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建筑文化品格与地域特钟丽缇不喜欢二女儿
中国建筑学会李先逵
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盆地,世所罕见,具有异常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四周山岳高耸、围合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自古即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喟叹。但其域内河川纵横、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土地肥美、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其地形地貌多样,平原、丘陵、山地、高原、草地、湖泊均兼而有之,自然景观亦名扬中外。巴山蜀水精蕴纷呈,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门天下雄,九寨天下奇,都堪称世界一流风景大观。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远古先民生息绵延,开创了灿烂奇异的巴蜀文化,独领风骚,自成一系。在与名为正统的中原文化以及其它文化体系的交流影响中,历代文风鼎盛,高峰迭起,俊杰辈出。秦时李冰父子治堰,汉时文翁兴学倡教,唐时李杜诗中仙圣,宋时三苏文坛统领,直至晚明近清,不胜枚举。自然环境要素和历史人文要素造就,并形成了独具特的川渝地方乡土文化特的优良传统。反映在建筑文化上,则表现为自成一格的川渝古代建筑风格特征,在中国传统建筑共性的基础上,展示着巴蜀建筑文化的强烈个性。探寻发掘这些乡土文化个性对今天的建筑现代化发展不是没有关联和裨益的。
建筑文化品格意指作为社会文化综合载体的建筑,从中所透露出来的创作思想、观念意识、格局气质和精神风貌,并进而形成建筑的地域特。由此认识巴蜀建筑文化的品格,举其大要,似有如下数端。
1、风韵独到 自成体系
川渝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川渝古代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自己特别的文化意义和影响。要真正弄清中国建筑史,离开了地方建筑史和民族建筑史是极不完全的。川渝古代建筑的发展源远流长,同它开化较早密切相关。且不说“蚕丛”、“鱼凫”、“开明”等古史传说记载,在考古发掘实物的证例中,新石器时代的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木骨泥墙”,和成都十二桥商周干栏建筑遗址,大大丰富了中国早期建筑发展的内容,为中国传统木构体系建筑起源,力主“多源合流”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奠定了川渝建筑文化地方特乡土主义的独立地位。从体系上说,它已表现出穴居体系和干栏体系在同一地区的综合发展,而又以干栏体系为主·8·
的特征。
秦汉时期,巴蜀建筑更有长足的进步,发展水平更为可观,当在其时全国之前列。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载,秦时的成都修建,已“与咸阳同制”。咸阳为秦之都城,与首都同制的地方城市相信不会太多。同书又载,汉时渝州山城“皆重屋累居”,可知近代重庆吊脚楼民居据山而布的壮观景象,早在二千年前已经出现。川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明器陶楼,鲜明记载了川渝建筑从院落体组合,单体形象直到构造做法,装饰纹样等建筑特征和地方风格,成为国内研究汉代建筑发展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至干川渝所保存下来的建筑实物和遗址,其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可说是首屈一指,最
为集中,尤以汉阙和崖墓为多。迄今已知全国有汉阙28处,川渝即有21处。雅安的高颐阙,渠县的冯焕阙均堪称上乘之作。道教建筑“观”的肇始,大概也出自汉代的四川。
唐宋时期,川渝建筑亦达于鼎盛,这首先是由于川渝经济文化的发达,一直成为封建王朝的重要支柱。“扬一益二”的说法,证实其时成都(益州)在全国经济上的地位。阆中是为唐代主要天文中心,说明它在全国文化上的地位,川渝建筑从汉代雄浑、朴实、简练的风格,经南北朝文化的变迁,到唐宋时代,更趋雄健,宏丽明朗,装饰手法臻于灵巧,精细多变,但并不琐碎,只是由于木构在南方的保存不易,至今川中未留下遗构,仅江油窦团山云岩寺的转轮藏,乃为宋代小木作精品,可由此推断大木作殿宇的建筑水平一定不低。从唐宋摩崖石刻中所表现出的建筑型制可间接证明,当时川渝建筑发展已相当成熟进步。如大足北山西方净土经变图所展示的庞大殿阁楼台飞廊相连的建筑组,实令人叹为观止。自南北朝佛教传播,凿崖兴造石窟寺之风大盛,至南宋,其它地区渐次式微,而发展重心南移至蜀中,同时营造与艺术作风发生根本转变。以大足北山、宝顶山的石窟摩崖造像为其代表作,无论总体布局,基本型制,技艺水平堪与北方三大石窟比肩。更具意义的是,在外来石窟寺文化和佛教造像艺术的中国化方面,大足石窟达到典型性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一个总结性的高峰。至于唐代乐山大佛,名震中外,世界之最,当不待言。此外,砖石结构建筑承传两汉特,以塔墓等为主要类型,也有相当成就。如有宋代第一塔之称的南充白塔,方形十三层,高近40米,从未修葺,历千年多次地震而完好无损。五代前蜀王建墓石构技术和石刻艺术的精美技巧,早已众所周知。
元明清时期,川渝建筑类型普遍增多,建筑规模及数量空前扩大,独创性更为突出,风格的趋同性进一步加强。川渝元代建筑留存不多,已知有峨眉山飞来殿、阆中永庆寺大殿。前者为国内元代较大型遗物,反映较多宋代特征。川渝大量古建筑为明清时代所建,乃为巴蜀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者。其异彩纷呈,类型多样,衙署、府邸、寺庙、宫观、会馆、民居、园林等遍及城乡各地,遗存颇丰。知名者如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的平武报恩寺,是全国唯一的全寺诸殿均由楠木建造的大型寺院,其佛寺布局是宫殿寺庙混型的海内孤例。梓潼七曲大庙是国内少有的大体量明代木构之一。清代的忠
·9·清明节法定几天假
刘德华饰演郭德纲县石宝寨爬崖建筑,自贡西秦会馆牌楼组合式屋顶建筑,灌县二王庙山地园林建筑,重庆湖广会馆等等,都显示了巴蜀建筑自成体系,独具一格而富于创造性的“川味”和“巴渝风”特。
yooo以上纵览,只不过浮光掠影之一瞥。仅仅是川渝古建筑丰富遗产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已充分表现了川古渝代建筑文化的丰采和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显赫地位反映了川渝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四川重庆人的地方性格特征,如同川渝方言文化一样,从建筑艺术这侧面体现了巴蜀文化的地域特和品格。
2、谐和环境 融于自然
不论平原、丘陵、山地等自然条件如何变化。一切因地、因时、因材、因人制宜,选择环境、适应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共生共荣。协调溶合,是川渝古建筑优秀传统之一。它体现了人与环境互为依存,“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环境观,体现“法自然”的道家精神。这一点本也是中国建筑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对于川渝建筑则表现更为突出。这大概和道教萌发于四川,长期受道家思想浸润较深有关。
注重环境绿化和园林化是一大特。寺庙宫观的人工环境自然化与周围自然环境人工化相结合,成为混然天趣的寺观园林。许多古建筑的内环境不但有大量绿化种植,而且相沿数代精心维护,殿堂朗朗,占柏参天,庭院深深,花木扶疏。其外环境绿荫竹丛环绕,亦与周遭山林相接,溶为一体。有的寺院并无围墙或明显分界。在山地者,常常伸出若干山门,牌楼作为前导序列,寺庙空间深远绵长,韵味十足。建筑落隐于山林木葱茏的自然环境中,而为整个山体森林大环境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峨眉山诸寺庙,青城山众宫观,无不如此。正因为这样,从而构成了范围更为广大的山水风景寺观园林长卷,青城山一牌坊扁额题为“天然图画”,确是一语道破天机,从而使这两山盛名远播。自古以来,朝山览景,游人如炽。
城镇里的寺观园林和文人园林,也深受这种规划思想影响,布局自由,不拘一格,充满山林野趣。并同城镇环境的河道、溪流、地势、绿化相结合,而非围墙高筑,划地为牢,封闭自守。川西平原散布大小十数个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如成都望江楼、杜甫草堂、武侯祠、眉山三苏祠、新都挂湖、崇庆罨画池、新繁东湖、邛崃文君井等都是极富特的巴蜀名园。
192.168.1.10
此外,广大城乡民居都十分注重人居环境的绿化,散落于川西平原乡间的数万个林盘犹如一个个绿岛,布满锦绣般大地,形成著名的“林盘文化”,川东巴渝山地民居也有山地林盘,并同周围的层层梯田形成著名的“梯田文化。它们与山川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天人合一”田园生活场景图画。
·10·
曲轴运用是第二个特。中国传统建筑布局,讲究中轴对称,均衡有序,谨严规整,北方地区最为典型。成都平原的一些寺庙建筑在这一点上与北方十分相似,但在其山地条件下这个原则运用得相当变通灵活,并有创造性发展。最主要的便是曲轴手法。这条建筑轴线之曲。宛如游龙,不仅在平面上展开,而且在空间上拓升。不少古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宜左右斯左右,宜上下斯上下,庞大的建筑组紧紧围绕一条蜿蜒的曲轴,令之作为建筑的脊梁骨,犹如龙脉,随山势自然伸展,建筑各抱地势,空间变幻无常,既主从相随,又连环有情。因此,山地寺庙建筑规划,要十分注重曲线控制设计,它必须是精心研究环境特征,自然而然地得出,而非人为主观的脸造。灌县二王庙建筑就是这样的艺术杰作。从山门到后殿,主轴线沿山势而上,转折变换达八次之多,并不时因地衍生出若于弯曲的副轴线,气势宏大、变化万千、空间生机勃勃。云阳张飞庙傍山临水,以横轴为主,自由展开,别开生面,建筑形态有机附着于环境形态,并强化了地形特征,这是一种“环境形态一体化设汁”方法。
巧用地形,智取空间是第三个特。川渝古代匠师积累了历代劳动人民山地营建的丰富实践经验,表现了强烈的山地意识,结合地势。适应地貌,利用地形,匠心独运,无所不巧。手法则灵活多样,富于创造。根据实例,笔者概括了川渝山地营建十八法,诸如台、挑、吊;坡、拖、梭;靠、跨、架;跌、爬、转;退、钻、让;错、分、联。事实上还不止于此。每一种利用地形的手法,必伴随着使用空间的争取,相应地经济性也得到了提高,而空间环境的自由变化,景观造型的生动表现,无不尽在其中。这方面,川渝民居的创造性尤为出。沿江河溪沟两岸的吊脚楼,有着取之不尽的可资借鉴的建筑经验。忠县石宝寨,利用江边孤石玉印山之“绝空四面壁”,营建“江楼十二翼”,造成“玉宇落天梯"名胜,真可谓巧用地形达于极致。合江福宝古镇作为包山式场镇也亦为佳例。杭州第二课堂
讲风水,注重相地,是第四个特。中国传统风水术向称“山水之术”,假言于迷信,实质于环境生态美学。它追求一种仁山智水美人的住居境景,反映了古人的择居环境观。这种观念在川渝十分流行。农谚云,“房盖弯,坟造尖”,意思说,阳宅应选在山弯避风处,阴宅应选在丘岗避湿处。因此,相地作为营建房宅第一步,就是考虑谐合于环境。小至民宅村落,大至场镇城市,规划建设无不以风水为本。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可餐,天心十道穴位均衡,正面临水环抱多情,前有朝案呼应相随,南向而立富贵大吉。这些原则也可以说是生活实践和审美经验的总结。川渝不少古城镇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受着这些原则的支配。如阆中、大足、眉山、巴中、达县等几乎都是风水模式之不同表现的典型例证。它们都基本上形成于风水盛行的唐代。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的风水被大诗人杜甫誉为“阆中
城南天下稀”,其南郊的砂山尤为称著。古城大足,城中十字街口的天心十道,北对龙岗山白塔和佛教石刻,南对南山道教石刻主峰,形成以儒学(城镇)为轴心,儒、佛、道三教同轴的风水大环境,
·11·
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的空间图解模式。达县则以气势雄壮的龙脉大帐和精巧的气口、水口为其风水特。巴中则以明堂佳丽、对景丰富为其风水特。寺庙风水有名的例子则有遂宁的广德寺,三台的云台观等。只要留心观察,川内大多数古建筑几乎无不与周围山水的环境有着微妙的构图关系。这些关系生动地体现了古建筑“在典型环境中创造典型性格”的设计原则。应该说,风水环境观是“法自然”原则的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工环境自然化与自然环景人工化相结合的大手笔。
3、植根民间 质朴率真
封建社会时代,川渝远离北方统治中心,加之山川阻隔,环境封闭.北方正统建筑法式彩响,力所不逮。而以民居为代表的民间建筑受封建专制思想的限制和束缚较少,不拘法式。活泼自然、质朴率真、组合丰富,善于适应复杂地形地貌,灵活多变而又用料精省。如前述利用地形十八法多为民居采用,这些经验深刻影响到官家建筑和宗教建筑。因此。四川古建筑与民间建筑关系尤深,有的甚至就是民居风貌。
有川渝民谚对联曰:“一条石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这可谓是川渝传统民间建筑朴实民风乡俗的真实写照,是川渝城乡随处可见的建筑景象。川渝民居结构方式大致有穿斗式、捆绑式和土石墙搁柃式。木构穿斗用料细巧,捆绑多用竹木,以竹蔑、棕绳扎牢。围护结构多为竹编夹泥墙套白,与深木构架呈强烈而有趣的对比。这种墙壁,通气性能好,重湿季节室内地坪不会结露。有人称之为“可呼吸的墙”。屋面薄薄的小青瓦加上通花漏空屋脊,轻盈明快风格,油然而生。山地寺庙也常常取民居构造方式,与周围民居风格相互呼应。如峨眉山古建筑亦庙亦居,具山庄风格,亲切宜人。朝山拜佛与住宿休养两相称便,为游人香客称道。至于成渝官道上若干同乡会馆建筑,与大型宅院几无二致,唯尺度略大而已。
民居中常见的一些构造造型手法多因适应四川盆地炎热多雨气候特点而形成,如大出檐、多层挑、斜撑弓、宽街沿、山面喜加眉檐等,这些手法增添了建筑通透空灵,潇洒风趣的生动性。特别是有一种别致的建筑型制,俗你“凉厅子”,即所谓廊坊式,多见于体组合。如一些场镇。整条街两侧形成大通廊,街景独具风采。如犍为的罗城,广安的肖溪,涪陵的龙潭,丰都的包鸾、江津的中山等。甚至一些庄严宏大的十方丛林也乐取此式,如成都文殊院两侧厢房,均以这种宽大檐廊前后贯通。还有一种“抱厅”处理手法,即天井或院落上空,高架突出四周屋面的敞顶,通风采光挡雨遮阳一举四得,室内空间也极富变化。国际华人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四季厅”的手法,其实川渝民居中早有巧用。
此外,在建筑装修,彩的格调上,不崇尚过份的雕梁画栋,彩画亦轻淡雅致,图案及用均较·12·