大众搭建武术切磋的平台,有助于推动传统竞技武术的发展,不但能够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对于推动中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承经典,坚持原创精品节目宋汶霏个人资料
对文化类节目来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在坚守媒体责任,植根本土厚重文化,同时也需要坚持节目内容以及形态的原创性原则。
毛宁老婆1.坚持节目内容的原创性
坚持节目内容的原创性是文化类节目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需要植根于中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节目的核心,使节目具备恒久的生命力,在本土文化的影响下,使广大观众在心理层面、情感层面能够与节目实现协同共振。《梨园春》是河南卫视的一档戏曲类节目,注重为观众呈现豫剧知名片段,如传统古装剧目《抬花轿》《三上轿》等,改良剧目《花木兰》《七品芝麻官》等,现代剧目《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这类具有极强原创性的本土节目具有深厚的众基础,能够充分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广大观众之间的距离[6]。
2.坚持节目形态的原创性
节目的内容对节目的内涵、价值以及发展方向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主要因素并不只有节目的内容,节目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其对节目的吸引力、影响力以及新鲜度有决定性作用。
为了能够将内涵丰富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灵活、巧妙的方式展现出来,河南卫视多档文化类节目采用擂台赛的节目形式,充分满足广大观众的观看需求,如《武林风》《梨园春》等。
《梨园春》是一档以擂台赛形式为主的戏曲文化类节目,根据年龄将参赛者划分为少儿组与成人组两个小组,根据戏曲专业水平划分为业余组与专业组两个小组。擂台竞赛的形式对于广大众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吸引大批的豫剧专业表演人员以及爱好者参与,并且该档节目邀请了本土豫剧名家作为嘉宾,不但能够观赏精彩绝伦的豫剧表演,同时还能够得到豫剧名家的点评与指导。《梨园春》擂台赛的形式吸引着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戏迷参与,涌现了一些备受欢迎的少儿擂主以及本土豫剧草根明星,因此擂台竞赛的形式也为广大众实现梦想提供了平台。
《武林风》是一档以中原武术为看点的文化类节目,充分融合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竞技项目,该节目采用淘汰赛的形式,使节目的观赏性大大增强。另外为了能够有效弘扬传统武术文化,该节目不仅设置了专业武术竞技平台,同时也面向广大众设置百姓擂台赛,不局限于打法、体重,为广大众提
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自节目成立至今,擂台赛中涌现诸多草根武林英雄,因此《武林风》能够立足于中原传统武术文化,通过擂台竞赛的形式实现对传统武学文化的平民化、国际化传播。
《华豫之门》不同于以上两档文化类节目,并未设置擂台竞技的模式,但是采用民间海选形式,线下对民间收藏文物进行鉴定,为收藏者与鉴定专家之间搭建交流沟通的桥梁,能够充分激发广大观众的参与积极性。该节目采取线下民间海选与线上节目录制结合的形式,使节目的原创性有效增强。
另外,《华豫之门》在鉴定阶段极具人文关怀,不仅注重器物的真伪,更注重器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能够激发观众兴趣,提高其认可度。该节目以器物背后的故事呼吁广大观众,收藏文物时更需要具备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了解其内涵与价值,以正确的价值观与理性的态度进行收藏[7]。
四、结语
文化类节目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在传承与发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守媒体重任,植根于厚重本土文化,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制作原创精品,满足广大受众需求,是省级卫视文化类节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张金尧,张峥.论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艺术评论,2020(2):
70-79.
[2]游登贵.文化自信语境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发展路径思考:以《朗读者》为例[J].出版广角,2020(24):76-78.
[3]王婷.意义生成与语境建构:“语域”视阈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研究[J].现代传播,2019,41(1):103-107.
[4]胡峰.试析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成效[J].记者观察,2020(12):60.
[5]郭鸿儒.文化类综艺节目助力传统文化大众传播的方式:以《国家宝藏》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2):16-18.[6]王方玲.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9(9):87-92.
[7]张君,刘超言.传统文化情感类节目的融合创新策略探究:基于两季《朗读者》述评[J].出版广角,2019(20):59-61.
作者简介 张宇波,本科,编辑,研究方向:电视节目制作。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孙莉个人资料图片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18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