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
歌曲红尘情歌
2022.2
主动请缨,架起沟通的桥
何巧,1984年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爷爷是村支书,爸爸是社区干部。从小,她就看到只要爷爷和爸爸出马,众的任何事都能解决。耳濡目染下,何巧由衷地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像长辈一样做众工作。
梦想是灯塔,指引前进的方向。2012年,何巧从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沙坪坝区公安分局特警支队。2014年9月的一天,正在上班的何巧,突然听到同事感慨:“磁建村社区真是个烫手山芋啊,这不,新来的物业经理又待不下去了。”
同事的无心之言引起了何巧的好奇,经过一番询问,何巧了解到磁建村社区是原重庆市高压开关厂的所在地,2010年工厂改制搬迁时,有161位聋哑工人被集中安置在此。由于身体缺陷,他们自卑封闭,常与社区里的其他居民发生矛盾纠纷,两年换了7个物业经理也没能妥善解决问题。
令同事没有想到的是,何巧得知情况后,竟主动请缨到磁建村担任社区民警。看着同事一脸的难以置
信,何巧说:“再复杂的结也得有人去解呀,我想去试
试。”就这样,从警才两年的何巧与聋哑众结下了缘分。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上班的第一天,何巧还是吃了“闭门羹”。那天,她带着纸笔到聋哑众家走访,众用手语比划了半天,可何巧“一句话”也看不懂。气馁时,她想到了带来的纸和笔,示意众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写下来。但让何巧始料未及的是,大部分聋哑众目不识丁,压根没法通过文字与自己交流。结果,一场走访下来,都是聋哑众在那边焦急地比划着,而
2021年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36岁的“手语警花”何巧荣膺“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何巧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分局磁器口派出所的一位民警,7年来,她自学手语,想方设法为性格自闭、圈子局限的辖区聋哑众排忧解难,在无声世界里架起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让聋哑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也带动更多人了解聋哑人,为聋哑人撑起“幸福伞”。
何巧在用手语为聋哑众普法
伴侣
2022.2
人生视界
何巧在这边不知所云地听着,
场面十
分尴尬。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何巧,她意
识到要与这特殊的众打交道,必
须学会手语,如果连基本的沟通都成
问题,那还怎么为他们服务呢?因此,
何巧自费报名参加了重庆师范大学的
手语培训班,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看
各种手语视频,还主动向聋哑众拜
师学艺。
渐渐地,何巧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手
语,比如“好”是比划“大拇指”,“身体”则
是在胸口画圈。日复一日的学习后,何
巧的手语大有长进,逐渐可以从日常问
候到话家常、调查情况等。有了沟通的
媒介,聋哑众有什么心声和需求也愿
意何巧说,大家从心里认可了这位女
天净沙秋思译文
民警。何巧笑着说:“手语就像一把钥匙,
打开了聋哑众那扇紧闭的心门,我庆
我想念你的笑幸自己学了手语。”
学法懂法,点亮指路的灯
随着和聋哑众的不断接触,何
巧发现他们大多内心自卑,法律意识
淡薄,不能很好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
身的合法权益。
2019年8月的一天,何巧像往常
一样在社区里巡逻。和聋哑人傅师傅
苏小玎董璇
擦身而过时,她猛地看到傅师傅的左
手臂上有几处瘀青。何巧忙用手语关
心起来,可傅师傅却支支吾吾地回避
着,在何巧的再三追问下,他才道出实
情:手上的瘀青是前天晚上被醉酒的
二级轻伤怎么判刑的邻居打伤的。
何巧听后,当即决定要为傅师傅
讨个说法,哪知傅师傅却拉了拉她的
袖子,用手语“说”道:“我们残疾人,惹
不起他们,还是算了吧,谢谢你的
好意。”
傅师傅的一番话更加让何巧意识
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说”道:“残疾
人也是人,并不低他们一等,该维护的
权益还是要维护的。”
文/越女争锋本文主人公何巧
伴侣
娱乐圈模范夫妻
2022.2
紧接着,何巧认真核实情况,让伤人者向傅师傅做出一定的经济赔偿。傅师傅接过赔偿金时,激动地连连向何巧道谢,并保证以后再有类似情况,自己绝不会再忍气吞声了,会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这时候起,何巧就萌生了通过法律课堂给聋哑众普法的想法,让他们学法懂法用法,从而树立起自尊自信。
在大家的支持下,何巧的想
法很快变成了现实。2019年10月底,一个集警务办公、纠纷调解、普法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巧无声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里面有专门为聋哑众开设的调解室、谈心角、微课堂等功能区域,连聋哑众专用的助听器、急救药品等也一应俱全。自从有了这间相对固定的交流活动场所,社区居民空闲时总喜欢往这跑,彼此变得更加熟络。
在“巧无声微课堂”上,何巧用手语向聋哑众耐心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防范网络知识等内容。讲台上,身穿警服的她写好板书后,转过身来用手语比划着,前来听课的20多名聋哑众端端正正地坐着,时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并报以热烈的掌声,似鼓励,也似理解。
在一次次的普法教育下,聋哑众不但知道了自己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也懂得了应该如何遵纪守法。
数月前,专门为聋哑众建立的室开张了,可由于他们有听觉障碍,无法感知自己发出的声量有多大,附近的居民不堪其扰就投诉了他们,邻里关系因此变得有些剑拔弩张。
当时,尽管何巧安抚了双方情绪,又规范了活动时间,再也没有接到噪音扰民的投诉,可有些聋哑众内心还是有点忿忿不平,始终觉得自己打个牌碍着人家什么事了,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直到他们在巧无声微课堂上学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心中的困惑才消除,甚至有些识字的聋哑众还主动写了小纸条向附近居民道歉,请他们原谅自己之前的扰民行为。这样一来,一度紧张的邻里关系渐渐变得和谐。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下,更多热心居民关注起这聋哑邻居,力所能及地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排忧解难,燃起温暖的火社区邻里关系的变化,何巧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给了她极大的鼓舞,她下定决心要尽己所能做更多的实事、好事。48岁的残疾人夏洪一直居无定所,有智力障碍,还是聋哑人,如何保证今后的生活,是个棘手的问题。何巧得知夏洪的基本情况后,多次和社区、沙坪坝区残联协商,最终把夏洪的家安在了小区活动中心的一个房间内,让他不用再寄人篱下。每逢节日,何巧还会为她送上慰问品。虽然夏洪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何巧分明看到她比之前精神多了,社区居民纷纷对何巧竖起了大拇指。
“聋哑众因身体功能障碍,有声
听不见,有苦说不出,面临着许多我们
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当他
们有需求,我能解决的就帮忙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帮忙询问。”何巧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20年4月,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79岁聋哑人付大爷外出时,不慎走失,家人心急如焚。何巧收到消息后,正在医院输液的她二话不说就拔掉了针头,火速赶回社区,和居民一起四处寻,次日早晨终于成功到老人;2021年5月,残联委托医院对
残疾人的听力进行鉴定,但部分聋哑众行动不便,无法去医院,何巧多次向街道和残联反映情况,请他们后期集中对这些聋哑众进行一次上门鉴定……何巧用爱点燃了聋哑众的暖心之火,他们送上一面写着“热心为
民,巧解矛盾纠纷,爱岗敬业,玉汝共筑和谐”的锦旗向她聊表心意。众的信任和肯定,让何巧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也把目光放得更加长
远,她说:“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希望通
过我的努力,影响并带动更多人加入
到关爱聋哑体的队伍中来。”为此,2021年10月,何巧在网络上向社会发出倡议。短短3天,70多名爱心人士慕名而来,纷纷加入“爱心
献聋人”志愿者服务队。在服务队里,何巧用心教志愿者手语,定期带大家到聋哑众中开展反诈宣传、义务劳动和陪护老人等活动。7年多来,何巧用真情服务聋哑众,共参与调解涉及聋哑众的矛盾纠纷180多起,为辖区聋哑众排忧解难近400次。面对“全国道德模范”的荣誉称号,何巧说:“荣誉激励我前行,未来,我将继续竭尽所能为众服务,
帮众排忧解难。”责编/高爽E-mai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